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_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_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5 15:0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发声体就停止了振动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2.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
在下面的事例中,不能说明固体或液体能够传声的是(

A.关严窗户,仍能听到室外的声音
B.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火车行驶的声音
C.在空房子里讲话,会感到余音缭绕
D.游泳时,潜水员在水里也能听到岸上的说活声
4.
“土电话”可说明(

A.固体可传声
B.空气慢可传声
C.固体传声比空气快
D.固体传声比空气
5.
表明固体能够传声的现象是(

A.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B.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到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
D.水中的鱼听到脚步声逃走
6.
“雨打芭蕉”发出声音,这里主要发声振动的物体是(

A.雨点
B.空气
C.芭蕉
D.以上都是
7.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8.
骨导式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

A.把声音传给头骨和颌骨
B.把声音传给耳膜
C.保护人的内耳
D.为了美观
9.
把能正常工作的手机甲放到一个带有抽气孔的密封玻璃罩内,用另一部手机乙不停地拨打甲,当玻璃罩内的空气被抽掉后,有关手机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机甲收不到信息,也发不出信息
B.手机甲能收到信息,也能发出信息
C.手机甲收不到信息,但能发出信息
D.手机甲能收到信息,但不能发出信息
10.
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接通电路后可清楚的听到铃声,用抽气筒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出现(

A.铃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听不见了
B.电铃的振动停止,但能听到铃声
C.电铃在振动,但听不到铃声
D.电铃声越来越响亮
11.
根据所学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物质,就一定能得到声音
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
C.在声的传播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波动
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范围内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
12.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不停地跳动
B.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C.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D.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话时,只见指标灯亮,听不到铃声
13.
下列关于立体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B.同一声音同时从不同方向传入人耳,形成立体声
C.一只喇叭也可能播放立体声
D.两只喇叭放出来的声音是立体声
14.
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5.
同一声音分别在空气、水、铜中传播,三者相比较(

A.在水中快
B.在空气中快
C.在铜中快
D.在三种物质中一样快
16.
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声音放大
B.反映音叉在振动
C.说明小球发声
D.使音叉振动快停止
17.
用牙轻咬住筷子的一端,用手指轻敲另一端,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右手握住筷子,使筷子不与牙齿接触,保持筷子的位置不变,手指仍像前次一样敲击筷子,比较两次的敲击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声音响些,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好些
B.第二次声音响些,说明气体传声比固体传声好些
C.第一次声音响些,说明气体传声比固体传声好些
D.第二次声音响些,说明同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好些
18.
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金鱼
B.空气--水--金鱼
C.鱼缸--水--金鱼
D.水--金鱼
19.
(声音的产生)下列乐器中依靠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A.竹板
B.笛子
C.小提琴
D.锣
20.
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
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
C.使振动延迟
D.使声波多次反射
21.
某人在湖边钓鱼,另一个人在湖的对岸用木棒拍打水面.假如鱼群刚好游到钓位,先听到拍打声的是(

A.人
B.人和鱼同时听到
C.鱼
D.无法判断
22.
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钢管另一端能听到响声的次数为(

A.次
B.次
C.次
D.次
2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其一般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__;在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5.
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________,声源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异.
26.
一根充满水的长钢管的一端被敲击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
27.
一同学将耳朵贴近钢管,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敲一下,结果听的同学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时间相隔了?.已知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则两人间的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2.B3.C4.A5.C6.C7.D8.A9.B10.C
11.C12.D13.B14.B15.C16.B17.A18.C19.B20.B
21.C22.C
23.不同,,
2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5.位置,时刻,强弱
26.三次.
27.两人间的距离为.第3页
共6页

第4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