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堂检测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堂检测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5 15: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原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表面积
2.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如图所示),截去一段后,则(

A.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也变小了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不变
3.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小
C.若V甲=V乙

则m甲:m乙=2:1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的密度大
B.1kg冰的体积比1kg水的体积小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5.“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硬度
D.弹性
16.三个空心的铁球、铝球、铜球,其质量和体积都相等。则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ρ铜>ρ铁>ρ铝)(  )
A.三个球一样大
B.铝球最大
C.铁球最大
D.铜球最大
7.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过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踩成冰,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40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  )(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
A.9mm
B.10mm
C.140mm
D.150mm
8.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筒的质量分别是
(  )
液体与量简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
V/cm3
10
30
50
A.3.0×103
kg/m3
10g
B.1.4×103
kg/m3
10g
C.1.0×103
kg/m3
20g
D.3.0×103
kg/m3
20g
9.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0.一个完整的实心铝件,如果在其中挖了一个小洞,再用水银填满后,铝件的质量增加545g(已知
ρ水银=13.6×103
kg/m3.,ρ铝=2.7×103
kg/m3)。则小洞内水银的质量是(  )
A.680g
B.545g
C.410g
D.135g
二、填空题
11.飞机为了减小质量,一般选用_______较小的合金制造。
12.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0.9×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13.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g;利用量筒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密度是______kg/m3。
14.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90cm3,则水的质量是______g,冰的密度是______kg/m3。
15.甲、乙是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甲的质量为267g,体积为34cm3,乙的质量为178g,体积为20cm3。如果其中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16.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同学想知道橡皮擦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橡皮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筒测出橡皮擦的体积为10,则该橡皮擦的密度为______。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在0~4℃时是______(“热胀冷缩”或“热缩冷涨”)的;灌装饮料(可看成水)在4℃时存放最______(“安全”或“不安全”)。
1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物体截去三分之二,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19.医院
ICU
重症监护室配有0.5m3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使用,其密度为
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则瓶内的氧气质量将______(填“变大”
“变小”
“不变”)其密度为______kg/m3。
20.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描绘了四幅图像,如图,其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像是
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
______。
A.
B.
C.
D.
三、解答题
21.下面是测量矿石密度的部分实验报告:
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
原理: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步骤:
A.用天平称出待测小矿石的质量m石
B.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为V1
C.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D.把小矿石用细线系好,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读出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1)上述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2)在完成C步骤时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应该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往________移动,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小明为了测量苏州桂花酒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
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
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________
cm3;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桂花酒至标记处,再将盛有桂花酒的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桂花酒的总质量为
_______
g;计算得出桂花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同组的小华发现刚刚实验中的砝码由于长时间未用已经生锈了,测量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华未用砝码也测出了桂花酒的密度。她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并在烧杯中分别加入水和桂花酒,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
②用胶头滴管从左侧烧杯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水到丙量筒中,然后再用胶头滴管从右侧烧杯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桂花酒到丁量筒中,此时天平再次平衡,如图戊所示;
③计算出桂花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5)小明发现小华在测量过程中忘记了将游码归零,这种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23.有一铜球,体积是20cm3,质量是89g。(ρ铜=8.9g/cm3,ρ水=1g/cm3)问:
(1)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若球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是多少?
(2)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球体的总质量是多少?
24.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2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2.6×103kg/m3),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答案
1.B
2.B
3.C
4.C
5.A
6.D
7.A
8.C
9.D
10.A
11.密度
12.
不变
1
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9×103
kg
13.53.4
2.67×103
14.90
0.9×103
15.乙
8.9×103
16.2.16
不变
17.热缩冷胀
安全
18.4︰3
4︰3
19.变小
4
20.D
B
21.
CABD

22.80
114
0.825×103
0.85×103
不变
23.(1)
空心;10cm3;(2)99g
24.(1);(2);(3)1.1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