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连续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跳跃运动是人体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教材以发展学生双脚连续跳跃能力为重点,对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有爱、协同合作和勇于克服困难意识,并从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多表现为直接兴趣,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想象力丰富,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有较强的表现欲等特点。本课紧紧围绕这些特点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充分地体验动作,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
三、设计理念?
体育课堂其精髓就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和一些富有情趣游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活泼、轻松的背景音乐来营造整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快而又紧张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进取精神。?
四、本课特色?
1.主要采用体验式和比较式教学法,学生容易进入角色。?
2.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乐中学、学中练、玩中练”的氛围,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在学练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双脚连续跳跃。
难点:远近距离的连续跳跃动作中摆臂的不同。
教学设计表
年级:一年级
学生数:20人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跳跃:双脚连续跳跃的动作方法。
2.体能: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双脚连续跳跃。
难点:远近距离的连续跳跃动作中摆臂的不同。
教
学
目
标
1.能简要说出远近距离的连续跳跃动作中摆臂的不同。
2.能在双脚连续跳跃的练习中,做出摆臂、蹬地等动作。
3.能表现出积极、阳光、稳定的运动情绪,乐于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动物园里有什么”游戏。
方法:在指定区域内站好,当听到老师问出,动物园里有什么时,做出相应动物的动作。
1.静、齐、快。
2.遵守游戏规则,能听从教师指挥。积极参加游戏。乐于思考。
四列横队。
2.散点。
1
n
1′
3′
基本部分
单人复习跳。
1.1示范并讲解规则。
1.2练习原地跳跃动作。
练习1:三星跳过一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评价)x1
练习2:四星跳过二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评价)x1
练习3:五星跳过三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评价)x1
双人合作练习。
2.1示范并讲解规则。
注:在一人跳的过程中,另一人充当小老师站在他的一侧,检查他有没有做到双脚连续落地、摆臂、蹬地等要点给他打分并帮助他摆好泡沫砖。
2.2练习连续跳跃。
练习1:三星连续跳过两个三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x3。(评价)
练习2:四星连续跳过两个四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x3。(评价)
练习3:五星连续跳过两个五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x5。(评价)
2.3互评。
多人合作练习。
3.1示范并讲解规则。
3.2练习连续跳跃。
练习1:三星连续跳过四个三脚距离平放的泡沫砖x3。(评价)
练习2:四星连续跳过四个三脚距离横立的泡沫砖x3。(评价)
练习3:五星连续跳过四个三脚距离竖立放的泡沫砖x5。(评价)
3.3思考。
比较不同方式摆放的泡沫砖与不同距离时,你的跳跃动作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练习3分钟。
3.4点评。
“蚂蚁搬家”接力游戏。
4.1示范并讲解规则。
4.2接力赛。
4.3评价。
1.1观看示范,认真聆听讲解。
1.2遵守规则,积极练习。
2.1观看示范,认真聆听讲解。
2.2动作规范,精神饱满
积极参加,互帮互助。
2.3互相评价。
3.1观看示范,认真聆听讲解。
3.2动作规范,秩序井然
3.3小组合作,积极思考。
3.4认真聆听。
4.1观看示范,认真聆听讲解。
4.2遵守规则,团队合作。
1.四列横队
2.两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3
6~12次
1-2次
6~11次
2′
4′
5′
2′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放松操。
2.师生互评。
3.回收器材。
4.宣布下课。
1.下肢抖动与呼吸调节。
1四列横队。
4x8拍
3′
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馆。
器材:标志桶若干个。泡沫砖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