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7
敬业与乐业
1
2
3
4
(1)履 勉 zhù hóng (2)全幅精力 全副精力
(3)B (4)并列
C
(1)②
去掉“的原因”
(2)③
“成熟期”与“发展期”互换位置
(3)④
将“精致”改为“精妙”
A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新知积累·基础练
5
D
6
7
8
9
10
11
语言建构·能力练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4
综合实践·素养练
15
16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梁启超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敬业的人会忠实
lǚ
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地付出。只有勤miǎn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来也不缺少对敬业精神的传承、践行与弘扬。张秉贵、时传祥、徐虎、李素丽、许振超……他们当中,有的是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老黄牛”,有的是精通业务、善于钻研的“大能人”,有的则是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lǚ( )行
勤miǎn( )
铸( )就
弘( )扬
?
履
zhù
hóng
勉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全幅精力
全副精力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梁启超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敬业的人会忠实
lǚ
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地付出。只有勤miǎn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来也不缺少对敬业精神的传承、践行与弘扬。张秉贵、时传祥、徐虎、李素丽、许振超……他们当中,有的是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老黄牛”,有的是精通业务、善于钻研的“大能人”,有的则是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
(3)【易错题】“旁骛”中“骛”的意思是( )
A.乱跑 B.追求 C.事情
B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梁启超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敬业的人会忠实
lǚ
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地付出。只有勤miǎn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来也不缺少对敬业精神的传承、践行与弘扬。张秉贵、时传祥、徐虎、李素丽、许振超……他们当中,有的是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老黄牛”,有的是精通业务、善于钻研的“大能人”,有的则是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
(4)画线句子是____________复句。
并列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梁启超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敬业的人会忠实
lǚ
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地付出。只有勤miǎn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来也不缺少对敬业精神的传承、践行与弘扬。张秉贵、时传祥、徐虎、李素丽、许振超……他们当中,有的是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老黄牛”,有的是精通业务、善于钻研的“大能人”,有的则是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1)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______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______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______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A.但 并且 即使
B.故 因而 即使
C.但 所以 无论
D.故 所以 无论
C
3.
【2021?广东广州天河区期末改编】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的传统乐种,是岭南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②它因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优美、情绪活泼欢快的原因而备受人们喜爱,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③广东音乐自明清以来,经历了萌发期、成熟期和发展期等阶段,代表性曲目有《步步高》
《旱天雷》《赛龙夺锦》等。④各种丝竹乐器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全面展示了精致的岭南丝竹音乐。
(1)第______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去掉“的原因”
③
“成熟期”与“发展期”
互换位置
④
将“精致”改为“精妙”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点拨】A项第二个引号内的句号应去掉。
【答案】A
5.
下列对“敬业”“乐业”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是作者根据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两句话造出来的。
B.“敬业”是指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C.“乐业”是指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D.“敬业”“乐业”中的“业”是指职业、工作,所以本文更适于有工作的成年人来读,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
【点拨】“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不是仅指成年人的工作,也可以指学生的学业,所以本文对学生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答案】D
阅读课文第8自然段,回答问题。
6.
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一、精段品读
针对“做工苦”提出了“要乐业”的观点。
7.
说说选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8.
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作用: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②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情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示例: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9.
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10.
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划分成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1、22页第10-14题。
二、拓展阅读【2021?安徽蚌埠摸底考试】
∥
∥
1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读懂人生幸福的真谛,努力追寻崇高的精神境界”或“热爱工作、真情投入、无私奉献,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
1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王继才、曾治中、吴井泉三人的具体事例,有力阐明了一个人只要执着坚守自己的事业,就能书写不凡业绩,成就壮美人生的道理。
13.
有人说文中画线句子可以删除,请谈谈你的理解。
不可以删除。画线句子从反面论证了“只有热爱工作、真情投入、无私奉献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的中心论点,使内容更充实,论证更充分。
14.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追寻崇高的精神境界”,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做事情遵从本性与初心;对工作和事业的坚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等。
15.
【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九年级(2)班以“敬业?乐业”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示例:爱岗敬业,钻一行,精一行。
(2)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王教授: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学生懂得爱岗敬业的真缔,我班将召开以“敬业?乐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特邀请您于10月21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做专题报告,务必准时参加。
九年级(2)班班委会
2019年10月19日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该词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邀请函有一处语言不得体,请提出修改意见。
真缔
真谛
将“召开”改为“举行”。
“务必准时参加”改为“期待您的到来”。
(3)九年级(2)班准备于10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青春?奋进”演讲比赛,计划邀请严老师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请你给严老师打一个邀请电话,你准备怎么说?(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示例:严老师您好,我是九年级(2)班的××,我班准备于10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青春?奋进”演讲比赛,我代表我们班诚挚地邀请您担任比赛的评委,不知您有没有时间?
16.
本文作者精选大量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请你仿照课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成功与胜利永远属于自强者”这一观点。
(250字左右)
片段练笔
例文:那些有成就的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都有着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有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有着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毅力。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呕心沥血,花了整整四十年,才有巨著《资本论》的问世。科学家居里夫人,历经十几年的苦心研究,不怕挫折和失败,才从几吨沥青矿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镭。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先生身处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中,仍顽强拼搏,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努力学习和写作,终于成为中国文坛的巨匠……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共37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8
1
2
3
4
(1)骇 掠 piē zāng
(2)晨羲 晨曦
(3)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
(4)这个奇迹难道没有消失吗?
(1)A A
(2)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D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5
A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7
8
9
10
11
12
语言建构·能力练
13
14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6
综合实践·素养练
15
16
17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圆明园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羲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lüè,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
?
?
惊hài( )
劫lüè( )
瞥( )见
赃( )物
骇
piē
zāng
骇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晨羲
晨曦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圆明园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羲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lüè,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
?
(3)“剪影”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丽堂皇”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圆明园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羲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lüè,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
?
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
(4)把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这个奇迹难道没有消失吗?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圆明园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羲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lüè,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
?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就是美丽的圆明园!大得辽阔无垠,美得宛如人间仙境。有林深叶茂、花团锦簇的花园,有插入云霄、蔚为壮观的欧洲建筑,有雕梁画栋、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甲】________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乙】____
的境界里。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只填字母)
【甲】________ A.热闹 B.吵闹
【乙】________ A.幻想 B.空想
(2)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A
A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易错题】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没有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B.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D
·
·
·
·
·
·
·
·
·
·
·
·
·
·
4.
对下列复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假设复句)
B.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转折复句)
C.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并列复句)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因果复句)
【点拨】C项是转折复句。
【答案】C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作为一名爱国人士,雨果先生没有让其失望。
B.雨果是一位正直的作家,他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本文中,他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C.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它的被毁令雨果先生感到痛心,这表现了雨果先生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无比珍惜。
D.本文使用了大量反语,极具讽刺意味。
【答案】A
阅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至文章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6.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一、精段品读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7.说说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用“文明人”与“野蛮人”对比,用反语更有力地讽刺了所谓的“文明人”,控诉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罪行。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统治者所犯下的罪行绝不能归咎于人民,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
8.选文中作者先将“法兰西帝国”从圆明园里抢来的东西说成是“富丽堂皇”的,然后又说成是“破烂”,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富丽堂皇”是针对圆明园中的实物而言,而英法联军以罪恶的方式掠夺到的东西只能是“破烂”。
9.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10.
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
在内容上,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并给予辛辣的讥讽;结构上,照应前文,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4、25页第11-14题。
二、拓展阅读【2020?山东临沂改编】
1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的命名都含蓄表露了主人的出世之心。
B.“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以说明园林的命名和文学有关。
C.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最妙的就是和诗人对话,和园林对话。
D.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是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
【点拨】
“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是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表述有误,从第⑦段“反观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仅是‘小而美’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更是都市丛林中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可知。
【答案】
D
12.
文章为何从“沧浪亭”写起?
【点拨】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因此需要由园林谈起。而沧浪亭“是现在苏州园林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命名和文学有关;“从沧浪亭开始,苏州园林的定位就是归隐”。因此,沧浪
亭可以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它的名气决定了许多读者会对文章产生兴趣;由它写起,既有代表性,又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沧浪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由它入文,可以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作为重要的例证使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3.
本文在论述“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14.
围绕“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第③~⑥段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园林主人的文学交流造就园林的繁盛。
15.学习本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围绕该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负责人,你将策划哪些内容?
示例:①展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②陈述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暴行;③呈现圆明园的残垣断柱;④表达对圆明园未来的希冀。
(2)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他的发言稿有几处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
【A】法国作家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B】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大约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
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纵火焚烧,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①【A】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_”后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
的罪恶行径(或:的暴行)
“大约”或“多”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对某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特别是圆明园的文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这上面凝聚了太多历史的屈辱和伤痛,但有些商人就要利用这种“屈辱和伤痛”赚钱。国家文物局明确反对“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在鼠首和兔首即将被拍卖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曾说:“众所周知,这两件文物是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的,谁买下了
这两件兽首,就等于为当年的强盗销赃。”
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是不合理的。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湖南耒阳正源学校学生钟芳蓉参加2020年高考,以676分的成绩高居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填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动选择考古学专业的高分考生并不多见,钟芳蓉因此成为舆论焦点,有人质疑她学考古没有“钱途”,有人支持她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示例:我赞成钟芳蓉的选择。考古学确实是一个冷门的专业,但是就业率和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面临人才竞争大的挑战。凡事不能仅凭“赚了多少钱”来计算它的价值。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刻苦钻研,对未来做好合理的规划,一样能在所学领域取得成功(或“找到合适的工作”)。
17.
这是一封义正词严、情感强烈的信,体现了雨果先生正义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其中反语手法的运用尤其精彩。请你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心情。(60字左右)
片段练笔
例文:钓鱼虽然乐趣多,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欢声笑语,却遭到大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只得停止进行这类“犯罪活动”,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努力”学习。(共17张PPT)
9
论教养
1
2
3
4
(1)籍 汲 jiǎo ní
(2)遗撼 遗憾
(3)A
(4)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
B
C
(1)生命追求着真善美
(2)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3)删去“的原因”。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新知积累·基础练
7
8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语言建构·能力练
5
6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论“风度”的书jí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遗撼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书jí( ) jí( )取 矫( )揉造作 忸怩( )作态
汲
jiǎo
ní
汲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遗撼
遗憾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论“风度”的书jí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遗撼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
?
(3)“附庸风雅”中“附”的意思是( )
A.依从;依附
B.靠近
C.附带
A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论“风度”的书jí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遗撼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
(4)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前文意思的句子。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论“风度”的书jí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遗撼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B.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
·
·
·
·
·
·
·
C.一到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
·
·
·
·
·
·
【点拨】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B句用“惟妙惟肖”形容长相不恰当。
【答案】B
3.
【易错题】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②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③有时,它也许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被无情地搁浅。④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请提取第①句的句子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3)第④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生命追求着真善美
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删去“的原因”。
4.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前两段的作用是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B.作者认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要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无论是家人还是别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始终如一。
C.本文先列举生活中人们种种无教养的例子,指出人们对教养的错误认识,从正面论证总结教养的本质后,再从反面谈有教养的表现,使人们对教养有了全面的认识,更有说服力。
D.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点拨】
C项应为“从反面论证总结教养的本质后,再从正面谈有教养的表现”。
【答案】C
5.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拓展阅读[荣德原创]
自觉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7页第5-8题。
6.
下列对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A
7.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何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思想上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导者。②行动上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示范者。③生活上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者。
8.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举“毛主席崇尚俭朴”的例子,论证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广大干部职工要在“思想上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导者”,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共27张PPT)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1
2
3
4
(1)襟 mào 宰 yòu
(2)不知所错 不知所措
(3)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4)排比
B
(1)比喻论证 (2)举例论证
B
新知积累·基础练
5
AB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6
8
9
语言建构·能力练
7
10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1
12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jīn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zǎi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错。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jīn( )怀
广袤( )
zǎi( )相
宽宥( )
mào
宰
襟
?
?
yòu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不知所错
不知所措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jīn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zǎi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错。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
?
(3)文段中“自惭形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jīn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zǎi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错。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
?
(4)文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
排比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jīn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zǎi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错。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
?
?
?
?
?
?
?
C.老王生病之后,形销骨立,站在门口,整个人好像镶嵌在门框里。
D.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让我们始终保持正思维、正能量,在新的一年里再创辉煌。
?
?
?
?
?
?
?
?
【点拨】
“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不能用来形容关系亲密。
【答案】B
3.
【2020?甘肃天水】【易错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点拨】
A项,“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后边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边,“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后边的感叹号,应放在引号的里边;C项,读书沙龙、民谣季和艺术空间都是栏目,不是书籍,应把书名号改成双引号;D项,“看来,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为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两个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答案】B
4.
★写出下列句子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1)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 )
(2)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
( )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5.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及“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中国古话,其作用是统领全文,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B.作者认为人的一生遭受的困厄欺诈太多,因而第一间小屋中恨比爱多,应该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C.“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这句话的含义是事业对人的精神具有很大的作用或影响。
D.作者认为要使事业这间小屋坚固优雅,就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E.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对比,使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鲜明,一目了然。
【点拨】A项,作用应该是“引出话题——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B项,作者假设了爱比恨多、恨比爱多两种情况,并指出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都应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选项中“恨比爱多”不合文意。
【答案】AB
6.
【2020?浙江杭州】【语言运用】某校规定,眼睛不近视或一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1的学生,才能评“三好学生”。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个规定的看法。(100字左右)
示例一:这个规定不好!要求太苛刻了。因为我们平时作业多,看书学习时间也很长,自觉的同学还要主动找辅导书来看,难免会近视。而且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遗传,有的是其他身体原因。这样一刀切的做法,似乎有点简单粗暴,有失公平。
示例二:学校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一种积极的导向,希望我们保护好视力。现在好多同学都戴上了眼镜,如果再不重视,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自己要保护好眼睛,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真正减轻我们的学业负担,让我们有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
7.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拓展阅读【2020?安徽模拟改编】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9页第7-12题。
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或者“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或者“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8.
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点拨】第①②段阐释“换一个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第③④段从不同角度阐释“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第⑤⑥段则是具体总结。
A
9.
★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把有些人“消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比作“慢性毒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悲观消极的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进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0.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章先从反面入手,指出思想消极会让人变得更糟糕;接着从正面摆事实,讲道理,告诉我们应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都往好处想;最后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中心论点,并提出希望。
11.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你觉得放在第几段之后更合适?
两个行进在沙漠中的人,都只剩下半瓶水,一个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个说:“真好,还有半瓶水。”后来,前者永眠沙漠,后者活出精彩。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对应关系的能力。议论文往往运用多个论据,它们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论点,因此具体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要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题材料所举这个例子论证了面对同一件事时,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的道理,与文中老太太的事例是一致的,因而放在第③段后比较合适。
【答案】第③段后。
12.
【思维提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点拨】围绕“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往好处想,对生活要有所期待”其中任意一方面展开谈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或:经历挫折固然不能说是好事,但是不
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只有经历一些挫败,才能使我们更加坚强,才能更好地超越和突破自己,才能使以后的路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