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声现象
2.3
声的利用
1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在生活中:上课时,我们认真听讲,可以从老师发出的声音获取知识;利用声呐探知海洋的深度(如下图);医学中,利用B超看到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等;以上均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
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例如:扬声器发声时,放在前面的蜡烛的火焰不断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如下图):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更常用的是超声波。
生活中,利用洗碗机清洗碗筷,是因为超声波可以使液体剧烈振动,从而使污垢与物体分离,起到清洁的作用;医学中,利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超声波武器,可以使敌军丧失作战能力等;
3
声波的本质是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通过周边物质(介质)传播开去。
课堂检测
1下列属于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2
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
A教室不能产生回声
B教室产生的回声从门窗缝隙中跑掉了
C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正好抵消
D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无法分辨
3
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②声呐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③超声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④声呐设备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如图所示,“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0×108m/s3.0×108m/s
B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和地球上一样,不需要借助仪器自由沟通
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音调很高
5
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行的( )
A可以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沉船的位置
B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C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可以利用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
6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1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2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3___中传播
7
下列四个情景图分别说明或探究的是
甲图中,扬声器发声时,放在前面的蜡烛的火焰不断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1___;
乙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过程中,钟表的闹铃声越来越微弱,由此可推理得出结论:___2___不能传声;
丙图中,与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的小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3___产生的;
丁图中,用小棍敲击盛有不同水位的瓶子,水越多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___4___有关.
8
平阴县各中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陶笛兴趣课上,小明用相同的力吹陶笛,手堵住不同的小孔,听到陶笛发出的“声音不同”,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为什么陶笛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B陶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小孔之间有什么关系
C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D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9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参考答案
1
解: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说明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
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s=vt=340m/s×0.1s=34m,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短距离是34m÷2=17m.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故A、B、C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
解: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①正确,②不正确;
超声波可以在海水中传播,故③不正确;
声呐设备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故④正确.
故选A.
4
解: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用无线电交谈,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和音调无关,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
解:A、据课本可知,可以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沉船的位置,故该选项是可行的;
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不可行;
C、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该选项可行;
D、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可以利用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故该选项可行;
所以不可行的是B;
故选B.
6
解:(1)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1212×2s=1s,
由v=stst可得,此处海水的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
(3)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能量;1531;真空.
7
解:甲图中,扬声器发声时,放在前面的蜡烛的火焰不断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乙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过程中,钟表的闹铃声越来越微弱,由此可推理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丙图中,与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的小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丁图中,用小棍敲击盛有不同水位的瓶子,水越多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能量 ; 真空 ; 振动 ; 频率或快慢
8
解:如图的实验中,当小明用相同的力吹陶笛,手堵住不同的小孔时,陶笛内发生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不同,当空气柱长度大时,空气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陶笛中的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故C正确.
9解: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0.6s/2=0.3s,距测速仪;故A错;
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1.8s?1.4s2=0.2s,距测速仪;故B正确;
C、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s=s1?s2=102m?68m=34m,经过时间t=1.6s﹣0.3s=1.3s,汽车的速度v=st=34m1.3s≈26.15m/s,故C、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