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历史9月周考试题讲评课公开课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三历史9月周考试题讲评课公开课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5 11:0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教学目标】:?
1.通过错题分析,探索选择题的高效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正确解题。?
2.通过常见选择题类型的介绍和实战演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提高选择题解题效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选择题的高效解题方法。?
2.难点:解题思路分析及后续落实。?
2022届高三历史9月周考试题讲评课
一、试卷评价
1.考查范围:必修二第一、二、三、四单元。
2.试卷结构:选择题48分,材料解析题52分。
3.题型分布:选择题有图表类、因果型、说明类多种题型。
4
.考核要求:难度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高考历史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次周考历史平均分:75.5分
二、高分情况
三、典型错题
四、本次考试选择题典型错题涵盖的题型
(二)因果型选择题(1、3、5、14、17)
(一)图表型选择题(1、12、20)
(三)推断型选择题(20)
四、本次考试选择题典型错题涵盖的题型
(一)图表型选择题(1、12)
图表型题型特点
1、形式:
图片类(地图、历史图片、美术图片或漫画)
计量史学类(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曲线图)
2、考查: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3、趋向:
比例大、分值高
从题干材料入手,分析图表信息
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真题图表类(4图,5表)
1.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图1是战国和秦汉时期北部地区农牧界线分布图,导致图中农牧界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1
A.农耕生产方式的变革
B.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
C.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D.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1.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图1是战国和秦汉时期北部地区农牧界线分布图,导致图中农牧界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1
A.农耕生产方式的变革
B.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
C.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D.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抓住核心不偏离,
图文互证真秘笈!
方法
12.表1
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数据表
——据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商路受阻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亚洲各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
D.欧亚贸易格局处于转型之中
12.表1
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数据表
——据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商路受阻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亚洲各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
D.欧亚贸易格局处于转型之中
方法
纵横驰骋看变化,
时空定义必须用!
图表类试题解题方法:
1)表格“纵横驰骋看变化(看趋势、找差异)”
2)曲线(折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3)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4)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5)面积比例数据图“时空比例找动态”;
6)漫画、宣传画、雕塑图片等要重点分析其创作背景和所折射的社会心态。
温馨提示:这只是基本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
方法:此表实为饼状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四、本次考试选择题典型错题涵盖的题型
(二)因果型选择题(1、3、5、14、17)
(一)图表型选择题(1、12)
1、材料形式:
①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是原因,设问的标志有“原因”“目的”“为了”,并有细化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等;
②列干列出了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了结果,标志有“影响”“结果”等
2、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建立起材料与教材的因果逻辑联系。  
从题干材料入手,分析题干主旨
因果类试题特点
3.据记载,康熙年间江南大旱,米价由每升七文涨至二十四文。雍正、乾隆时期连岁丰稔,每升十四五文为常价。北方的麦价同样呈现成倍上涨之势。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的推广
B.赋役制度的改革
C.白银的大量流入
D.人口的迅速膨胀
3.据记载,康熙年间江南大旱,米价由每升七文涨至二十四文。雍正、乾隆时期连岁丰稔,每升十四五文为常价。北方的麦价同样呈现成倍上涨之势。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的推广
B.赋役制度的改革
C.白银的大量流入
D.人口的迅速膨胀
四个选项要看完,
最佳选项优选优!
方法
5.从唐朝到宋朝,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书院由13个增加到19个,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五省书院由26个增加到564个,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经济格局的变化
C.科举制度的改革
D.儒学地位的强化
5.从唐朝到宋朝,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书院由13个增加到19个,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五省书院由26个增加到564个,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经济格局的变化
C.科举制度的改革
D.儒学地位的强化
四个选项要看完,
最佳选项优选优!
方法
14.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
B.人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得以更新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4.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
B.人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得以更新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四个选项要看完,
最佳选项优选优!
方法
17.德国、法国的对华贸易曾长期假手伦敦,“德国厂家常不知道他的料子从英国往哪儿运,而中国买主则把德国毛料当作地道英国货。”这种状况到1870年代以后逐步被打破,主要因素为
A.贸易中心的转移
B.科技革命的作用
C.英国海军的衰落
D.殖民霸主的易位
17.德国、法国的对华贸易曾长期假手伦敦,“德国厂家常不知道他的料子从英国往哪儿运,而中国买主则把德国毛料当作地道英国货。”这种状况到1870年代以后逐步被打破,主要因素为
A.贸易中心的转移
B.科技革命的作用
C.英国海军的衰落
D.殖民霸主的易位
四个选项要看完,
最佳选项优选优!
方法
1、材料形式:①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是原因,设问的标志有“原因”“目的”“为了”,并有细化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等;②列干列出了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了结果,标志有“影响”“结果”等
2、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建立起材料与教材的因果逻辑联系。  
3、趋向:直白考查因果的试题明显减少,甚或绝迹。
但①不能不练;②注意其变种。
从题干材料入手,分析题干主旨
因果类试题特点
(2021年湖南高考真题)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2021年湖南高考真题)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信息杂糅莫慌张,
肢干互联细细辨!
方法
(2021年湖南高考真题)
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2021年湖南高考真题)
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题干一般独主旨,
教材一连出答案!
方法
四、本次考试选择题典型错题涵盖的题型
(二)原因型选择题(1、3、5、14、17)
(一)图表型选择题(1、12)
(三)推断型选择题(20)
1、材料形式:根据已知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将有效信息整合而推断。标志有“据此可知”“由此可见”“推知”“认为”“这一论断”等。
2、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有效信息,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趋向:强调论从史出,材料新颖、命题灵活、考查面广,在湖南高考中非常受青睐(1、3、4、15)。
从题干材料入手,分析题干主旨
推断型题型特点
4、解题方法:
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从题干材料入手,分析题干主旨
20.图5
清末中国机械进口趋势(单位:元)
据图5可知,当时中国
A.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B.工业化具备一定基础
C.机械进口被列强控制
D.政府主导工业化进程
20.图5
清末中国机械进口趋势(单位:元)
据图5可知,当时中国
A.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B.工业化具备一定基础
C.机械进口被列强控制
D.政府主导工业化进程
时空情境去选项,
干肢教材一线通。
方法
1.思路不正,答案仅仅依据材料得出来。
2.未原汁原味读懂材料信息。
3.基础知识欠夯实,不能恰当调用知识点。
4.历史概念理解不透彻,未把握本质内涵。
5.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
五、选择题失分原因分析
1.思路不正,答案仅仅依据材料得出来。
2.未原汁原味读懂材料信息。
3.基础知识欠夯实,不能恰当调用知识点。
4.历史概念理解不透彻,未把握本质内涵。
5.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
六、对“症”出“妙方”
正确思路:原汁原味读懂材料——教材桥梁——答案
用笔划记,时地人事问,成链织网
制定计划,每日推进,久久为功(10遍),自然无“雷”
用四要素——时地人事,一句话理清
(1)背诵、理解一轮复习资料时空坐标、主旨线索;
(2)背诵、理解二轮复习资料的“阶段特征”
大道至简
衍化至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