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1 15:39:36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一、单选题
1.(2021·北部湾)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2.(2021·鄂州)如图所示,这款“自拍神器”可三脚架支撑可伸缩可折叠,还可手持蓝牙遥控器拍照,为人们外出旅游拍照带来极大便利。下列关于利用自拍杆拍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用蓝牙遥控器遥控拍照,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C.某同学照了半身像后,想拍全身像,他应该远离自拍杆
D.某同学照了全身像后,想拍半身像,他应该远离自拍杆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在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远像近像变小”,即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像距变小),从而可以增大取景范围,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蓝牙遥控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某同学照了半身像后,想拍全身像,即所成的像要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应增大物距,他应该远离自拍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某同学照了全身像后,想拍半身像,即所成的像要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他应减小物距,即他应该靠近自拍杆,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
3.(2021·鸡西)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甲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乙图是远视眼的矫正示意图;由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4.(2021·新疆)小王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眼球的屈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所以会看不清楚。因此要做到在视网膜上成像,需要将远处射来的光线向外发散,从而使成像点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应当使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像成在视网膜上,要求戴发散的透镜,即凹透镜。
5.(2021·上海)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  )
A.放大实像 B.放大虚像 C.等大实像 D.缩小实像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6.(2021八下·清涧期末)近视眼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面镜 D.凸面镜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在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要看清物体,则要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使光线延迟会聚,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7.(2021八下·渭滨期末)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宇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图甲)。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透过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是实像
C.手机在屏幕放大器的一倍焦距以内
D.小宝奶奶戴近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BC.手机屏幕放大器,其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当手机离透镜的距离小于该透镜的焦距时,通过它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视频画面;此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小宝奶奶是老花眼,戴远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物u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8.(2021八下·陈仓期末)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甲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示意图。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9.(2021八下·陈仓期末)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C.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光源是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B不符合题意;
D.二维码超出手机的方框说明像太大,应在物品不动的情况下,把手机远离物品以增加物距,减小像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10.(2021·长宁模拟)某发光物置于凸透镜前8厘米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厘米 B.5厘米 C.8厘米 D.10厘米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解得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距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11.(2021·普陀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与该透镜的距离大于25厘米,则物体与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5厘米 B.15厘米 C.25厘米 D.35厘米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像距v大于25cm,而二倍焦距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

所以像距可能为15cm,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距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幻灯机。
12.(2021·嘉定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到蚂蚁的距离为8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3厘米 B.6厘米 C.8厘米 D.10厘米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要小于焦距,这样才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即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8厘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u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13.(2021·邵阳模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青少年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为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量较强,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14.(2021八下·陈仓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丙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之后形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如图甲;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丙。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成像时,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5.(2021·三水模拟)“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甲图,手影﹣﹣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缩小实像
B.乙图,倒影﹣﹣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
C.丙图,摄影﹣﹣光的折射﹣﹣成倒立缩小实像
D.丁图,投影﹣﹣光的折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A错误,符合题意;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投影是光的折射现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
16.(2021八下·兰州期中)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乙图佩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丁图佩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光通过凸透镜,成像成在视网膜前,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在凸透镜前安装一个凹透镜。
17.(2021·犍为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讲,其放大的效果是横向变长,而纵向不变,故只有A显示的像是符合要求的.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8.(2021八下·黑山月考)“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 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B.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C. 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D.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物体的物镜。
二、填空题
19.(2021八下·酒泉期末)“扬州是个好地方”,扬州电视台首次用5G无人机拍摄三湾花园的美丽全景。无人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无人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去游玩时,有些同学不看美景却玩手机,若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应该佩戴   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照相机;变大;乙;凹透镜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无人机上的摄像头,把远处大的景物形成缩小的实像在无人机上,它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当无人机靠近人拍摄时,人与无人机的距离是物距,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那么所成的像会变大。
若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即变近视,近视眼是折光能力较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方,观察甲乙两图可知,图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应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延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20.(2021·贺州)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凸;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形成的,应佩戴凹透镜。
【分析】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21.(2021·成都)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透   镜进行矫正。
【答案】凸;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凸透镜,能把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患近视后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22.(2021·广元)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提醒同学们读写时应该保持明视距离,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即晶状体太    (选填“厚”或“薄”),需配戴
   透镜来矫正。
【答案】厚;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近视。
由于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需要配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23.(2021·龙东)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
【答案】远视眼;凸透镜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说明王老师不戴眼镜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王老师是远视眼。
远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需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4.(2021·南充)凸透镜可用于   (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   cm。
【答案】远视;1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所以凸透镜可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用手机扫健康码时,相当于给健康码照了一张相片,健康码与手机之间距离相当于物距,而像距是小于物距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即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则这个距离应大于10cm。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三、解答题
25.(2021·呼和浩特)小明同学与小亮同学讨论:光学中有关放大镜的问题,小明同学说:“通过放大镜用眼睛观察物体,总是比实际物体大,所以叫放大镜”;小亮同学说:“物理学是条件学,如果条件合适,通过放大镜用眼睛观察物体,还可以看到比实际物体小,或等大的物体”用光学知识,做出正确的解释。
【答案】解:放大镜是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时,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做为放大镜使用,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看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分析】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应用是放大镜,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看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6.(2020八上·永定月考)如图所示,小明手拿一个透明玻璃球,将其放置在距眼睛稍远的位置,透过它能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请问这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解:小明手拿一个透明玻璃球,相当于凸透镜,将其放置在距眼睛稍远的位置,远处景物在2倍焦距之外,透过它能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作图题
27.(2021·南岗模拟)画出两条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发出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
28.(2020八上·宣城期末)如图所示,为了矫正视力,请你帮助他们选择配戴眼镜的类型,画在方框中。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9.(2020·安岳模拟)如图所示,图甲是小明奶奶眼睛成像情况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矫正小明奶奶视力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看近处物体时,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30.如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请在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如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五、实验探究题
31.(2020八上·鼓楼期末)
(1)在图甲中,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1)远视;凸透镜
(2)远视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后方,远视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相当于远视眼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需要折射光线会聚一些,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一个凸透镜。
(2)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分析】(1)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得光线提现会聚了,像距变小。
32.(2020八下·宣恩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1)8.0;同一高度(凸透镜主光轴上)
(2)照相机;能
(3)远视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甲知,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18.0cm-10.cm=8.0cm
水透镜的焦距为8.0cm。
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
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据光路可逆可知,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
(3)当向水透镜里抽出适量的水后,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说明水透镜“戴上”的是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凸透镜可用来纠正远视眼,则该同学戴的是远视眼镜。
【分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实验前,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使得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2)当物距u>2f时,像距f(3)透镜变厚,会聚能力变强,需要凹透镜进行发散。
1 / 1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一、单选题
1.(2021·北部湾)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2.(2021·鄂州)如图所示,这款“自拍神器”可三脚架支撑可伸缩可折叠,还可手持蓝牙遥控器拍照,为人们外出旅游拍照带来极大便利。下列关于利用自拍杆拍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用蓝牙遥控器遥控拍照,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C.某同学照了半身像后,想拍全身像,他应该远离自拍杆
D.某同学照了全身像后,想拍半身像,他应该远离自拍杆
3.(2021·鸡西)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4.(2021·新疆)小王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5.(2021·上海)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  )
A.放大实像 B.放大虚像 C.等大实像 D.缩小实像
6.(2021八下·清涧期末)近视眼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面镜 D.凸面镜
7.(2021八下·渭滨期末)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宇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图甲)。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透过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是实像
C.手机在屏幕放大器的一倍焦距以内
D.小宝奶奶戴近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
8.(2021八下·陈仓期末)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9.(2021八下·陈仓期末)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10.(2021·长宁模拟)某发光物置于凸透镜前8厘米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厘米 B.5厘米 C.8厘米 D.10厘米
11.(2021·普陀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与该透镜的距离大于25厘米,则物体与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5厘米 B.15厘米 C.25厘米 D.35厘米
12.(2021·嘉定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到蚂蚁的距离为8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3厘米 B.6厘米 C.8厘米 D.10厘米
13.(2021·邵阳模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青少年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14.(2021八下·陈仓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丙
15.(2021·三水模拟)“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甲图,手影﹣﹣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缩小实像
B.乙图,倒影﹣﹣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
C.丙图,摄影﹣﹣光的折射﹣﹣成倒立缩小实像
D.丁图,投影﹣﹣光的折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6.(2021八下·兰州期中)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17.(2021·犍为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A. B. C. D.
18.(2021八下·黑山月考)“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二、填空题
19.(2021八下·酒泉期末)“扬州是个好地方”,扬州电视台首次用5G无人机拍摄三湾花园的美丽全景。无人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无人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去游玩时,有些同学不看美景却玩手机,若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应该佩戴   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0.(2021·贺州)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1.(2021·成都)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透   镜进行矫正。
22.(2021·广元)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提醒同学们读写时应该保持明视距离,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即晶状体太    (选填“厚”或“薄”),需配戴
   透镜来矫正。
23.(2021·龙东)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
24.(2021·南充)凸透镜可用于   (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   cm。
三、解答题
25.(2021·呼和浩特)小明同学与小亮同学讨论:光学中有关放大镜的问题,小明同学说:“通过放大镜用眼睛观察物体,总是比实际物体大,所以叫放大镜”;小亮同学说:“物理学是条件学,如果条件合适,通过放大镜用眼睛观察物体,还可以看到比实际物体小,或等大的物体”用光学知识,做出正确的解释。
26.(2020八上·永定月考)如图所示,小明手拿一个透明玻璃球,将其放置在距眼睛稍远的位置,透过它能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请问这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请解释这个现象。
四、作图题
27.(2021·南岗模拟)画出两条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8.(2020八上·宣城期末)如图所示,为了矫正视力,请你帮助他们选择配戴眼镜的类型,画在方框中。
29.(2020·安岳模拟)如图所示,图甲是小明奶奶眼睛成像情况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矫正小明奶奶视力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30.如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请在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五、实验探究题
31.(2020八上·鼓楼期末)
(1)在图甲中,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32.(2020八下·宣恩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2.【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在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远像近像变小”,即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像距变小),从而可以增大取景范围,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蓝牙遥控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某同学照了半身像后,想拍全身像,即所成的像要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应增大物距,他应该远离自拍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某同学照了全身像后,想拍半身像,即所成的像要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他应减小物距,即他应该靠近自拍杆,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
3.【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甲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乙图是远视眼的矫正示意图;由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4.【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眼球的屈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所以会看不清楚。因此要做到在视网膜上成像,需要将远处射来的光线向外发散,从而使成像点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应当使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像成在视网膜上,要求戴发散的透镜,即凹透镜。
5.【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6.【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在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要看清物体,则要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使光线延迟会聚,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7.【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BC.手机屏幕放大器,其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当手机离透镜的距离小于该透镜的焦距时,通过它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视频画面;此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小宝奶奶是老花眼,戴远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物u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8.【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甲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示意图。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9.【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C.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光源是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B不符合题意;
D.二维码超出手机的方框说明像太大,应在物品不动的情况下,把手机远离物品以增加物距,减小像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10.【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解得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距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11.【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像距v大于25cm,而二倍焦距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

所以像距可能为15cm,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距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幻灯机。
12.【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要小于焦距,这样才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即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8厘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u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13.【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为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量较强,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14.【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之后形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如图甲;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丙。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成像时,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5.【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A错误,符合题意;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投影是光的折射现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
16.【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乙图佩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丁图佩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光通过凸透镜,成像成在视网膜前,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在凸透镜前安装一个凹透镜。
17.【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讲,其放大的效果是横向变长,而纵向不变,故只有A显示的像是符合要求的.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8.【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 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B.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C. 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D.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物体的物镜。
19.【答案】照相机;变大;乙;凹透镜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无人机上的摄像头,把远处大的景物形成缩小的实像在无人机上,它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当无人机靠近人拍摄时,人与无人机的距离是物距,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那么所成的像会变大。
若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即变近视,近视眼是折光能力较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方,观察甲乙两图可知,图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应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延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20.【答案】凸;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形成的,应佩戴凹透镜。
【分析】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21.【答案】凸;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凸透镜,能把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患近视后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22.【答案】厚;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近视。
由于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需要配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23.【答案】远视眼;凸透镜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说明王老师不戴眼镜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王老师是远视眼。
远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需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4.【答案】远视;1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所以凸透镜可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用手机扫健康码时,相当于给健康码照了一张相片,健康码与手机之间距离相当于物距,而像距是小于物距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即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则这个距离应大于10cm。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5.【答案】解:放大镜是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时,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做为放大镜使用,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看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分析】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应用是放大镜,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看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6.【答案】解:小明手拿一个透明玻璃球,相当于凸透镜,将其放置在距眼睛稍远的位置,远处景物在2倍焦距之外,透过它能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7.【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发出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
28.【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9.【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看近处物体时,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30.【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如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31.【答案】(1)远视;凸透镜
(2)远视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后方,远视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相当于远视眼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需要折射光线会聚一些,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一个凸透镜。
(2)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分析】(1)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得光线提现会聚了,像距变小。
32.【答案】(1)8.0;同一高度(凸透镜主光轴上)
(2)照相机;能
(3)远视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甲知,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18.0cm-10.cm=8.0cm
水透镜的焦距为8.0cm。
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
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据光路可逆可知,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
(3)当向水透镜里抽出适量的水后,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说明水透镜“戴上”的是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凸透镜可用来纠正远视眼,则该同学戴的是远视眼镜。
【分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实验前,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使得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2)当物距u>2f时,像距f(3)透镜变厚,会聚能力变强,需要凹透镜进行发散。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