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
一、单选题
1.(2021·桂林)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光的色散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2.(2021·张家界)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天空中的彩虹
B. 池塘中树的倒影
C. 水中的鱼儿
D. 手影
3.(2021·上海)属于光的三原色的为( )
A.黄色 B.紫色 C.红色 D.橙色
4.(2021·金乡模拟)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C.“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5.(2020八上·太仓期末)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即在5000m左右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折射后分解为七色光
6.(2020八上·大埔期末)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会造成光的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
D.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色光
7.(2020八上·秦都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红、黄、蓝光被人们称为光的三原色
B.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
D.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m/s
8.(2020八上·富平期末)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B.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
D.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
9.(2020八上·永定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C.透过蓝玻璃看红花,看到的花是黑色的
D.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10.(2020八上·东台月考)国庆假期,在西太湖风景区内,小苗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蓝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11.(2020八上·新沂期中)“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
12.(2020八上·秦淮期中)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 )
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
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
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13.(2020八上·重庆月考)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此现象( )
A.叫光的分解
B.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研究的
C.彩色光带中红光位置在最下面
D.五彩缤纷的烟花形成的原因与它相同
14.(2020·株洲)据报道,今年6月,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升高,积雪提前融化。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地面( )
A.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B.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C.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D.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15.(2020·苍溪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B.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人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16.(2020·南岗模拟)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2020八上·莲湖期末)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18.(2019八上·江都月考)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19.(2019八上·金坛月考)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月季,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20.(2019八上·乌兰察布月考)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远视镜是凹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延庆期末)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
22.(2020八上·丘北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 成一条七彩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3.(2020八上·乾县期末)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 绿、蓝三种颜色光组成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白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霜降节气过后,枫树开始变红,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
24.(2020八上·凌云期末)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一朵红色的玫瑰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若只被蓝光照射,这朵红色的玫瑰花看起来是 色的。
25.(2020八上·丰润期末)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 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色物体只反射蓝光。如果只用黄光照射红苹果,那么苹果是 色。
26.(2020八上·高新期中)如图,小明在实验室研究光的三原色时,把三种强度相同的当照在一起。图中的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27.(2020八上·秦淮期中)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所示)。鹦鹉的嘴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用 (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射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 色。
28.(2020八上·禅城期末)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 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是 光;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 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三、作图题
29.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四、实验探究题
30.(2018八上·相城期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1)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色带的现象叫做光的 ;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 (填“强”或“弱”).
(2)若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 (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在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玻璃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B两点分别是红光、紫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那么 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31.(2018八上·秦淮期中)
(1)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将温度计放在B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 (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色的。
(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32.(2017八上·泰兴期中)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1)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 (请举一例)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填序号)
(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留下 (选填“红色”、“彩色光带”或“除红色外其他颜色”,下同).
(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 .
33.(2016八上·汉中期中)如图所示,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色光的热效应最强.
34.(2018八上·句容期中)如图为某次小姚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 ;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 ;
(3)小姚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 ;
(4)实验时用白屏的主要原因是 ;
(5)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6)小姚想利用此实验来检验一张100元纸币的真伪,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把纸币放在 光的外侧(选填“A”或“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空中,穿过了漂浮在大气中的水雾,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所以也是光的色散。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A符合题意;
B.池塘中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白光经过折射形成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
3.【答案】C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黑色。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水珠折射而形成的各种彩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
D.“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放热,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七色光,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光晕,是光的色散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6.【答案】D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A.在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光滑玻璃表面会产生镜面反射,B不符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白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黑色。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A不符合题意;
B.光的色散是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所以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符合题意;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凸面镜来扩大视野,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8.【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白光是复色光,A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能传播,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不符合题意;
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与日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9.【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错误,符合题意;
C.由于透明的物体只能透过和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所以,蓝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红光不能通过,即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红花就是黑色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时,白衣服能反射所有色光,故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而蓝色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所以,裙子呈黑色,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白光分解成多种颜色是色散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0.【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照片上的花为蓝花,说明只有蓝色光能通过玻璃,而其它色光被玻璃吸收,这样才会呈现黑叶蓝花,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蓝色的。
故答案为:D。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11.【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是太阳光经过折射之后分解成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2.【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B.疏菜为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除绿光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C不符合题意;
D.绿色透明玻璃只能让绿光通过,而吸收其它色光,绿色蔬菜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温室顶部应当安装无色透明玻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3.【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光的色散,A不符合题意;
B.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B符合题意;
C.彩色光带中红光位置在最上面,紫光位置在最下面,C不符合题意;
D.烟花是在火药中按一定配比加入镁、铝、锑等金属粉末和锶、钡、钠等金属化合物制成的;由于不同的金属和金属离子在燃烧时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烟花在空中爆炸时,便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火花,不属于光的色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4.【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反射能力减弱,吸收热量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故答案为:C。
【分析】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当减少反射能力,吸收热量增多。
15.【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也远离,但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他在镜中的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眼镜,矫正近视眼,B不符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叫做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符合题意;
D.由于光的折射,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6.【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可以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即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B不符合题意;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7.【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当红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颜色有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以色光。
18.【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白花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因为红花只反射红色,所以墨镜的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红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19.【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来决定的。绿叶反射绿光,红花反射红光而蓝色滤镜不会允许这两种光进入,所以拍出来的是黑叶黑花。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0.【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A符合题意;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镜是凸透镜,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21.【答案】色散或折射;色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7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2.【答案】色散;蓝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三种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色光混合而成的。
【分析】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3.【答案】红;色散;反射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彩色电视机的各种画面都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组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是色光决定,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了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4.【答案】色散;黑
【知识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当红色的玫瑰花只受到蓝光照射时,照在玫瑰花上的蓝光被吸收,没有光被反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5.【答案】反射的色光;黑;蓝;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能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是黑色的。蓝色物体只反射蓝光。只用黄光照射红苹果,红苹果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黄光被吸收了,苹果是黑色的。
【分析】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6.【答案】绿;白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故图中缺少的光为绿,三原色均匀混合后的颜色为白色。
【分析】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三原色均匀混合后的颜色为白色。
27.【答案】绿;红色;黑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所以在此之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当红光照在鹦鹉身上时,嘴仍然是红色,翅膀呈现黑色。
【分析】光是三原色是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8.【答案】色散;复色;紫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色散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即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即紫光在最下面,所以说明水滴对紫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分析】白光分解为多种颜色是色散现象;太阳光是复合色;发生折射时,紫光的折射能力强。
29.【答案】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30.【答案】(1)色散;强
(2)不能
(3)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图甲可知,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更强;(2)将白屏换成蓝色屏后蓝屏只能反射蓝光,所以我们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所以B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31.【答案】(1)紫;Ⅲ
(2)无
(3)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因为三棱镜倒置,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
故答案为:Ⅲ区;(2)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说明该玻璃是无色透明的;(3)将白屏换成绿色纸板,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会观察到绿色纸板上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32.【答案】(1)升高;热效应
(2)光的色散;彩虹
(3)②
(4)红色
(5)红色
【知识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1)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即红外线在图中的①区域;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所以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的升高;(2)实验中,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色散现象;(3)③区域的光线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验钞机是利用了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点,而防晒伞是防止紫外线的,不是利用紫外线的,故只有②验钞机符合题意。(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只有红光可以透过,因此白屏上只留下红色;(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则在红纸上看到只有红光照射的位置是红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
故答案为:(1)升高;热效应;(2)光的色散;彩虹;(3)②;(4)红光;(5)红光.
【分析】红光具有热效应,当光线经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形成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33.【答案】(1)太阳光是复色光;紫
(2)涂成黑色;红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1)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且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2)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根据实验可知:红光的热效应最大.
故答案为:(1)太阳光是复色光;紫;(2)涂成黑色;红.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可折射出七种不同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在各种色光中,红光的热效应最强.
34.【答案】(1)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牛顿
(3)温度计分度值太大或光线太弱或环境温度太高……(合理即可)
(4)白色能反射所有色光
(5)D A.红光 B.绿光 C.黄光 D.没有光、黑的
(6)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3)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是温度计分度值太大或光线太弱或环境温度太高;(4)因为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所以只有用白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看到七彩光带。(5)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由于红色透明薄膜只能透过红光,绿纸只反射绿色光,则在光屏呈现黑色。
故答案为:D。(6)由图可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后,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因此最下端B为紫色光,紫光以外是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于辨别纸币的真伪,因此应把纸币放在B光的外侧。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3)根据温度的差别分析.
(4)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
(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6)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 / 1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
一、单选题
1.(2021·桂林)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光的色散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空中,穿过了漂浮在大气中的水雾,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所以也是光的色散。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2.(2021·张家界)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天空中的彩虹
B. 池塘中树的倒影
C. 水中的鱼儿
D. 手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A符合题意;
B.池塘中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白光经过折射形成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
3.(2021·上海)属于光的三原色的为( )
A.黄色 B.紫色 C.红色 D.橙色
【答案】C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黑色。
4.(2021·金乡模拟)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C.“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水珠折射而形成的各种彩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
D.“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5.(2020八上·太仓期末)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即在5000m左右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折射后分解为七色光
【答案】D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放热,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七色光,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光晕,是光的色散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6.(2020八上·大埔期末)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会造成光的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
D.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色光
【答案】D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A.在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光滑玻璃表面会产生镜面反射,B不符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白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黑色。
7.(2020八上·秦都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红、黄、蓝光被人们称为光的三原色
B.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
D.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m/s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A不符合题意;
B.光的色散是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所以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符合题意;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凸面镜来扩大视野,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8.(2020八上·富平期末)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B.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
D.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白光是复色光,A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能传播,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不符合题意;
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与日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9.(2020八上·永定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C.透过蓝玻璃看红花,看到的花是黑色的
D.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错误,符合题意;
C.由于透明的物体只能透过和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所以,蓝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红光不能通过,即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红花就是黑色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时,白衣服能反射所有色光,故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而蓝色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所以,裙子呈黑色,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白光分解成多种颜色是色散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0.(2020八上·东台月考)国庆假期,在西太湖风景区内,小苗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蓝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照片上的花为蓝花,说明只有蓝色光能通过玻璃,而其它色光被玻璃吸收,这样才会呈现黑叶蓝花,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蓝色的。
故答案为:D。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11.(2020八上·新沂期中)“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是太阳光经过折射之后分解成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2.(2020八上·秦淮期中)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 )
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
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
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B.疏菜为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除绿光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C不符合题意;
D.绿色透明玻璃只能让绿光通过,而吸收其它色光,绿色蔬菜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温室顶部应当安装无色透明玻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3.(2020八上·重庆月考)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此现象( )
A.叫光的分解
B.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研究的
C.彩色光带中红光位置在最下面
D.五彩缤纷的烟花形成的原因与它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光的色散,A不符合题意;
B.最早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B符合题意;
C.彩色光带中红光位置在最上面,紫光位置在最下面,C不符合题意;
D.烟花是在火药中按一定配比加入镁、铝、锑等金属粉末和锶、钡、钠等金属化合物制成的;由于不同的金属和金属离子在燃烧时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烟花在空中爆炸时,便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火花,不属于光的色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4.(2020·株洲)据报道,今年6月,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升高,积雪提前融化。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地面( )
A.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B.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C.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D.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反射能力减弱,吸收热量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故答案为:C。
【分析】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当减少反射能力,吸收热量增多。
15.(2020·苍溪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B.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人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也远离,但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他在镜中的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眼镜,矫正近视眼,B不符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叫做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符合题意;
D.由于光的折射,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6.(2020·南岗模拟)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可以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即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B不符合题意;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17.(2020八上·莲湖期末)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当红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颜色有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以色光。
18.(2019八上·江都月考)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白花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因为红花只反射红色,所以墨镜的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红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19.(2019八上·金坛月考)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月季,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来决定的。绿叶反射绿光,红花反射红光而蓝色滤镜不会允许这两种光进入,所以拍出来的是黑叶黑花。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0.(2019八上·乌兰察布月考)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远视镜是凹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A符合题意;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镜是凸透镜,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延庆期末)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
【答案】色散或折射;色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7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2.(2020八上·丘北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 成一条七彩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色散;蓝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三种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色光混合而成的。
【分析】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3.(2020八上·乾县期末)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 绿、蓝三种颜色光组成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白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霜降节气过后,枫树开始变红,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
【答案】红;色散;反射
【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彩色电视机的各种画面都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组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是色光决定,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反射了太阳发出光中的红光。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4.(2020八上·凌云期末)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一朵红色的玫瑰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若只被蓝光照射,这朵红色的玫瑰花看起来是 色的。
【答案】色散;黑
【知识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当红色的玫瑰花只受到蓝光照射时,照在玫瑰花上的蓝光被吸收,没有光被反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带,此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字合而成的;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5.(2020八上·丰润期末)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 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色物体只反射蓝光。如果只用黄光照射红苹果,那么苹果是 色。
【答案】反射的色光;黑;蓝;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能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是黑色的。蓝色物体只反射蓝光。只用黄光照射红苹果,红苹果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黄光被吸收了,苹果是黑色的。
【分析】物体主要分为有色透明体和有色不透明体,有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结合光源的颜色求解即可。
26.(2020八上·高新期中)如图,小明在实验室研究光的三原色时,把三种强度相同的当照在一起。图中的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答案】绿;白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故图中缺少的光为绿,三原色均匀混合后的颜色为白色。
【分析】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三原色均匀混合后的颜色为白色。
27.(2020八上·秦淮期中)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所示)。鹦鹉的嘴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用 (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射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 色。
【答案】绿;红色;黑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所以在此之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当红光照在鹦鹉身上时,嘴仍然是红色,翅膀呈现黑色。
【分析】光是三原色是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8.(2020八上·禅城期末)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 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是 光;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 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答案】色散;复色;紫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色散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即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即紫光在最下面,所以说明水滴对紫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分析】白光分解为多种颜色是色散现象;太阳光是复合色;发生折射时,紫光的折射能力强。
三、作图题
29.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答案】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四、实验探究题
30.(2018八上·相城期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1)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色带的现象叫做光的 ;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 (填“强”或“弱”).
(2)若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 (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在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玻璃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B两点分别是红光、紫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那么 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答案】(1)色散;强
(2)不能
(3)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图甲可知,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更强;(2)将白屏换成蓝色屏后蓝屏只能反射蓝光,所以我们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所以B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31.(2018八上·秦淮期中)
(1)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将温度计放在B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 (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色的。
(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答案】(1)紫;Ⅲ
(2)无
(3)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因为三棱镜倒置,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
故答案为:Ⅲ区;(2)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说明该玻璃是无色透明的;(3)将白屏换成绿色纸板,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会观察到绿色纸板上只有一条绿色光条,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32.(2017八上·泰兴期中)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1)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 (请举一例)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填序号)
(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留下 (选填“红色”、“彩色光带”或“除红色外其他颜色”,下同).
(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 .
【答案】(1)升高;热效应
(2)光的色散;彩虹
(3)②
(4)红色
(5)红色
【知识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1)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即红外线在图中的①区域;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所以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的升高;(2)实验中,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色散现象;(3)③区域的光线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验钞机是利用了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点,而防晒伞是防止紫外线的,不是利用紫外线的,故只有②验钞机符合题意。(4)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只有红光可以透过,因此白屏上只留下红色;(5)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则在红纸上看到只有红光照射的位置是红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
故答案为:(1)升高;热效应;(2)光的色散;彩虹;(3)②;(4)红光;(5)红光.
【分析】红光具有热效应,当光线经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形成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33.(2016八上·汉中期中)如图所示,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色光的热效应最强.
【答案】(1)太阳光是复色光;紫
(2)涂成黑色;红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1)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且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2)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根据实验可知:红光的热效应最大.
故答案为:(1)太阳光是复色光;紫;(2)涂成黑色;红.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可折射出七种不同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在各种色光中,红光的热效应最强.
34.(2018八上·句容期中)如图为某次小姚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 ;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 ;
(3)小姚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 ;
(4)实验时用白屏的主要原因是 ;
(5)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
(6)小姚想利用此实验来检验一张100元纸币的真伪,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把纸币放在 光的外侧(选填“A”或“B”).
【答案】(1)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牛顿
(3)温度计分度值太大或光线太弱或环境温度太高……(合理即可)
(4)白色能反射所有色光
(5)D A.红光 B.绿光 C.黄光 D.没有光、黑的
(6)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3)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是温度计分度值太大或光线太弱或环境温度太高;(4)因为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所以只有用白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看到七彩光带。(5)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由于红色透明薄膜只能透过红光,绿纸只反射绿色光,则在光屏呈现黑色。
故答案为:D。(6)由图可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后,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因此最下端B为紫色光,紫光以外是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于辨别纸币的真伪,因此应把纸币放在B光的外侧。
【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3)根据温度的差别分析.
(4)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
(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6)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