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刺猬学本领(前滚翻)》
教学设计
姓名:
单位:
学科:体
育
《小刺猬学本领(前滚翻)》教学设计
(水平一)
执教:
一、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水平一)。
二、设计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宗旨,以趣促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实践能力、勇敢顽强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采用通俗易学、贴近生活的技能活动渗透到各个环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护,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游戏与技能结合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五、教学教法及学法
1.教法:引导法、挂图法、讲解示范法、语言提示法、游戏竞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
2.学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合作学习。
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低头、团身紧、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团身紧,动作连贯协调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八、教案
授课年级:一年级
人数:40人
授课教师:
教材内容
1、小刺猬学本领(前滚翻);2、翻山越岭小刺猬?
教
学
目
标
1.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
好,才能有利于保护自我.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运动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
滚翻能力。
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自我
保护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低头、团身紧、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团身紧,动作连贯协调
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次数
强度
小目标及要求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观察队形,检查常规,与学生亲切问好。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的内容与要求
二、热身活动:
情景导入:走进大森林
(1)脚前掌跑
(2)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走。(小鸟、小白兔、小青蛙、小刺猬、大老虎)
三、活动关节:
活动头部、提肩、膝退、体前屈、前后滚动、活动腕踝。
四、辅助练习:
(1)小刺猬危险:教师喊“大老虎来啦”学生迅速低头下蹲抱成球状。
(2)小皮球跳跳跳:教师喊“小皮球”学生迅速低头下蹲双手撑垫,双脚原地蹬地跳,同时喊“跳跳跳”
(3)石头、剪刀、布游戏:受罚的同学坐在垫子上,两手抱膝、低头,在垫子上做来回的滚动。
一、小刺猬学本领
情景导入:小刺猬学本领。
要领:
蹲撑,两腿蹬直,同时曲臂、低头、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
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
二、翻山越岭小刺猬
教师创设小刺猬必须跨小溪,钻山洞,绕过小山的情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
1)放松操:《找朋友》
2)课堂小结
3)下课,收拾器材
1、整队,向教师报告,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教师导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
﹡﹡﹡﹡﹡﹡﹡﹡﹡﹡
﹡﹡﹡﹡﹡﹡﹡﹡﹡﹡
﹡﹡﹡﹡﹡﹡﹡﹡﹡﹡
????
?????﹡
3、教师讲解热身方法。
4、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口令模仿各种小动物参与热身游戏。
5、教师领做活动关节操。
6、教师讲解示范“小刺猬危险”的练习。
7、学生在跑动中听口令做小刺猬危险的游戏(3次)。
8、教师讲解示范“小皮球跳跳跳”的练习。
9、学生按顺序站在垫子前根据动作提示做小皮球跳跳跳跳的练习。
10、教师讲解示范“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动作。
教法:
1)教师示范完整动作。
2)学生自己练习,老师引导互动,并点评。
3)老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探究合作练习。
5)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从坡上向坡下翻滚,一人进行保护帮助。
6)突出重点(低头)练习: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沙包,夹在下巴下面进行练习。
7)突破重点练习:将沙包夹在两膝盖之间练习。
8)优秀学生展示。
9)突破难关:从高处前滚翻完整动作翻过呼啦圈。
10)短评
二、翻山越岭小刺猬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并示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判定各组名次。
4)总结点评。
三、组织方法如图:图四
∧
∧
∧
∧
□
□
□
□
∩
∩
∩
∩
↑
↑
↑
↑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师生配乐练习
教师小结
收回器材
1、学生跟着老师的语言动作提示,一起进行放松练习。
﹡﹡﹡﹡﹡﹡﹡﹡﹡﹡
﹡﹡﹡﹡﹡﹡﹡﹡﹡﹡
﹡﹡﹡﹡﹡﹡﹡﹡﹡﹡
﹡﹡﹡﹡﹡﹡﹡﹡﹡﹡
﹡
小
中
小
中
中
小
中
大
大
大
小
初步活动身体;积极、投入
增加兴趣;预热身体
为前滚翻学习做好铺垫;按要求做动作
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体力展现、学以致用;安全第一
放松活泼、体现民族气息
场地器材
场地:操场
器材:小垫子42块;黑板1块;挂图2副;呼啦圈20个;敏捷圈4个;小栏架4个;小标志桶16个;扩音器1个;录音机1台
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110--120次
最高心率:150次/分;?
指数:1.4--1.5
九、教学反思
《水平一小刺猬学本领》教学反思
通过前滚翻第二次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完成的教学目标。在解决本课的重点(低头、蹬地、团身);难点(团身不紧)时,加斜坡和夹纸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进步明显。但是有四、五个学生滚动不成直线,这与老师的强调不够和没有交代清楚,两脚同时蹬地、同时推手有关。并且通过教师和同学共同总结的技术要领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使学生在很快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材的运用,能够很好地灌输新课程标准,以健康快乐体育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学习。
成功之处:
1、“进入大森林”“小皮球调调”,
“不一样的石头剪刀布”游戏使学生在开心、兴奋地状况下得到关节的活动。
2、通过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使学生很容易的知道技术动作,并且会运用。
3、通过三个技术,加小垫子,提高滚动速度;夹纸片,控制低头团身;翻钻呼啦圈,进一步巩固提高技巧。使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前滚翻的技术动作。
4、身体素质练习,游戏:“翻山越岭”提高身体素质,调动课堂兴趣。
5、放松活动符合学生心理,气氛活跃。
有待改进:
1、对于前滚翻的滚动方向重视不够。
2、对学困生没有重点兼顾。
3、缺少学生自评和互评阶段。
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的努力,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每上一节公开课都应比上一次的有进步,这次的公开课,我觉得我的教态有了很大进步,能够更自然更放松的带领学生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的锻炼和提高自己,争取下次的公开课有更大的进步。
十、指导教师评价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前滚翻,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小学生技巧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马平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
本节课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节奏明快,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前滚翻的重点、难点,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实效的好课。
当然在这节课上,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缺少学生自评和互评阶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翻山越岭小刺猬游戏部分,教师创设小刺猬必须跨小溪,钻山洞,绕过小山的情景,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如果能在钻山洞前加个下坡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将本节课重点教学(前滚翻)的训练融入其中,整堂课会显现出环环相扣,目标达成亦更显清晰。第三,缺少学生拓展探究,应该在最后翻山越岭的游戏中让学生合作探索布置比赛场地,开阔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