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声现象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噪声和乐音的区别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比如电视机飘雪花时发出的声音;乐音是指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比如交响乐;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比如说夜深人静时,过大的音乐声会影响他人休息,以致音乐声变成了噪声。还在安静图书馆里的说话声等。
而乐音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促进身心愉悦。
2
通过波形图区分噪声和乐音
根据从物理学角度定义的噪声和乐音来加以区分:
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比图A
乐音: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如图B
3
控制噪声的三大环节: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控制噪声的原因: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具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所以我们要减小噪声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噪声的特点,人们选择不同的方法防治噪声,比如: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有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手机静音、市区禁止鸣笛等;如图甲,就是采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有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等;如图乙,就是采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接收处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有戴防声耳罩等。
课堂检测
1
周末,小明的爸爸开车带他去外地游玩,在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此图表达的意思是( )
A禁止行驶
B禁止停车
C禁止超车
D禁止鸣笛
2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深夜的引吭高歌
B早读的读书声
C歌曲中的伴奏声
D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
3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城市汽车禁鸣、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弱噪声污染
B缓解“热岛效应”
C绿化居住环境
D减少大气污染
4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
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
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
C
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6下列不属于减弱噪声措施的是(??)
A城市中多种植树木
B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C带上耳塞
D在小区里安装噪声检测仪
7
观察如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结论:
(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___1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___2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3) 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___3___无关.(从表格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
8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指发声体做___1___(选填“无规则”或“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2___分贝,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___3___分贝.
9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1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①防止噪声的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以下措施中属于方法①的是___2___;属于方法②的是___3___;属于方法③的是___4___.(按顺序选填字母)
A.学校附近不建工厂、机场;
B.剧院等娱乐场所装隔音板;
C.临街住宅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E.在噪声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带上防噪耳罩;
F.汽车经过医院附近时禁止鸣喇叭;
G.市区内不准燃放烟花、爆竹;
H.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10
30~___1___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2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3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4___dB.
11
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1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2___(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3___不能传声 ;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__4___是噪声的波形;
(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___5___(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6___(填符号);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7___(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__8___(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9___(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生活中声除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传递___10___.
参考答案
1
解:此图的含义是禁止鸣笛,即不允许在此地鸣喇叭,这样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D.
2
解:A、由于在深夜中,这些声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也属于噪声.
B、早读时的读书声,属于正常学习的声音,故不属于噪声.
C、歌曲中乐器的伴奏声对听众而言是一种听觉的享受,不属于噪声;
D、教室里教师讲课的声音,是我们学习必须听的声音,不属于噪声;
故选A.
3
解:A、静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办法.故A正确;
B、安装隔音板;城市汽车禁止鸣笛与排放热量无关.故B错误;
C、汽车的禁止鸣笛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
D、城市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减少大气污染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4
解:路面设计成凹面时,汽车在凹形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产生噪声,所以排除了AB两个选择项.
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应该在人的耳朵附近想办法:如戴耳罩等.
道路修成凹形的是通过道路两旁较高的路旁设施反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综上分析,故选D.
5
解:A、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A错误;
B、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B错误;
C、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听众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而不是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6
在小区里安装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到噪声的等级是多少分贝,不能减弱噪声。减弱噪声三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接收处减弱。
7
解:(1)以表中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一般是不同的;
(2)以表中左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以表中右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故答案为:
不同?(2)越大?(3)频率.
8
解:(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声音的大小;
(2)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不受影响,要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90分贝.
故答案为:无规则或不规则或杂乱无章的;70;90.
9
解:发声物体无规则的振动会产生噪音,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不可低估,它损害听力,对人的心血管系统有害,还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A.学校附近不建工厂、机场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剧院等娱乐场所装隔音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临街住宅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E.在噪声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带上防噪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F.汽车经过医院附近时禁止鸣喇叭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G.市区内不准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H.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无规则##杂乱无章的##不规则,ADFG,BCH,E.
10
解: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故答案为:?40,90,70,50.
11
解:(1)吹笛子时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它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
(4)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乙图声音振动没有规则,是噪声的波形;
(5)噪声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因为用分贝划分噪声的等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单位是dB,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噪声会增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将增大,噪声监测设备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6)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从传播过程中,从人耳处.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T恤衫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声除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1)振动;(2)大于;(3)真空;(4)乙;(5)响度;dB;增大;不能;(6)声源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