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3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
1.2水的组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电解水实验的装置,知道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认识到水的组成,能明确说出水由氢和氧组成。
(2)知道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知道它们的性质。
(3)能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电解的过程、水分子的构成。
(4)从微观角度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习如何观察实验并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德育渗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相关化学史的学习,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认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意识到正确的思想观念对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微观解释水电解的过程、水分子构成及化学变化实质
四、【学情分析】:
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通过小学和初一的学习训练,八年级的学生已熟悉了一定的生物类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但对于化学类实验接触较少,因此教学中要培养他们学会根据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上的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教材通过水电解的实验,介绍了水电解后会产生氢气和氧气,同时揭示了水分子的结构,从微观角度认识水电解的过程。从而为以后分子原子的学习奠定基础。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知识点总结记忆法;比较法;口诀记忆法;讲练结合法。
七、【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
1.2水的组成
【课前预习】:
一、基点、要点:水的电解
1.电解水实验中,产生了:氢气和氧气_,它们的体积比是2:1。
2.气体检验中,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氢气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3.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点、要点:水分子的构成
1.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2.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教学过程】:
(1)【复习】: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发生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水在该过程中没有
(有或没有)产生其他物质。
(2)【提问导入】:
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
【新课教学】:
过渡:如果我们给水通直流电,会不会产生新物质?
、水的电解
活动:水的电解实验
●德育渗透:1.介绍拉瓦锡: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认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
2.播放实验视频,提出问题
(1).两个玻璃管中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液面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知识要点:【①两极液面下降、②两极上出现气泡,有气体产生】
(2).两个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知识要点:V+
∶V-=1

2
(3).两管中各产生了什么气体呢?
●知识要点:【氧气和氢气】
●教学方法:知识归类、比较法;口诀记忆法
3.总结气体检验方法。
●知识要点:(1)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电解水的变化的过程可表示为:
(4)这个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
4.习题精选:练一练:
(1)两种气体体积的关系为:V+
∶V-=1

2
(2)小红说”因为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你认为小红的说法对吗?(注意:两个问题)。上述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水只有通电后,发生化学变化之后才会生成氢气和氧气,原先水中并没有氢气和氧气。
(二)、水分子的构成
1.回忆并讨论水、蔗zhè糖、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知识要点:水由水分子构成;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2.启发教学: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
存在比分子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3、出示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的模型图
●知识要点: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展示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及实验现象,分析水在通电情况下是如何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从微观角度: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原子等角度)?
●知识要点:水分子在通电的情况下先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总结: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知识拓展: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习题精选:【课堂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
×
)
(2)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
)
(3)水分子由氢和氧构成。
(
×
)
2.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管产生的(氧)气,乙试管产生的是(氢)气;导线A接电源的正(阳)极.
(2)检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有什么现象?说明它具有什么性质?木条复燃,它具有助燃性
(3)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五)、【板书设计及知识要点】:
1.2
水的组成
(六)●记忆要点、方法:(1)知道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知道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口诀记忆:“负氢正氧(父亲正痒),氢二(试管中气体多的)氧一”。(2)水分子的构成,知道水的组成。通过归纳比较、关键词与口诀记忆法:水分子的构成:原子,(氢二氧一口诀)记忆两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水的组成:氢和氧
(七)【作业布置】:作业本A3.4、知识点背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