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够借助“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来讲故事
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借助“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来讲故事。
难点: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抓住表现人物心情的关键词,了解事情的经过与结果
谈话导入
(1)出示心情变化关键词:得意——伤心——满意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玲玲的心情很得意,但是为什么玲玲的心情又从得意变成伤心了呢?请你再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出示课文不读)
生1:我从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到了答案,因为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所以她十分伤心。
师:你朗读时读得真仔细!没错,画弄脏了,玲玲非常伤心,还因为什么原因让玲玲伤心到哇哇大哭呢?你能从爸爸与玲玲的对话中找出答案吗?
2.学生读文,体会伤心。
(1)请学生再次读文,找出答案,抓住“来不及”,体会玲玲的“伤心”。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出示课文不读)
生2:我知道了玲玲弄脏了画,而且来不及再画一幅,课文开头就说了这幅画是要去参加比赛评奖的呢!所以她很伤心。
生3:如果我是玲玲,看到画弄脏了,还来不及再画一幅,我一定急坏了!一想到明天不能参加评奖,我的心里伤心极了。
师:看来《我家的一角》这幅画对玲玲真的非常重要,明天就要评奖,今天画却被弄脏了,还来不及再画一幅,怪不得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请你再读一读课文4~6自然段,读出玲玲既伤心又焦急的心情!
出示学生朗读音频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3.深入读文,理解“满意”
(1)引导理解满意,相机出示语句
师:好啊,通过读课文4~6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玲玲因为画被弄脏了,来不及再画一幅,伤心得哇哇大哭,那为什么她又会满意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2)出示课文第7-8自然段。(出示学生朗读音频)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师:刚刚哭得那么伤心,是什么办法让玲玲变得满意的呢?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找到了什么!
生4: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条小花狗,这样画变得更好了。所以她很满意!
(3)链接完成练习
师:你找得真准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玲玲心情很“得意”,“满意”和“得意”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打开第22页,完成第二大题吧。你做对了吗?(出示答案)
(4)进一步理解满意,指导读出玲玲满意的心情。
师:玲玲原本很伤心,因为画被弄脏了,她是怎么想到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这个好办法的呢?
生5:我发现是爸爸提示玲玲,玲玲才想到了这个好办法。
生6:我也发现了,爸爸并没有直接告诉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只小花狗,他只是提醒了玲玲补救的办法。
师总结:原来是有了爸爸智慧的提示,玲玲才豁然开朗,在弄脏的画上画了一条小花狗。玲玲不仅仅是因为画变得更好了而满意,更是对自己主动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而满意。感受着玲玲这种满意的心情快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话。
4.出示对比图片,提示学生结合图片,体悟生活道理。
(1)对比图片,理解爸爸的话。
师:玲玲豁然开朗,在弄脏的画上画了一条小花狗。这是老师带来的两幅图片,请你按下暂停键,对照着去读一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考:
在课文中哪些事情在玲玲看来“那么糟”,最后又变成了好事?
生7:我觉得看起来“那么糟”的事应该是玲玲的画被弄脏了。但是因为加了小花狗,让画变得更好了,所以最后坏事变成了好事。
师:好啊,那请你打开第22页,完成第三大题吧。你做对了吗?
(2)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师总结:只是小小的举动,就让画发生了变化,也让玲玲的心情从伤心变成了满意。相信你也和玲玲一样对爸爸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吧!带着对爸爸的话的理解,再读一读第九自然段。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师:是啊,就像爸爸说的一样,遇到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那在生活中你有相似的体验吗?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分享。
生8:爸爸给我买了辆组装坦克,我别提多开心了。拆开才发现少了好几个零件,坦克组装不起来。我想了想,少了也没关系,组装成别的玩具也不错!于是我开动脑筋,组装成功了辆非常神气的小汽车。
生9:昨天我的裤子破了个洞。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缝好了这个洞,还在上面绣了几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这样整条裤子看起来就更漂亮了!
借助词语,讲故事。
1.出示提示,学生练讲故事
过渡:的确就像爸爸说的那样,生活中遇到什么难事,不要惊慌,不要紧张,多开动脑筋,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坏事也能变好事!课文学完了,你能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一讲《玲玲的画》这个故事吗?别着急,请你按下暂停键,先试着用老师给的提示,自己练习说一说。
出示提示: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她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看着自己的画,她(
)。没想到收拾画笔时,玲玲(
),她心里(
)。在爸爸智慧的启发下,玲玲(
),整张画看起来(
),玲玲(
)。爸爸告诉她:(
)
师:请你借助提示,你能把这个故事说完整吗?(出示参考答案)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她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看着自己的画,她(
十分得意
)。没想到收拾画笔时,玲玲(把画弄脏了),她心里(伤心极了)。在爸爸智慧的启发下,玲玲(在被弄脏的画上画了条小花狗),整张画看起来(
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爸爸告诉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借助词语及图画,再次练习讲故事。
出示“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以及三幅图画。
师:现在不借助提示,你能够结合这三幅图画的顺序,尝试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注意把玲玲的心情说清楚。
生10:玲玲准备参加画画比赛。她画完画,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没想到一不小心把画弄脏了。想到明天不能评奖,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在爸爸智慧的启发下,玲玲在被弄脏的画上画了只小花狗。最后画看起来变得更好了!玲玲看着画满意地笑了。爸爸告诉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结语
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生活,多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坏事变成好事。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玲玲的画》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奖”等10个生字。
了解玲玲心情从“得意”到“伤心”再到“满意”的变化过程。
体会玲玲得意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奖”等10个生字。
难点:了解玲玲心情从“得意”到“伤心”再到“满意”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
1
.同学们好,我是宝安区新桥小学的曾老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注意了,“玲”字是后鼻音,它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斜玉旁”表示美好的事物,右边的“令”字表示读音,“玲玲”形容玉器碰击时发出的清脆响音。请同学们亲切地叫她一声(生读:玲玲)。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玲玲有关,一起来读课题
——“玲玲的画”。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做了预习,在预习中标出了9个自然段,圈出了本课的生字。看,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详
幅
评
奖
催
啪
脏
报
另
及
懒
并
糟
肯)
2.多种方法识字:这是这节课我们需要会认的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吗?
生1:“详”和“评”都是言字旁,与说话有关,右边的“羊”和“平”表示读音,它们都是形声字。
师;是的,除了“详”字和“评”字之外,“幅”字也是形声字。瞧,刚刚说到的“幅”字的篆书是这样的:
(篆书)
(《画说汉字》)
古时候的人在祭祀祈福的时候,会在大大的布条上写字或者画符咒,所以“幅”字本来的意思就是指这些写上字或符咒的大布条。一幅布条宽二尺二寸,大约73厘米,和你们的课桌差不多长度呢。现在,“幅”也指事物的宽度或边缘,比如组词有“幅度”“幅员辽阔”。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幅”字左边用“巾”作形旁,表示写字的布条;右边“畐”作声旁,指像酒坛子一样的容器,是祝福的“福”的省略,表示祭祀祈福。像这样的形声字还有:祝福的“福”,富贵的“富”、一副手套的“副”,蝙蝠的“蝠”等。
除了找到形声字之外,还有其他的识字方法吗?
生2: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月字加庄字就是“脏”字,口字加力字是“另”字,止字加月字是“肯”字,口字加拍字就是“啪”字,米字加曹字是“糟”字。
嗯,加一加的方法也很好。“啪”字在课文里表示水彩笔掉落的声音“啪的一声”,是一个拟声词。再比如小朋友们放鞭炮“噼里啪啦”;雨点打在小花伞上“噼啪,噼啪”的响。
像这样的拟声词还有“大雨哗哗下”的“哗”;“狂风呼呼吹“的“呼”;“咚咚的敲门声”的“咚”;“呜呜哭泣”的“呜”;“心儿砰砰跳”的“砰”等等。
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生3:我在奖状上认识了“奖”字。
生4:我的爸爸喜欢看报纸,我在报纸上认识了“报”这个字。
你们的识字本领可真多!现在请你按下暂停键,再读一读这些生字吧!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现在这些生字宝宝们都回到词语中,你还会读吗?
出示:端详
评奖
催
弄脏
报纸
这幅画
来不及
懒洋洋
并不像
那么糟
啪的一声
另画一张
肯动脑筋
带拼音:(1生读:端详
评奖
催
弄脏
报纸
这幅画
来不及
懒洋洋
并不像
那么糟
啪的一声
另画一张
肯动脑筋)
正音:我们来看,“评、脏、并”和“另”字(标红)都是后鼻音,要读准确。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师读“评、奖、并、另”)
(2)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试试吧!
4.经过上面的学习,老师相信对于你们来说,把课文读通顺一定很简单,请你按下暂停键自己读一读吧!
三
、书写指导
认完字就该动手写了。这是本节课我们需要会写的生字(出示十个生字)。动笔之前,我们要注意: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关键笔画。请你观察这些汉字,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1.生字分类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幅,评,纸,报”;上下结构的字有“奖,另,拿,并”;半包围结构的字有“画”;最后还有独体字“及”。
2.书写“纸”“及”
在这里,老师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纸”字和“及”字的书写。“纸”字底下没有一点,“及”字要注意笔顺,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书写视频。
请打开第22页,完成第一大题吧。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手两点靠,八字形。
4.对照同学写的答案,看看你写对了吗?(出示答案)
四、
理清文章脉络
1.生字我们都会认会写了,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试着画出表示玲玲心情的词。
生1:我找到了三个词语,分别是第一自然段的“得意”,第四自然段的“伤心”和第八自然段的“满意”。
说得不错,文章的第1、4、8自然段分别讲述了玲玲心情的变化。
五
体会玲玲“得意”的心情
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玲玲的心情由得意到伤心再到满意,玲玲的情绪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先来看看玲玲为什么会得意吧。
1.生读1-3段(生1读1-2自然段,生2读3自然段)
2.同学们,联系你自己的生活,什么是“得意”呢?
生:“得意”就是很高兴,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3.玲玲为什么会“得意”呢?请同学们读读第1自然段。
学习“端详”:“端详”是我们要学习的词语。注意,“详”在这里读轻声,跟着老师一起读“端详”(2遍)。“端详”的意思是仔细看,我们可以说:“我仔细端详,也没看出这对孪生姐妹有什么不同。”那你也可以用“端详”说句话吗?
生1:他端详了一会儿,终于认出了我。
生2:她随手拿起那张照片,放在手中左右端详。
4.是啊,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连爸爸催她睡觉都不舍得去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生齐读2-3段)
(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过和玲玲一样的感受吗?你什么时候很得意呢?
生1:当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很得意。
生2:我赛跑得了第一名时很得意。
(2)请你也来回忆回忆自己得意时的心情,再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5.复述玲玲为什么得意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此时玲玲的心情很得意,你能看着玲玲画的第一幅图来复述这一部分的内容吗?
生:玲玲端详着自己的画,明天她就要把画拿到学校参加评奖了。玲玲很得意,都不舍得把画收起来。这个时候爸爸又来催她睡觉了。
是啊,此时玲玲很得意,那为什么她后面又变得伤心了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