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蚕豆酱风味独特,富有营养。下列蚕豆酱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筛选
B.去皮
C.发酵
D.装瓶
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金属导电
C.钢铁生锈
D.烧制陶瓷
3、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延展性
B.挥发性
C.腐蚀性
D.吸附性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筒读数
B.振荡试管
C.取用固体
D.滴加液体
5、通过“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得到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6、有一次上课时,王一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建议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建议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
A.提出问题
B.进行实验
C.猜想与假设
D.设计实验
7、在如图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原因是隔绝O2
B.实验2中白瓷板表面有黑色物质,这黑色物质是炭黑
C.实验3中内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所以内焰温度最高
D.实验4将烧杯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CO2
8、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里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的导管内液面上升
D.活塞应该推不动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
B.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3~4mL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2/3
10、实验基本操作中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酚酞
B.放置滴管
C.取用盐酸
D.搅拌溶液
11、用20mL的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数为5mL,则倒出水的体积( )
A.大于10mL
B.等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判断
1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误把食盐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为21.5g(5g以下是游码).若其它操作正确,该生产实际称得的食盐质量为( )
A.20g
B.18.5g
C.21g
D.20.5g
二、填空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1:称量11g食盐
小明从仪器柜中取出
(仪器名称)、砝码盒(配有镊子)后准备开始实验:
①老师提醒他还缺少一种仪器,他缺少的是
。
②称量前,首先应该将天平(具体操作)
。
③称量时,食盐添加在
盘。
④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盘,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实验2:量取8ml蒸馏水
实验室现有10mL、50mL、100mL的量筒:
①小明应选取
mL的量筒。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要与
保持水平。
③若小明仰视读数,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8mL(填“<”、“>”或“=”)
(3)实验3:加热8ml蒸馏水。从下列仪器中选出需要的仪器
。
14、《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过程】
(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说明?
。
(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
。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
①该实验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
,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②图D也可用来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与图D相比,图C所示实验的优点是?
。
【实验拓展】
(4)上述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15、【实验目的】
探究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的不同。
【查阅资料】
(1)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量。
【假设与猜想】
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相比较: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增加,其他成分含量不变。
【方案设计及实验记录】
1.确定检验物质的方法。
待检验的物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
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
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木条燃烧的更旺
(3)水蒸气
向干而冷的玻璃片(或烧杯)呼气
2.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1)收集呼出的气体。
先将集气瓶中充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倒立水槽中,将软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并向集气瓶中缓缓吹气,观察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
(2)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4)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
;
(5)空气中滴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
。
猜想正确
②比较氧气的含量
(6)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比在呼出的气体中点燃的蜡烛燃烧时间
猜想正确
③比较水蒸气的含量
玻璃片上产生无色液滴
(7)猜想
16、下列实验操作均有错误,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予以指正:
(1)A中的错误:
,改正:
。
(2)B中的错误:
,改正:
。
(3)C中的错误:
,改正:
。
(4)D中的错误:
,改正:
。
17、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在中小学实验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由于酒精易燃易爆,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失火、爆炸事故。某化学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1)从下列图中选取正确的序号填空: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他此时应该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下列仪器中既不能直接加热,也不能间接加热的是
(填序号)。
①烧杯②量筒③燃烧匙④坩埚⑤水槽⑥锥形瓶⑦漏斗⑧集气瓶。
(3)【提出问题】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酒精灯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
【做出猜想】猜想一: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猜想二:酒精灯火焰内焰温度最高。
【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火柴梗在焰心处没有明显变化。他还如图2所示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上述现象得出结论为酒精灯火焰的焰心温度
(填“较高”或“较低”)。
【实验探究2】为定量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
Ⅱ.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Ⅲ.把C试管底部放在即将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处加热。实验结果如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探究3】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3所示),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火焰
焰心
内焰
外焰
探头位置(cm)
0.5
1.5
2.5
3.0
3.5
4.0
4.5
火焰温度(℃)
573
670
667
750
775
806
801
平均温度(℃)
603
708
794
根据上表数据,酒精灯火焰三部分中温度最高的是
,加热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灯芯约
位置最佳。
(4)老师发明了增氧酒精灯(如图4),就是在普通酒精灯的灯芯座中间加一个导气管(即增氧孔),使用时将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然后点燃酒精就剧烈燃烧起来,焰心处的火焰发白,温度高达1100℃。根据增氧酒精灯的构造可知,增氧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是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最高。细铁丝在普通酒精灯、酒精喷灯上一般都不能燃烧,利用增氧酒精灯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却非常方便,只需将细铁丝直接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白色火焰处,铁丝立刻剧烈燃烧,这是为什么呢?小赵同学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①铁丝周围氧气的浓度大②铁丝所处的位置温度高③铁丝是易燃物,你觉得合理的是
(填序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D
7、C
8、C
9、B
10、A
11、A
12、B
二、填空题:
13、答案:(1)托盘天平;药匙;调平;左;适量减少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2)10;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3)BCE。
14、答案:(1)外焰温度最高;
(2)白烟燃烧;
(3)①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够同时检验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
(4)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15、答案:1、
待检验的物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
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木条燃烧的更旺
(3)水蒸气
向干而冷的玻璃片(或烧杯)呼气
玻璃片上(或烧杯内)有水雾
2、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4)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5)空气中滴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猜想正确
②比较氧气的含量
(6)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比在呼出的气体中点燃的蜡烛燃烧时间长
猜想正确
③比较水蒸气的含量
玻璃片上产生无色液滴
(7)猜想正确
16、答案:(1)瓶塞正放在桌面上;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2)直接加热烧杯内的液体;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
(3)把块状固体直接扔进竖直的试管中;试管横放,块状固体置于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来,使固体滑入试管底部;
(4)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入了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悬空于试管的正上方。
17、解:(1)给酒精灯添加酒精的是⑥,点燃酒精灯应该使用火柴,是①,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是③,故填:⑥;①;③。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该用湿抹布盖灭。量筒、水槽、漏斗和集气瓶既不能直接加热,也不能间接加热,故填:用湿抹布盖灭;②⑤⑦⑧。
(3)【实验探究1】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火柴梗在焰心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外延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故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火焰的焰心温度较低,故填:较低。
【实验探究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填:外焰温度最高。
【实验探究3】根据上表数据,酒精灯火焰三部分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加热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灯芯约4.0cm位置最佳,故填:外焰;4.0cm。
(4)增氧酒精灯焰心处的火焰发白,温度高达1100℃,说明增氧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是焰心最高。将细铁丝直接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白色火焰处,铁丝立刻剧烈燃烧是因为铁丝周围氧气的浓度大、铁丝所处的位置温度高,故填:焰心;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