2021年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4 16: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
②风边走边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还不时捡起几片落叶,一会又轻轻把它放下。
③等到那角色猛一转身,一声高叫,戏园屋顶上的瓦片也被震得哗啦啦作响。
④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
⑤那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不言不语,风来云去,闲情自若。
⑥秦腔《伐董卓》在梁庄上演的时候,整个剧院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⑦树上的花朵,被雨水这么一淋,好像卸了妆似的,伤心地哭了起来。
⑧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
⑨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
A.①/②④⑤⑦/③⑥⑧/⑨
B.①②/④⑤⑥/③⑦⑧/⑨
C.①/④⑤⑦⑧/②③⑥/⑨
D.①/③④⑥/②⑦⑧/⑤⑨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









,▲
。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①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
②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
③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
④羊群正在下沟
⑤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
⑥远处的山坡上
A.⑥④①③②⑤
B.⑥⑤①③②④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③④⑥②⑤
3.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运河两边,曾经经历风雨的杨柳依然飘拂,而丢弃在如今荒废的码头边的碎瓦片
,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②清晨的牦牛屯就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来给朱爷拜寿的人
,全屯子里的人似乎都沉浸在这样一个盛典的欢乐之中。
③圆明园里的宝物
,可是经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再加上后世军阀混战,战乱频仍,现在都荡然无存了。
A.应接不暇
俯拾即是
数不胜数
B.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C.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D.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5.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
“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问题:划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
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6.下面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两句话,请就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①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②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时,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选自许俊文《乡村的风》,有删改)
1.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片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时,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的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温暖的胸膛吗?
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柴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④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里,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节选自黄辉《渐行渐远的村庄》,有删改)
3.文章第②③④段写到了乌鸦、鸽子、老马等动物,说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到了除夕夜,村里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孩子们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漂亮。
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家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我们村这些年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这些人自然成了村里的风景。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长辈们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
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
(节选自鲁先圣《春节,乡愁弥漫的期待》,有删改)
4.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一见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流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
D.“风又厉,浪又狂”暗示社会的险恶,它造成了“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的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的变化,从而反衬“我”的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成的恋人的“裙裳”“花冠”与最后“吹折”“击碎”等词相照应,体现了诗人的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的约束。
D.本诗的语言特点为:注重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词,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3.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4.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岐山臊子面
红柯
陕西地界,吃面必吃臊子面,西安以及各县镇到处都是岐山面馆,因此原产地岐山就有了民俗村,民俗村大多在周公庙附近。那个伟大的周王朝肯定与吃喝有点关系,周武王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除凭借政治口号以外,臊子面、锅盔、面皮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到秦始皇时代,关西大汉就成了让山东六国瑟瑟发抖的虎狼之师。已经是2004年了,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还保持在六七十碗:一个人一顿吃六七十碗,碗不是南方人吃米饭用的酒盅碗,是大老碗。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周武王和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脸盆大的头盔,牛筋一样青橛橛的耐嚼耐咽的长面条,又辣又酸又烫,跟化开的铁水一样的汤浇到面上。汤是不喝的,回到锅里不停地轮回往返,次数绝对在六七十以上。吃了面,血就热起来,眼睛跟脸红得喷火,心跳咚咚如鼓,只等一声号令,人的原始血性刹那间就爆发出来了,这就叫气壮山河。陕西人的黑老碗绝对是古代武士头盔的变形,周人秦人从岐山出来挥师东进,汉人唐人延续这个伟大的传统,东出潼关后,又开凿西域。他们的祖先本来就是西北的游牧民族,西起周原东至潼关的八百里秦川把他们从牧人变成了农民,从牧草到庄稼,这种奇妙的转折并没有减弱他们驰骋大地的勇气和想象力。依然是巨大的青铜和铁的头盔,穿越河西走廊,穿越中亚细亚,汗血马、苜蓿、葡萄跟麦子、谷子长在一起,秦腔跟十二木卡姆(注)连在一起。张骞等孤胆英雄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死面饼子和羊肉往铜钵铁盔里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烂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圆了,拍一拍跟鼓一样嘭嘭嘭,可以撑到天黑。羊肉泡馍绝对是戈壁沙漠的产物,一天只吃一顿,人成了骆驼。
周人是比较讲究的,即使征战也不能急吼吼,一定要从容大方。臊子面汤宽,让人觉得奢侈,头盔那么大一碗汤,碗底就一筷头面条。可这一筷头面条又长又筋又烫,一沾嘴唇,人就急速吞咽,就发出哨子一样的嘘嘘声,一碗接一碗吃得快得不得了,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大铁锅不停地煮面煮汤,一大群女子穿梭般端面,还是跟不上,小伙子们出主人洋相,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因此红事白事,总要提防村子里虎狼般的壮汉。这种饮食启蒙对一个乡村少年来说非常重要。臊子面的汤是用臊子肉做的。五花猪肉切碎,慢火烂一小时,跟炖东坡肘子差不多。加上辣子、醋,慢慢地让猪肉烂成糨糊状,肉有一股浓烈的酸辣香味,汤也是酸辣味的。一层辣子油,一口吹不透。四川、湖南的辣,山西的醋,在岐山面跟前是小巫见大巫。我七八岁的时候吃猪肉伤了脾胃,再也不吃猪肉了,吃臊子面只吃一两碗,几乎是婴儿的饭量。你可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这样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
我的外婆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外孙吃不动饭她着急呀,心里急,脸上看不出来。她慢条斯理地对我讲她辉煌的过去。农村妇女所有的辉煌就是厨房,有米没米必须让烟囱冒烟,而且要冒得笔直雄壮。在她的讲述里,臊子面的面条是青色的。案板上,面被擀开,又揉到一起,再擀开,再揉,再擀,面粉的筋丝全被拉开了,营养全都出来了,煮熟后就是青的,筷子挑起可以看见对面的人影,跟玻璃一样,客人们吃到二三十碗的时候,总要站起来松松腰带,放开肚子再吃十几碗……我还记得六十多岁的外婆眼冒神光的样子,我的口水咽到咕咕叫着的肚子里,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在梦幻的后边,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仿佛在童话世界里,我听到和面的声音,揉面的声音,我看见面被擀开了,跟被单一样一次次展开,白面变成青面,沿着擀面杖被切成细丝,酸辣汤味弥漫了屋子,弥漫了古老的周原大地,那年我十二岁,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外婆用鸡肉做的臊子。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吞吃面条的嘘嘘声。
(有删改)
(注)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岐山臊子面为切入点,主要从吃面用的硕大餐具,陕西人的饭量,臊子、面汤、面条的做法等几个方面展开内容。
B.作者猜想,周武王逐鹿中原,还可能利用了臊子面等特色食物对士兵的吸引作用,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臊子面的巨大吸引力。
C.文章写岐山臊子面的大碗、宽汤、耐嚼耐咽,写人吃面后的气壮山河等,主要是为了表现陕西人的英雄气概和豪爽情怀。
D.文章写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时出主人洋相,面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意在表现当地人虽然“讲究”,但仍然存在一些粗陋民风。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择一种地方特色名吃为切入点,来表现秦地的风俗人情以及秦人的性情和精神等,在立意构思上与《秦腔》有相近之处。
B.作者的思路游走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这种将现实与历史融合起来的写法,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有相同之处。
C.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句“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是以实喻虚。
D.作者介绍了陕西的特色饮食风俗和自己儿时吃面的记忆,生活气息浓厚;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写,使文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
7.文章以画线句子结尾有何用意?请简要赏析。
8.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江印象
丰子恺
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天气热到九十五度(华氏度),还是可爱。我们一到招待所,听说上山车子挤,要宿两晚才有车。我们有了细看九江的机会。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崔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风韵犹存。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但这还在其次。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正,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筐挑着担在街上赶路的女子,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她们好像都是学校里的女学生。但这也还在其次。九江的人态度都很平和,对外来人尤其客气。这一点最为可贵。二十年前我逃难经过江西的时候,有一个逃难伴侣告诉我:“江西人好客。”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感到这句话的正确。这并非由于萍乡的地主(这地主是本地人的意思)夫妇都是我的学生,也并非由于“到处儿童识姓名”(马一浮先生赠诗中语)。不管相识不相识,萍乡人一概殷勤招待。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我们在九江,大街小巷都跑过,南浔铁路的火车站也到过。我仔细留意,到处都度着和平的生活,绝不闻相打相骂的声音。向人问路,他恨不得把你送到目的地。我常常惊讶地域区别对风俗人情的影响之巨大。萍乡和九江,相去很远。然而同在江西省的区域之内,其风俗人情就有共通之点。我觉得江西人的“好客”确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表扬,值得学习的。我说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主要点正在于此。
九江街上瓷器店特别多,除了瓷器店之外还有许多瓷器摊头。瓷器之中除了日用瓷器之外,还有许多瓷器玩具,猫、狗、鸡、鸭、兔、牛、马、儿童人像、妇女人像、骑马人像、罗汉像、寿星像,各种各样都有,而且大都是上彩釉的。这使我联想起无锡来。无锡惠山等处有许多泥玩具店,也有各种各样的形象,也都是施彩色的。所异者,瓷和泥质地不同而已。在这种玩具中,可以窥见中国手艺工人的智巧。他们都没有进过美术学校雕塑科,都没有进行过素描基本练习,都没有学过艺用解剖学,全凭天生的智慧和熟练的技巧,刻划出种种形象来。这些形象大都肖似实物,大多姿态优美,神气活现。而瓷工比较起泥工来,据我猜想,更加复杂困难。因为泥质松脆,只能塑造像坐猫、蹲兔那样团块的形象。而瓷质坚致,马的四只脚也可以塑出。九江瓷器中的八骏,最能显示手艺工人的天才。那些马身高不过一寸半,或俯或仰,或立或行,骨骼都很正确,姿态都很活跃。我们买了许多,拿回寓中,陈列在桌子上仔细欣赏。唐朝的画家韩干以画马著名于后世。我没有看见过韩干的真迹,不知道他的平面造型艺术比较起江西手艺工人的立体造型艺术来高明多少。韩干是在唐明皇的朝廷里做大官的。那时候唐明皇有一个擅长画马的宫廷画家叫做陈闳。有一天唐明皇命令韩干向陈闳学习画马。韩干不奉诏,回答唐明皇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我们江西的手艺工人,正同韩干一样,没有进美术学校从师,就以民间野外的马为师,他们的技术是全靠平常对活马观察研究而进步起来的。我想唐朝时代民间一定也不乏像江西瓷器手艺工人那样聪明的人,教他们拿起画笔来未必不如韩干。只因他们没有像韩干那样做大官,不能获得皇帝的赏识,因此终身沉沦,湮没无闻;而韩干独侥幸著名于后世。这样想来,社会制度不良的时代的美术史,完全是偶然形成的。
我们每人出一分钱,搭船到甘棠湖里的烟水亭去乘凉。这烟水亭建筑在像杭州西湖湖心亭那样的一个小岛上,四面是水,全靠渡船交通九江大陆。这小岛面积不及湖心亭之半,而树木甚多。树下设竹榻卖茶。我们躺在竹榻上喝茶,四面水光滟滟,风声猎猎,九十度(华氏度)以上的天气也不觉得热。有几个九江女郎也摆渡到这里的树荫底下来洗衣服。每一个女郎所在的岸边的水面上,都以这女郎为圆心而画出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的水浪纹,好像半张极大的留声机片。这光景真可入画。我躺在竹榻上,无意中举目,正好望见庐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就是这种心境吧。预料明天这时光,一定已经身在山中,也许已经看到庐山真面目了。
(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风韵犹存”一句,既写出了古人对九江的喜爱,也交代了作者畅游九江的原因。
B.第二段中的“绝不”“恨不得”等词语,极写九江人的和气与热情,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俗人情的赞美。
C.作者联想到唐代韩干学习画马的故事,其用意在于赞美九江手工艺人善于观察研究、极具才华的特点。
D.文章结尾从人物与环境两个角度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沉浸其中、悠然自得的心境。
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从风俗人情、手工技艺和环境风光等方面叙述了在九江的所见、所感,呈现了对九江的美好印象。
B.文章第三段以无锡泥器作为衬托对象,写出了九江瓷器工艺的复杂性和形象的多样性,着力突出了两地瓷器质地的不同。
C.文章首尾写出行方式、中间段落写沿途接触到的九江风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情感,体现了游记散文常见的融情于景的写法。
D.本文只用平常的字句,不加粉饰,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具有一种朴素而又明亮的味道,体现出随笔体散文的特点。
11.本文在第二段和尾段都引用了诗句,各有什么作用?
1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写出“九江印象”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那么宁静,站在山顶上,回忆直往眼前涌。小孩们从城里回来玩耍。这些孩子复制了父母的面容,让我误认为20年前玩躲猫猫的那几个人刚刚从某个角落里跑出来。我们那时要把整个山村巡个遍。春天去采桃花,夏天去挖柴胡,秋天去摘酸枣,冬天去捡干柴。捡着捡着,就捡起了蜗牛壳。让螺旋的顶端相对,比谁的力气更大,谁的蜗牛壳更坚固。不似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猫在屋里抱着手机,一动不动,像是人偶手机底座。
曾经的孩子,①______,散在各处。在城里,被人叫作农民工;②________,时不时吐露出外地的语言,也像是异乡人。故乡是他们履历上的脚印,不是家园。家是飘在他们舌头这根短树桩上的叶子,风一吹就来回滚动。漂泊在外地的年轻人一回来,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把与城市不同的那一面尽力展现出来。用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他们的相思,让他们的思绪回到生命的源头。乡村努力在年轻人的眼里、心里踏出脚印。这脚印缩小缩小,化成涟漪,化成乡愁,潜伏在他们的胸口,像蜗牛一样,在胸腔里不住地伸缩着触角,一头是志向高远的奔头,一头是心灵蜷缩的归属之地。
1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夸张、通感
B.拟人、排比、比喻
C.拟人、比喻、对偶
D.夸张、借代、比喻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的相思和思绪被乡村用其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并拉回到生命的源头。”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片段写作】
雪莲中学高二9班某次班会,模仿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的模式举行活动,其中邀请的一位“阅读者”,朗读来新疆籍演员陈建斌的作品《给那个谁的第一首诗》:
……
八家户我的小村庄/庄稼地已盖满了房/只有月光闪耀着还和从前一样/
八家户我的小村庄/白瓷砖已贴满了墙/只有雪花飘落着还和从前一样/
乌鲁木齐/你的名字就是美丽的牧场/
望着天上下的雪/他比不上我家乡的大/这里的酒也比不上我家乡的烈/
望着姑娘的眼睛/她比不上我家乡的野/她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倔/
写到这儿我的泪水流淌/有多少时光已被我淡忘/
我想着我看着镜子里的我/和我们村的那个谁一样
请根据这位朗读者朗读的内容,给这次朗读活动提炼一个主题词,并围绕主题词补写一段鲜明、生动地开场白。(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句中“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句中“边走边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还不时捡起几片落叶,一会又轻轻把它放下”运用拟人手法。
③句中“戏园屋顶上的瓦片也被震得哗啦啦作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句中“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中“养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⑤句中“伫立在那里,不言不语,风来云去,闲情自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⑥句中“整个剧院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⑦句中“好像卸了妆似的,伤心地哭了起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⑧句中“慢慢地,慢慢地”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⑨“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故①是比喻;②④⑤⑦是拟人;③⑥⑧是夸张;⑨是对偶。故选A。
2.C【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题中本文段主要按照空间顺序描写傍晚迷人的景象,①②③写庄稼,①点明地点,放在最前,②是感受,放在最后,其顺序为①③②;④⑤⑥写羊群,⑥是地点,④点出羊群,⑤是对羊群的描述,其顺序为⑥④⑤。故选C。
3.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此类题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人物(包括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语言)、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抓住能反映画面特征的信息进行详细描绘。再和选项中的诗句内容逐一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画面中包括弯月、人、树及影子等,由人所站立的姿态来看,应是向远处眺望,好似有所企盼。A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诗句的意境与画面意境不符。B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中“八月十五夜”与画面中的弯月不符。C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月明”与画面不符。D项,“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意思是“今天晚上朋友到底还会不会来啊?
让人立在梧桐树下直到树影散尽”,符合图上的情境。故选D项。
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辨析填空的形式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①句强调地上的某种东西多,用“俯拾即是”恰当;②句说的是朱爷家里来的人多,用“应接不暇”恰当;③句说的是圆明园中的宝物多,用“数不胜数”恰当。故本题答案应为C项。
5.答案示例1:我认为第一种更好。“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子落尽不是一下子的现象,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第一种表达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才大批落叶,符合文意。第二种表达先说落叶,再说过程,不恰当。
答案示例2:我认为第二种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强调梧桐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语义紧密。结尾用三个分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语言简练,节奏从容,一气呵成,将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深沉。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重点考查修改语段中的病句,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段,然后仔细分析,查找原因,再进行修改,此外,还要注意语段的连贯性。根据本题的题干“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考生需要辨别两种修改的不同之处,任选其一,陈述理由,然后作简要说明。本题可以从改正好的两个句子的角度答题:第一种好,文段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开头,后面描述梧桐叶落的情景,根据前文“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说明梧桐叶落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不是很快就结束的,“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从时间(深秋),到树叶干枯,树籽成熟,描写循序渐进,最后“梧桐才大批地落叶”,这个过程成熟而缓慢,切合文意。第二种好,文章写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
“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先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前后语义联系紧密,相比于第一种修改,把“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三个短句描写梧桐叶的凋落,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表达更加充分。在答题时,需要明确哪一种修改方式更好,说明原因,再简述另一种修改方式不是很好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6.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的特质。
②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能准确判断修辞类型,从①句“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可以看出,“谦虚”是人的品德,从而判断运用了拟人修辞;从②句“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可以看出,把红色的菌子比喻成胭脂,把青色的菌子比喻成青苔,把褐色的菌子比喻成肝,把白色的菌子比喻成蛋白,从而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这句话中“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四个句子结构相同、内容相关,且句式整齐,从而判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其次要熟悉各种修辞的作用:比如拟人一般有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的作用;比喻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等。如①句中,“谦虚”本指人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此处形容的是鼠曲草的花朵悄悄地在杂草中开放,从而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纯洁和坚强的特质。②句中用“胭脂”“青苔”“牛肝”“蛋白”写出了草间菌子的不同颜色,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的色彩斑斓;同时这些草间的菌子在一夜之间生长,而且色彩斑斓,也突出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
【文本阅读】
1.答案 (示例)“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轻柔的特点,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写出了我对乡村的风的喜爱之情。
解析 赏析句子时,首先要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指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接着分析该修辞手法所展现的事物的特点,最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示例所选句子中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写出了风的轻柔以及“我”对乡村的风的喜爱。
2.答案 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俭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和谐与优美。
解析 概括景物特点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雨”“鸡鸣一两家”“竹溪”“板桥”等都是关键内容。“雨”说明细雨蒙蒙;“鸡鸣”是以动衬静,说明环境幽静;“竹溪”“板桥”等说明了景物的优美。根据以上分析简要概括即可。
3.答案 作者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些动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更形象深入地表现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
解析 首先要明白作者在写这些动物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些动物在乡村的生活非常舒适、惬意;再联系第①段中的内容可知“我”在思乡。由此理出答题思路:借动物引出乡村生活的特点,进而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
4.答案 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乡村年味的浓烈、热闹、吸引人,乡村过年时的那份热闹十分具有感染力,连出生在城里的孩子都向往乡村的年,喜爱乡村的年。
解析 写“我的孩子”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说明乡村的年的某些特点吸引了“我的孩子”。以此作为答题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即可。
5.写作指导 要以“路”为重点描写对象,要赋予“路”这一意象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作时,或描摹“路”的特点,或赞美“路”的品质,或向往“路”的尽头,等等。
【拓展阅读】
一.
1.C
2.D
3.诗作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人比作小河,然后以其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
4.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大海的狂风恶浪,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暗示了封建顽固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分析现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C.“‘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说法错误。“大海”暗喻的应该是摧折了主人公美好爱情的黑暗、冥顽的社会现实和复杂险恶的现实人生。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本诗语言特点……爱用对比”说法错误。本诗在语言上,自由而又有所敛束。在整体上,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又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调子舒卷自如,别具韵味。诗中只有一处采用了对比手法,“荡荡地”“粼粼的”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对比,并不能说是“爱用对比手法”。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线索的把握能力。所谓的线索就是贯穿于诗歌始终的事物,本诗的标题是“我是一条小河”,作品从始至终都把情感寄托在“小河”,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抒情的线索。考生可以结合诗给内容具体的理解诗歌:《我是一条小河》是一首格调幽婉、韵味浓烈的抒情诗。它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柔波荡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谊,于哀愁中见执著。诗歌借“小河”“影儿”之间自然的联系写出两心的相印相随,构思十分新颖。而且,作者注意遣词用字,两个“无心”的副词把“小河”和“影儿”间自然、和谐的感情表现得神味悠然;“荡荡地”“粼粼的”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强烈对比,极富感彩。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现代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作者所表达的事物产生明显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本题要求分析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首先要理解诗歌中多是将人拟作物来写: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将姑娘比作“影儿”,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无情的大海”,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暗示了封建顽固的黑暗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虐杀,有力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
二.
5.D
6.C
7.①写出作者吃臊子面时狼吞虎咽的情态。②表现出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③这是作者对自己儿时吃面经历的总括式回忆,语言简洁明了,将庞大的叙事收束于简约的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8.①文章以叙述为主,表达平实且生活气息浓烈,让读者顿生亲切感。②文章采用想象、夸张的手法,细致描摹了不同时期陕西人食用臊子面的场景,丰富了文章内容。③“一筷头”“大老碗”“青橛橛”等词,极具西北特色,使文风更加生动豪放。
【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D.“但仍然存在一些粗陋民风”理解有误。写小伙子们吃筵席时面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意在表现小伙子们饭量大、性情直爽,以及他们对臊子面的热爱等,没有表现“粗陋民风”的意思。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C.“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有误。本文没有运用排比、对偶修辞;此外,“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不是以实喻虚,而是以虚喻实。故选C。
7.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1)结合前面内容“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及关键词“吞吃”“嘘嘘声”等分析,这句话主要写作者吃臊子面时狼吞虎咽的情态,也是作者对自己儿时吃面经历的总括式回忆。语言简洁明了,也表达出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2)结合“我七八岁的时候吃猪肉伤了脾胃,再也不吃猪肉了,吃臊子面只吃一二碗,几乎是婴儿的饭量。你可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这样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那年我十二岁,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等分析,作者对自己儿时吃面经历的总括式回忆,语言简洁明了。
(3)通过写故乡人不同时期食用臊子面的场景及外婆给我讲故事和做鸡肉臊子面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8.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理论上:可从语言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词语运用、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作答。
(1)结合“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周武王和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脸盆大的头盔”“已经是2004年了,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还保持在六七十碗:一个人一顿吃六七十碗,碗不是南方人吃来饭用的酒盅碗,是大老碗。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一碗接一碗吃得快得不得了,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等分析,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摹了不同时期陕西人食用臊子面的场景,丰富了文章内容。
(2)全文内容主要如实介绍了陕西的特色饮食风俗和自己)时吃面的记忆,以叙述为主,表达平实且生活气息浓烈。
(3)结合“大老碗”“黑老碗”“青橛橛”“一筷头面条”等词语分析,此文用语富有地域特色,使文风更加生动豪放。
三.
9.A
10.B
11.①第二段引用诗句,体现出历代诗人对九江的赞美,赋予九江文化韵味。②结尾引用诗句,体现出作者陶醉于九江环境的闲适、自得其乐的心境。
12.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九江人的好客之风;②运用联想和衬托手法,写出了九江手工艺人的智巧;③运用白描、工笔手法,写出了九江人美、景美的特点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A.“也交代了作者畅游九江的原因”错。结合第一段“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天气热到九十五度(华氏度),还是可爱。我们一到招待所,听说上山车子挤,要宿两晚才有车。我们有了细看九江的机会”,作者畅游九江是因为作者认为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而且正好有机会细看九江。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着力突出了两地瓷器质地的不同”错。写无锡泥器,是为了凸显九江的艺术气息和九江手工艺人的智巧。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引用的作用的能力。结合“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风韵犹存”可知,第二段引用诗句,表现了历代诗人对九江的喜爱和赞美,且赋予了九江更深的文化底蕴。结合“我躺在竹榻上,无意中举目,正好望见庐山……大概就是这种心境吧”可知,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了表现当时和陶渊明一样的心境。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内容、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的能力。“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感到这句话的正确……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回忆二十年前是虚写,如今的所见所感是实写,虚实结合写出了九江人的好客之风;“这使我联想起无锡来。无锡惠山等处有许多泥玩具店,也有各种各样的形象,也都是施彩色的。所异者,瓷和泥质地不同而已……”,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九江手工艺人极高的智巧;“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但这还在其次。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正。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筐挑着担在街上赶路的女子,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有几个九江女郎也摆渡到这里的树荫底下来洗衣服。每一个女郎所在的岸边的水面上,都以这女郎为圆心而画出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的水浪纹,好像半张极大的留声机片。这光景真可入画”,作者既有简单勾勒,又关注细节,运用白描、工笔手法,表现出九江的景美、人美的特点。
四.
13.B
14.原句的主语是“乡村”,前后文更连贯;原句将“相思”和“思绪”分开表述,意思更清晰明了。
15.①如今都成了青年
②回到故乡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段中“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乡村努力在年轻人的眼里、心里踏出脚印”使用了拟人修辞;“家是飘在他们舌头这根短树桩上的叶子,风一吹就来回滚动”“潜伏在他们的胸口,像蜗牛一样”使用了比喻修辞;“春天去采桃花,夏天去挖柴胡,秋天去摘酸枣,冬天去捡干柴”使用了排比修辞。语段中没有使用夸张、通感、对偶、借代修辞。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1)从连贯性的角度:原句的主语是“乡村”,前后文更连贯;改写后的句子改变了句子的主语,并调整了语序。主语的改变使原文前后句子主语不同,造成前后文衔接不够紧密;
(2)从语意表达的角度,原句将“相思”和“思绪”分开表述,意思更清晰明了;改后的句子调整语序使句意表述不够清晰明了。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①处,根据横线前“曾经的孩子”和横线后“散在各处”分析可知,所要填写的句子关键词应为“如今”“成了青年”,故可填“如今都成了青年”;第②处,根据横线前“在城里,被人叫做农民工”和横线后“时不时吐露出外地的语言,也像是异乡人”分析可知,所要填写句子的句意“返回家乡”,故可填“回到故乡”。
【片段写作】
主题词:怀旧(或故乡、故土、思乡、青春、时光、回忆等均可)
开场白: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年轻。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不仅是曾经美好的时光,还有层层叠叠被珍惜的过往。怀旧,怀念那段老时光,怀念那时旧模样。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压缩语段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首先是提炼主题词,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和从前一样”“我的小村庄”“时光已被我淡忘”提炼“怀旧”“故乡”“故土”“思乡”“时光”“回忆”等主题词,写开场白注意紧扣主题词的内容,然后引出后面的诗歌,从语意上要和后面的诗歌有联系,注意文采,此题可在开场白中适当的引用诗歌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