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1 16:19:23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单选题
1.(2021·邵阳)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带电轻质小球带正电,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2.(2021·宜昌)下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磁铁吸引铁钉
B. 压紧的铅柱互相吸引
C. 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D. 电磁铁吸引曲别针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磁铁能够吸引铁钉,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属于磁体对磁体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不易分开,B不符合题意;
C.摩擦后的梳子带上了电荷,能吸引不带电的碎纸屑,是由静电引起的,C符合题意;
D.电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属于磁体对磁体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2021·阜新)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气球与头发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A不符合题意;
B.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而气球得到电子后仍然为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即头发失去电子,故头发带正电荷,C符合题意;
D.气球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4.(2021·贵州)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由图可知,与丙球在相互排斥,则丙球一定带正电;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又由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则乙球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判断。
5.(2021·潍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不符合题意;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B符合题意;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C不符合题意;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物体上的电荷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6.(2021·绥化)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由于甲乙带正电,所以甲、乙互相排斥,A不符合题意;
B.甲、丙带异种电荷,应该互相吸引,B不符合题意;
C.乙带正电,丁不带电,二者应互相吸引,C不符合题意;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异种电荷互相吸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7.(2021·福建)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此过程中(  )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吸管和纸巾带同种电荷
C.正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D.负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和纸巾带不同种电荷,B不符合题意;
CD.电子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带负电,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实现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电。
8.(2021·湘潭)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该现象说明(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
C.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两吸管带有异种电荷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多少没有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BD.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题中说的是两个带相同电荷的吸管相互排斥,不能说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9.(2021·广州)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由于涂料的电荷种类不知,故无法判断物件带何种电荷,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件可能带电,带与涂料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电,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同种电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
10.(2021·滨州)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另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该玻璃棒带正电,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乙中自由电子会受到带正电的物体的吸引,移动到导体乙的a端,使a端带负电,而b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2021·镇江)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 C.乙不带电 D.丙带负电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甲带负电,乙丙相互排斥,带同种电荷,甲乙相互吸引,乙一定带正电,则丙也带正电,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2.(2021·封开模拟)摩擦起电的过程是(  )
A.转移正电荷的过程
B.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C.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转移的过程
D.创造电荷的过程
【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种物质失去了部分电子时,物质原子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显现出带正电;当某种物质得到了电子时,物质原子中的正电荷少于负电荷,显现出带负电。
故答案为:B。
【分析】摩擦起电实现了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电。
13.(2021·武侯模拟)实验发现,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根塑料棒时两者相互排斥,则塑料棒(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它靠近塑料棒时两者相互排斥,说明两者带同种电荷,则塑料棒带正电,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4.(2021·松原模拟)卡卡寒假刷抖音看到了神奇的“静电章鱼”,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将塑料袋放在PVC管上方,丝状塑料袋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丝绸和PVC管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由于摩擦发生电荷的转移,使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电,不是创造电荷,A不符合题意;
B.丝绸和PVC管摩擦后带上了异种电荷,B不符合题意;
CD.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将塑料袋放在PVC管上方,丝状塑料袋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由此可知,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5.(2021·姑苏模拟)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电荷在毛皮与橡胶棒间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A不符合题意;
B.橡胶棒虽然能带上电荷,但橡胶棒是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C不符合题意。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6.(2021·昆明模拟)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丝绸带上负电,A不符合题意;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排斥轻质小球,说明该小球一定带正电,B符合题意;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不符合题意;
D.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吸引吸管,说明吸管可能带正电或者不带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7.(2021·黄石模拟)如右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由于绝缘棒L带负电,L在摩擦时得到了电子,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带负电的物体可以吸引带正电的物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吸引M时,M可能不带电,可能带正电,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可以吸引吸引。
18.(2021·金牛模拟)悬挂在细线下的三个带电情况不明的通电小球A、B、C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关于C球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C一定不带电
B.小球C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小球C一定带与小球A不同的电荷
D.小球C一定带电,但无法确定带哪种电荷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由于A、B两小球相斥,即说明A、B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故该题有两种可能:①若A球带正电,即B球也带正电,由于B、C相吸,C球有两种可能,即C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②若A球带负电,即B球也带负电,由于B、C相吸,C球也是两种可能,即C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二、填空题
19.(2021八下·海州期中)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其原因是   ;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又立即被弹开,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答案】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子的转移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碎纸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弹开,是因为这些纸屑也带上了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缘故。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分析】带电体的性质是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0.(2021·梧州模拟)已知甲、乙、丙是三个轻质小球,甲乙相互靠近,乙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负电,则甲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电,乙带   (选填“正”或“负”)电。
【答案】不一定;负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乙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负电,则乙也带负电,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甲乙相互靠近时,则甲可能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也可能不带电,则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不一定带电。
【分析】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1.(2021·泰安模拟)如图,用丝线悬挂的两个轻质小球甲和乙,已知甲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则乙球的带电情况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带电这种现象的本质是   (选填“质子”、“电子”、“中子”)发生转移。
【答案】带负电或不带电;电子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由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甲球带正电,故乙球带负电或不带电。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22.(2021·本溪模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将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这个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另一个自由悬挂的玻璃棒如图所示,彼此排斥,说明悬挂的玻璃棒带   (填“正”或“负”)电。
【答案】失去;正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另一个自由悬挂的玻璃棒彼此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悬挂的玻璃棒也带正电。
【分析】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失去电子带正电。
23.(2020九上·南宁期末)“静电除尘”是利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吸附浮尘,这是因为带电物体能够   (选填“吸引”或“排斥”)轻小的物体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排斥,则该小球带   (选填“正”或“负”)电
【答案】吸引;负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因此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轻质小球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该轻小球带负电。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4.(2020九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用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发现两片金属箔会张开,其原因是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排斥开的,如果带电体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   。
【答案】验电器;同种;大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发现两片金属箔会张开,其原因是带上了同种电荷而排斥开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排斥力越大,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分析】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量越大,金属箔的张角越大。
25.(2020九上·云南期末)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同种;排斥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6.(2020九上·铁岭月考)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同时丝绸带上了   (选填“正”或“负”)电。
【答案】正;失去;负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同时丝绸得到电子带上了负电。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三、解答题
27.(2021·北部湾)善于观察的小华发现:穿羽绒服很轻,但在天气干燥时有些羽绒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而变脏,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羽绒服轻及容易吸附灰尘的原因。
【答案】解:选用密度比较小的绒毛,经摩擦后带电,容易吸引灰尘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羽绒服轻是因为选用密度比较小的绒毛,在体积一定时,质量小,而容易吸附灰尘的原因是因为天气干燥,羽绒服之间相互摩擦,后带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灰尘。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28.(2021·吉林模拟)我们使用“电子灭蚊拍”靠近蚊子时就能将其吸引,这是为什么?
【答案】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我们使用“电子灭蚊拍”靠近蚊子时就能将其吸引,理由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0九上·枣庄月考)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
【答案】(1)B
(2)一定
(3)互相排斥;互相吸引
(4)B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质子不会转移,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不会是创造了负电荷。故答案为:B。(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正电,那么由上述可知,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丝绸会带负电。(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会带上正电,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时,B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B带正电;靠近C时,C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C带负电;所以可知带正电的是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30.(2019九上·凤山期中)如图是“探究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为了使现象更明显,老师一般会先将器材烘一烘,这说明干燥的环境更   (选填“容易”或“难”)产生静电现象。
(2)实验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是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
【答案】(1)容易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异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实验时,为了使现象明显,一般先将器材烘一烘,这说明干燥的环境易产生静电;(2)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带的都是同种的,所以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异种的,所以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
【分析】干燥的环境容易产生静电;根据实验现象即可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1.(2018·安徽模拟)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   。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   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   电荷。
【答案】(1)吸引轻小的物体;得到
(2)一定
(3)两;正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的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物体说明了橡胶棒带上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2)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因此毛皮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分析】(1)带电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毛皮摩擦橡胶棒: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32.(2021八下·溧阳期中)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请用金属小球所学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   (得到/失去)电子而金属片带上正电荷。
(2)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箔片帯上了   (正/负)电荷,因   而张开。
(3)本实验还可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   (填物理属性)。
【答案】(1)失去
(2)正;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导电性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通常物体对外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荷。
(2)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正电荷就会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到两片金属箔上。两片金属箔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3)电荷可以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分析】(1)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3)导电性良好的物体称为导体,金属、石墨、大地是导体;导电性很差的物体为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是常见的绝缘体。
1 / 1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单选题
1.(2021·邵阳)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2.(2021·宜昌)下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磁铁吸引铁钉
B. 压紧的铅柱互相吸引
C. 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D. 电磁铁吸引曲别针
3.(2021·阜新)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4.(2021·贵州)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5.(2021·潍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6.(2021·绥化)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1·福建)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此过程中(  )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吸管和纸巾带同种电荷
C.正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D.负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8.(2021·湘潭)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该现象说明(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
C.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两吸管带有异种电荷
9.(2021·广州)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10.(2021·滨州)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另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11.(2021·镇江)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 C.乙不带电 D.丙带负电
12.(2021·封开模拟)摩擦起电的过程是(  )
A.转移正电荷的过程
B.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C.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转移的过程
D.创造电荷的过程
13.(2021·武侯模拟)实验发现,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根塑料棒时两者相互排斥,则塑料棒(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14.(2021·松原模拟)卡卡寒假刷抖音看到了神奇的“静电章鱼”,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将塑料袋放在PVC管上方,丝状塑料袋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丝绸和PVC管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5.(2021·姑苏模拟)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16.(2021·昆明模拟)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17.(2021·黄石模拟)如右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18.(2021·金牛模拟)悬挂在细线下的三个带电情况不明的通电小球A、B、C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关于C球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C一定不带电
B.小球C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小球C一定带与小球A不同的电荷
D.小球C一定带电,但无法确定带哪种电荷
二、填空题
19.(2021八下·海州期中)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其原因是   ;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又立即被弹开,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20.(2021·梧州模拟)已知甲、乙、丙是三个轻质小球,甲乙相互靠近,乙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负电,则甲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电,乙带   (选填“正”或“负”)电。
21.(2021·泰安模拟)如图,用丝线悬挂的两个轻质小球甲和乙,已知甲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则乙球的带电情况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带电这种现象的本质是   (选填“质子”、“电子”、“中子”)发生转移。
22.(2021·本溪模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将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这个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另一个自由悬挂的玻璃棒如图所示,彼此排斥,说明悬挂的玻璃棒带   (填“正”或“负”)电。
23.(2020九上·南宁期末)“静电除尘”是利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吸附浮尘,这是因为带电物体能够   (选填“吸引”或“排斥”)轻小的物体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排斥,则该小球带   (选填“正”或“负”)电
24.(2020九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用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发现两片金属箔会张开,其原因是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排斥开的,如果带电体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   。
25.(2020九上·云南期末)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26.(2020九上·铁岭月考)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同时丝绸带上了   (选填“正”或“负”)电。
三、解答题
27.(2021·北部湾)善于观察的小华发现:穿羽绒服很轻,但在天气干燥时有些羽绒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而变脏,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羽绒服轻及容易吸附灰尘的原因。
28.(2021·吉林模拟)我们使用“电子灭蚊拍”靠近蚊子时就能将其吸引,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0九上·枣庄月考)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
30.(2019九上·凤山期中)如图是“探究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为了使现象更明显,老师一般会先将器材烘一烘,这说明干燥的环境更   (选填“容易”或“难”)产生静电现象。
(2)实验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是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
31.(2018·安徽模拟)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   。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   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   电荷。
32.(2021八下·溧阳期中)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请用金属小球所学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   (得到/失去)电子而金属片带上正电荷。
(2)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箔片帯上了   (正/负)电荷,因   而张开。
(3)本实验还可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   (填物理属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带电轻质小球带正电,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磁铁能够吸引铁钉,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属于磁体对磁体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不易分开,B不符合题意;
C.摩擦后的梳子带上了电荷,能吸引不带电的碎纸屑,是由静电引起的,C符合题意;
D.电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属于磁体对磁体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气球与头发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A不符合题意;
B.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而气球得到电子后仍然为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即头发失去电子,故头发带正电荷,C符合题意;
D.气球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根据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由图可知,与丙球在相互排斥,则丙球一定带正电;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又由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则乙球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判断。
5.【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不符合题意;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B符合题意;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C不符合题意;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物体上的电荷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6.【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由于甲乙带正电,所以甲、乙互相排斥,A不符合题意;
B.甲、丙带异种电荷,应该互相吸引,B不符合题意;
C.乙带正电,丁不带电,二者应互相吸引,C不符合题意;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异种电荷互相吸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和纸巾带不同种电荷,B不符合题意;
CD.电子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带负电,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实现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电。
8.【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多少没有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BD.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题中说的是两个带相同电荷的吸管相互排斥,不能说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由于涂料的电荷种类不知,故无法判断物件带何种电荷,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件可能带电,带与涂料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电,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同种电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
10.【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该玻璃棒带正电,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乙中自由电子会受到带正电的物体的吸引,移动到导体乙的a端,使a端带负电,而b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甲带负电,乙丙相互排斥,带同种电荷,甲乙相互吸引,乙一定带正电,则丙也带正电,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2.【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种物质失去了部分电子时,物质原子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显现出带正电;当某种物质得到了电子时,物质原子中的正电荷少于负电荷,显现出带负电。
故答案为:B。
【分析】摩擦起电实现了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电。
13.【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它靠近塑料棒时两者相互排斥,说明两者带同种电荷,则塑料棒带正电,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由于摩擦发生电荷的转移,使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电,不是创造电荷,A不符合题意;
B.丝绸和PVC管摩擦后带上了异种电荷,B不符合题意;
CD.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将塑料袋放在PVC管上方,丝状塑料袋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由此可知,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电荷在毛皮与橡胶棒间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A不符合题意;
B.橡胶棒虽然能带上电荷,但橡胶棒是绝缘体,B不符合题意;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C不符合题意。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6.【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丝绸带上负电,A不符合题意;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排斥轻质小球,说明该小球一定带正电,B符合题意;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不符合题意;
D.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吸引吸管,说明吸管可能带正电或者不带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7.【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由于绝缘棒L带负电,L在摩擦时得到了电子,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带负电的物体可以吸引带正电的物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吸引M时,M可能不带电,可能带正电,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可以吸引吸引。
18.【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由于A、B两小球相斥,即说明A、B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故该题有两种可能:①若A球带正电,即B球也带正电,由于B、C相吸,C球有两种可能,即C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②若A球带负电,即B球也带负电,由于B、C相吸,C球也是两种可能,即C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19.【答案】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子的转移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碎纸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弹开,是因为这些纸屑也带上了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缘故。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分析】带电体的性质是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0.【答案】不一定;负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乙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负电,则乙也带负电,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甲乙相互靠近时,则甲可能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也可能不带电,则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不一定带电。
【分析】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1.【答案】带负电或不带电;电子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由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甲球带正电,故乙球带负电或不带电。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22.【答案】失去;正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另一个自由悬挂的玻璃棒彼此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悬挂的玻璃棒也带正电。
【分析】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失去电子带正电。
23.【答案】吸引;负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因此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轻质小球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该轻小球带负电。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4.【答案】验电器;同种;大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发现两片金属箔会张开,其原因是带上了同种电荷而排斥开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排斥力越大,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分析】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量越大,金属箔的张角越大。
25.【答案】同种;排斥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6.【答案】正;失去;负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同时丝绸得到电子带上了负电。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27.【答案】解:选用密度比较小的绒毛,经摩擦后带电,容易吸引灰尘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羽绒服轻是因为选用密度比较小的绒毛,在体积一定时,质量小,而容易吸附灰尘的原因是因为天气干燥,羽绒服之间相互摩擦,后带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灰尘。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28.【答案】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我们使用“电子灭蚊拍”靠近蚊子时就能将其吸引,理由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29.【答案】(1)B
(2)一定
(3)互相排斥;互相吸引
(4)B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质子不会转移,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不会是创造了负电荷。故答案为:B。(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正电,那么由上述可知,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丝绸会带负电。(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会带上正电,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时,B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B带正电;靠近C时,C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C带负电;所以可知带正电的是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30.【答案】(1)容易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异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实验时,为了使现象明显,一般先将器材烘一烘,这说明干燥的环境易产生静电;(2)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带的都是同种的,所以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异种的,所以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
【分析】干燥的环境容易产生静电;根据实验现象即可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1.【答案】(1)吸引轻小的物体;得到
(2)一定
(3)两;正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的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物体说明了橡胶棒带上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2)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因此毛皮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分析】(1)带电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毛皮摩擦橡胶棒: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32.【答案】(1)失去
(2)正;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导电性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通常物体对外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荷。
(2)当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正电荷就会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到两片金属箔上。两片金属箔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3)电荷可以通过金属球、金属杆转移,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分析】(1)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材料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3)导电性良好的物体称为导体,金属、石墨、大地是导体;导电性很差的物体为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是常见的绝缘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