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目标】
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理解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课前预习】
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一条蛇追捕一只青蛙
B.两只狗因争夺食物而打架
C.蜜蜂叮咬人
D.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
2.下列有关动物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不管是什么技能,只要经过努力和练习都能学会
B.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越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也有的是后天形成的
D.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使它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3.小秃鹰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将动物的大骨骼抓到空中,扔在岩石上摔碎,便于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
A.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B.小狗算数、猫抓老鼠、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
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双方身体经常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B.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该行为有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C.无毒的昆虫具有像有毒昆虫一样的鲜艳色彩属于防御行为,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
D.鸟类的迁徙和哺乳类的换毛都属于年节律,可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变化同步
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的,与遗传无关
B.后天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变化的环境
C.蜜蜂可通过“舞蹈”语言来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D.领域行为有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和目的来分类,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所决定的行为。
3.学习行为: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______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学习行为越____。
5.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行为能使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分析】
1.蚯蚓经过200多次的
和
后,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这属于_______行为,有了这种行为,动物能更好的_______环境。
2.刚出生的小袋鼠手指般大,出生时落在尾巴根部,它靠_______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爬到育儿袋中吃奶。这属于_______行为,如果没有这种行为,动物会怎样?
3.育雏是鸟的先天本能,美国红雀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总是给张口求食的_______喂昆虫,这是一种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对美国红雀的种族繁衍有好处吗?
,
4、一只大山雀学会了_______,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如果动物只具_______行为而没有
行为,它们很容易被大自然淘汰。研究表明,既是单细胞的草履虫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5.菜青虫是_________的幼虫,它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___________植物(该科植物的花由____片花瓣组成,呈______形排列)。刚从受精卵孵化出的菜青虫只啃食_________植物汁涂抹过的滤纸。
6.幼小的黑猩猩能________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为食。成年黑猩猩是利用________来解决问题。这是_______行为。
互学探究
第一部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排便、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就会定点去排便、排尿吗?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
问题1:在故事中,小狗①能吃饭睡觉;②能定点排便排尿;③能做简单的加减法,这三种行为一样吗?
问题2:三种行为可以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知识点一:行为的分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7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_________
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
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___
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
的作用,由___________和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知识点二: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49页内容,讨论完成)
1.请判断:以下动物的行为中,①蚯蚓走迷宫
②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③小鸟喂鱼
④大山雀喝牛奶
⑤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⑥黑猩猩钓取白蚁
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学习行为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知识点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请阅读教材第50页内容,完成下题)
问题1:对比48页资料1和2中的蚯蚓和袋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问题2:屏幕上三种动物分别属于哪类动物?(观看屏幕上三种动物)
问题3:把它们按低等到高等排序?
问题4: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第二部分: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0-51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________状态。
【课堂小结】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对生存的意义
学习能力
拓展延伸
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仍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十多岁。
思考:从狼孩的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
B.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C.社群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从墨囊中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3.下列属于动物攻击行为的是(
)
A.雄狮捕食斑马
B.猫向老鼠发起了攻击
C.两只雄羚羊在打架
D.墨鱼受到威胁时释放出墨汁
4.科学家把香蕉挂在天花板上,屋内有三只木箱,黑猩猩只有把三只木箱叠在一起才能吃到香蕉。开始时黑猩猩到处乱跑,一会儿它安静下来了,仿佛在思考问题,最终把三个箱子叠在一起拿到了香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
A.觅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5.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以下所列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猫捉老鼠、鲟鱼洄游、蜻蜓点水
B.狗辨主人、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雄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螳螂捕蝉
6.尝试和错误是常见的________行为。
7.___________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________行为让它们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8.指动物_______就有的、由动物体内_______
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等。
9.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人是行走,马是奔跑,袋鼠是跳跃,鱼是游泳,蛇是________(选填“爬行”或“蠕动”);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蜘蛛结网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10.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谈虎色变”、“杯弓蛇影”属于____________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B
2.D
3.A
4.A
5.A
【课后练习】
1.B
2.A
3.C
4.D
5.B
6.学习
7.先天性
学习
8.生来
遗传物质
9.爬行
先天性行为
10.学习
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