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物体的内能——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同步课时作业(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物体的内能——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同步课时作业(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5 14: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物体的内能——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
℃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2.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3.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
℃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0
℃以下且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5.“母亲节”到了,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关于烹饪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拌菜时,要通过搅拌才能更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D.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
6.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则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错误的是(
)
A.(a)杯中水的内能最小
B.(b)杯中水的内能比(c)杯中的小
C.(a)(b)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
D.(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7.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8.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9.如图所示,B是一个被钉子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少量空气,气缸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钉子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左移动,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10.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叶轮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
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先用温度计测出气压式喷雾器内气体的温度,如图甲所示。
(2)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用手按压活塞快速打气,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气体的温度,如图乙所示。
(3)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气体的温度,如图丙所示。
【分析与论证】
(1)该实验通过_______来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这里所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
(2)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时,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实验结论】
(1)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和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分子具有动能,A正确;当物体被举高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但是它的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B错误;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动能增大,但是分子动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0
℃以下时,分子运动变慢,但不会停止,此时分子仍然具有动能和势能,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假如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机械能,则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故B正确;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故C错误;内能与机械能不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两块冰来回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块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冰块熔化了。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扬汤止沸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水放热、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木头燃烧,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
℃以下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
℃以下且静止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B错误。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搓手取暖,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故D正确。
5.答案:D
解析: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A错误。炒菜、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故B错误、D正确。拌菜能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6.答案:A
解析:题图中(b)(c)(d)杯中水的质量相同,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可知内能大小关系为(b)<(c)<(d);除温度外,内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a)(c)两杯水的温度相同,(c)杯中水的质量大,可知内能大小关系为(c)>(a);(a)(b)两杯水的质量和温度都不相同,故无法比较内能大小,故选A。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C正确。
9.答案:变大;外界对容器内气体做功,容器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解析:气缸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由可知,气缸内空气对活塞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当把钉子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左移动,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变大。
10.答案:【分析与论证】(1)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转换法
(2)减少
【实验结论】(1)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2)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解析:【分析与论证】
(1)实验中有数字式温度计,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该实验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这是转换法;
(2)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时,里面的气体对外做功,由图可知,此时的温度降低了,故内能减少;
【实验结论】
(1)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手压活塞,对喷雾器内气体做功,观察到气体温度上升,即气体内能增大,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2)比较甲和丙两图,气体被放出,使得小叶轮转动,即气体对外界做功,此时,观察到气体温度下降,即气体内能减少,所以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