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语文“五环阅读”导学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学案
课题
送友人
课型
自读课
课时
1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感情。?
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
学
习
过
程
个性补改
【环节一】赏读入境、夯实基础课前热身古诗词填空1.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2.(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建》)3.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劝君更尽一杯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南北朝时期文人江淹在《别赋》里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将离别定义为最神伤最失魂落魄的事。事实上确实如此。在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古代,离别所带来的情感之伤,必定比现代人深刻。一别成永诀,在交通与通信不发达的古人那里,是常有的事。因此,古人对离别之情尤为看重。为离别而写的送别诗,亦是浩若烟海,不可胜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送友人》,体味诗人抒发的离别之情。三、预习与交流(一)文学常识:1.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他最擅长乐府歌行,近体则以七绝和五律著称。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高峰。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写作背景这首诗选自《李白集校注》。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续作,正篇诗题中已有“送杜二甫”,续作便直接写为“送友人”,鲁郡即今兖州。唐时的兖州,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的石门路上,北望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从曲阜向西流来,入兖州境即转向南,又朝西南流,是谓“白水绕东城”。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环节二】悟读品味、理解内容一、结合注释,疏通诗意1.重点词语: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清澈的水。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落日:比喻难舍之情。自兹去:从此离去。兹,此。萧萧:马斯叫声。班马:离群的马。2.疏通诗意: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二、明确意象,体会意境.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作简要分析。“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了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漂浮不定,写出了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环节三】精读积累,赏析语言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1】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2】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2.赏析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横”和“绕”的表达作用“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绕”字写出了波光粼粼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对偶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4.尾联挥手离别,诗人不写泪眼,而写“萧萧班马鸣”目的何在?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尾联两句以场景作结,用了衬托手法,情意更切。“挥手”是写分离时的动作,诗人没有直说内心的感受,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以马来衬托。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载着友人的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借班马嘶叫衬托离愁别绪,突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环节四】研读展示、探究写法本文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1.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①由上而下②由远到近③由整体到局部等2.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3.情景交融【环节五】美读运用、实践拓展一、送别诗产生的原因: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二、送别诗常用的意象:①时间、地点:日暮、月夜、清晨、长亭、渡口、古道、歧路等。②景物、事物:斜晖、残月、春草、浮云、流水、杨柳、班马、烟波、孤帆等③送别的习俗:如折柳、饮酒、唱歌等。三、送别诗蕴含的情感:1、依依惜别的感伤
2、前途艰险的担忧3、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4、坦陈心志的告白
5、积极奋发的勉励
6、体贴入微的宽慰7、前路珍重的祝愿
8、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四、送别诗常见表现手法:①直接抒情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想象联想(虚实结合)课堂检测1.《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2.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3.《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送友人》写分别的场景,诗人没有直抒胸臆,既委婉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而深沉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主旨归纳:这是一首新颖别致而又情意深厚的送别诗,诗人描写了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及嘶鸣的班马,刻画了动人的送别场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气氛,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意。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流动。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全诗。
2.背诵积累三到五首送别诗,体会送别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