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天》精品资料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4.《秋天》精品资料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08:20:04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何其芳
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预习检查:
1、填空
《秋天》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 ( )。代表散文集《 》。
2、你认识我吗?知道我的样子吗?
丁丁( ) 肥硕( ) 栖( )息 青鳊( )鱼 乌桕( )叶 归泊( )
寥( )阔 枯涸( ) 梦( )meì 清liè( )
何其芳
散文家
诗人
文艺评论家
画梦录
zhēng


shuò

biān
jiù

liáo

听读课文
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速,语调,字音,节奏。然后划分节奏。
2.整体感知 :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哪几幅图画 (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
1、震落了 清晨满披着的 露珠。
2、伐木 声丁丁地 飘出幽谷。
3、放下饱食过稻香的 镰刀。
4、用背篓来装 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依据要求,示例给诗句划分节奏
/
/
/
/
/
/
/
/
向 江 面 的 冷 雾 撒 下 圆 圆 的 网,
收 起 青 鳊 鱼 似 的 乌 桕 叶 的 影 子。
芦 篷 上 满 载 着 白 霜,
轻 轻 摇 着 归 泊 的 小 桨。
秋 天 游 戏 在 渔 船 上。
草 野 在 蟋 蟀 声 中 更 寥 阔 了。
溪 水 因 枯 涸 见 石 更 清 洌 了。
牛 背 上 的 笛声 何处去了,
那 满 流 着 夏 夜 的 香 与 热 的 笛 孔?
秋 天 梦 寐 在 牧 羊 女 的 眼 里。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诗中刻画了哪几幅图画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乡村秋景图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鉴赏与探究
1.早晨树林里传出几声叮叮当当的声音,整个山林会给你什么感觉呢?
清静
2.请问同学们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清静、闲适?
栖息
3.第一节诗的结尾,诗人用“栖息”这个词是否准确?
树木砍下了,稻谷收割了,瓜果收获了。这时候的秋天就像个劳动过后,躺下来休息的人。所以“栖息”是准确的。
4.这一节诗哪些词体现了农家风光?
露珠、伐木声、稻香、背篓、瓜果。
5.是什么东西震落了露珠?
伐木声。
6.“满披”改为“披满”行不行?
不行。“满披”突出了“满”,朗读时注意重音。
7.“伐木声”作者认为好听吗?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好听。从“飘”字可以看出来,像一首歌在飘荡。
8.“幽谷”的“幽”是幽深、幽静的意思,既然静,这一声声伐木声是不是噪音?
不是,更体现了山谷的幽静。
9.“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生活中的话怎么说?怎么读?“稻子收割完了”,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镰刀都足足地享受过了,写镰刀其实是写人的喜悦的心情。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10.用一句话形容这时的农人。
农人望着一堆堆金黄的稻谷、甜美地笑了。
11“背篓”改成大卡车行不行?怎么读?读出宁静。
不行。没有农家气息,大卡车轰隆隆地破坏了这里的宁静。
12.渔民打捞起了什么?他们是不是很沮丧?
乌桕叶的影子,没打捞起什么:从 “ 轻轻” 可以看出渔民打捞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13.是谁“游戏在渔船上”吗?
是渔民,表面上是写秋天象一个可爱的孩子在船头游戏,实际上是写渔民轻松愉悦的心情。
1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用正常的句子顺序说?怎么读?
15.“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香与热能流吗?
通感,是人的感觉,温馨、甜美的意思。
16.文章标题是“秋天”为什么写夏天?
写出了牧羊女对牧童的思念和牵挂。
结束语
三节诗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生动鲜明的画面,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何其芳的《秋天》,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实,生活中的美随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能够经常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你心中会有更多的诗情。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14.《秋天》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阅读全文,完成1~6题。
震落了清晨( )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 )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给加点字注音。
丁丁( ) 栖息( )
乌桕( ) 芦篷( )
撒网( ) 枯涸( )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
肥硕:
寥阔:
清洌:
梦寐:
3.为文中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4.填空
(1)何其方,_______诗人、_______家。
(2)这首诗三段的写景内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将秋天的乡村、江湖、牧女浓缩在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中,让人感受到了秋天_______在农家,_______在渔船上,__________在牧羊女的眼里的美妙。
5.依照课文回答问题。
(1)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个“飘”字增添了何种情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是真的写镰刀吗?如果不是,请你说说它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农家里的什么东西能反映出有秋天的栖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二、三节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写出了渔人打鱼时捞到的只有青鳊鱼似的乌桕叶。
B.秋天淘气地和渔人“游戏”,渔人拉起的网中既有欢蹦的银鱼儿,也有乌桕树的叶子,渔人又欢喜又懊恼,秋天以这种方式亲近着渔人。
C.蟋蟀的叫声使人看到草木荒疏,感到深秋将尽,感受到了草野的高远空旷。
D.牧羊女在秋天将尽时,显得惆怅,是因为随着深秋的到来,再也听不到牧牛少年那“香与热”的牧笛声了。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诗句,完成7~8题。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梁小斌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秋天
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秋天的存在
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我有一颗种子已被遗忘
我长时间欣赏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7.对诗句与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秋天的风光“比人类存在更古老”。诗句含蓄地说明:秋天的风光有着永恒的主题。
B.“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诗人选用“歌唱”一词,旨在响亮地说明秋天的风光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C.“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这里,“辉煌的屋顶”比喻的是天空,这和“天似穹庐”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思想以“荡漾”来形容,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思想”的活跃,也为诗篇增添了活泼的动感。
8.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执著;诗篇既写出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又赞颂了创造的永恒。
B.诗人对大地喷吐出满腔的热情——要响应土地的召唤,去收割,去磨练,去培育新的希望。
C.因为要抒发“热爱”之情,所以诗人选择的语言多为亮色。比如“成熟”“深沉”“优美”“泛着金光”
D.诗篇刻意运用多种修辞格来达意抒情,平添了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河流歌唱”“土地召唤收割”“两岸荡漾优美思想”就是典型例句。
三、试一试
9.写出几句你知道的有关“秋”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zhēnɡ zhēnɡ qī jiù pénɡ sǎ hé
2.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寥阔:高远空旷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3.略
4.(1)现代 评论
(2)田园之秋 清江之秋 心灵之秋 栖息 游戏 梦寐
5.(1)秋天是空旷深静的,深秋时节,少了繁忙,多了悠闲。在这种清静的氛围里“伐木声丁丁地飘出了幽谷”,一个“飘”字活画了秋之静美恬然,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的幽美情调。
(2)镰刀被放下,它是饱食过稻香的,诗人本是写农人,却写了镰刀,镰刀的安然自得正是收获后农人的心态。
(3)一囤囤稻米,满地的瓜果,更有农民那颗饱满的心。
6.A
二、7.B(提示:本项有两处错误:其一,应当是秋天,而非“秋天风光”;其二,“秋天有说不完的故事”,不是响亮地说明,而应看成是含蓄地说明。)
8.C(提示:“深沉”并非亮色)
三、9.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14.《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二、预习检查:
1、填空
《秋天》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 ( )。代表散文集《 》。
2、你认识我吗?知道我的样子吗?
丁丁( ) 肥硕( ) 栖( )息 青鳊( )鱼
乌桕( )叶 归泊( ) 寥( )阔 枯涸( ) 梦( )meì 清liè( )
参考答案:1.何其芳 散文家 诗人 文艺评论家 画梦录
2.zhēng shuò qī biān jiù bó liáo hé 寐 洌
三、听读课文
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速,语调,字音,节奏。然后划分节奏。
例:
依据要求,示例给诗句划分节奏
2.整体感知 :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哪几幅图画 (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诗中刻画了哪几幅图画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四、鉴赏与探究
1.早晨树林里传出几声叮叮当当的声音,整个山林会给你什么感觉呢?(清静)
2.请问同学们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清静、闲适?(栖息)
3.第一节诗的结尾,诗人用“栖息”这个词是否准确?
树木砍下了,稻谷收割了,瓜果收获了。这时候的秋天就像个劳动过后,躺下来休息的人。所以“栖息”是准确的。
4.这一节诗哪些词体现了农家风光?
(露珠、伐木声、稻香、背篓、瓜果。)
5.是什么东西震落了露珠?(伐木声。)
6.“满披”改为“披满”行不行?
不行。“满披”突出了“满”,朗读时注意重音。
7.“伐木声”作者认为好听吗?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好听。从“飘”字可以看出来,像一首歌在飘荡。
8.“幽谷”的“幽”是幽深、幽静的意思,既然静,这一声声伐木声是不是噪音?
不是,更体现了山谷的幽静。
9.“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生活中的话怎么说?怎么读?“稻子收割完了”,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镰刀都足足地享受过了,写镰刀其实是写人的喜悦的心情。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10.用一句话形容这时的农人。
农人望着一堆堆金黄的稻谷、甜美地笑了。
11.“背篓”改成大卡车行不行?怎么读?读出宁静。
不行。没有农家气息,大卡车轰隆隆地破坏了这里的宁静。
12.渔民打捞起了什么?他们是不是很沮丧?
乌桕叶的影子,没打捞起什么:从“轻轻”可以看出渔民打捞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13.是谁“游戏在渔船上”吗?
是渔民,表面上是写秋天象一个可爱的孩子在船头游戏,实际上是写渔民轻松愉悦的心情。
1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用正常的句子顺序说?怎么读?
15.“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香与热能流吗?
通感,是人的感觉,温馨、甜美的意思。
16.文章标题是“秋天”为什么写夏天?
写出了牧羊女对牧童的思念和牵挂。
五、结束语
三节诗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生动鲜明的画面,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何其芳的《秋天》,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实,生活中的美随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能够经常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你心中会有更多的诗情。
1、震落了/ 清晨满披着的/ 露珠。
2、伐木 声/丁丁地 /飘出幽谷。
3、放下/饱食过稻香的/ 镰刀。
4、用背篓来装 /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