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2.机械效率所反映的机械性能是
(
)
A.做功的快慢
B.做功的能力
C.额外功多少
D.功的利用率
3.如图所示,吃饭时使用竹筷夹着食物,放进嘴中,人所做的额外功是
(
)
A.移动食物所做的功
B.对食物和竹筷所做功
C.移动竹筷所做的功
D.用力夹食物所做的功
4.小明同学的质量约50
k,小华同学的质量约40
kg,两人相同的时间内将相同质量的课桌从楼下搬到三楼的教室.有关两人此过程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的总功相同
B.做的有用功相同
C.小明机械效率高
D.小华功率大
5.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便利的代步工具,以下有关自行车问题的讨论正确的是(
)
A.利用自行车能够省功
B.自行车的机械效率能大于1
C.功率大的自行车机械效率高
D.骑自行车时人的功率约70W
6.用起重机吊装石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仅为40%—50%,其原因是起重机工作时(
)
A.额外功较大
B.有用功比总功大
C.要消耗能量
D.额外功可以为零
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吊起摩托车.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有(
)
A.降低提升速度
B.加快提升速度
C.减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
D.增大滑轮与绳间的摩擦
8.小明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克服重力做功多
B.方法(b)更省力
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
D.方法(b)机械效率高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起重机与滑轮组做相同的___________(选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滑轮组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恒量机械这种做功性能的物理量是________(选填“效
率”或“功率”).
10.将重100
N的条形花岗岩石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
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
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10
s,此过程中石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推力做的功为_______J.
11.小华同学从地面拿起1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如图所示.鸡蛋的质量约为______g,鸡蛋上升的高度约为_______m,此过程小华对鸡蛋所做的功约为1_______(填写单位).
12.如图所示,刘杰同学将一箱报刊搬出房间,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刘杰蹬下,双手握住报箱,向上用力报箱没动;
②刘杰增大用力,报箱被搬动,刘杰站起来;
③刘杰搬着报刊箱走出房问.根据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刘杰同学双手对报箱的作用力的做功情况,
填入表中.
13.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成滑轮组,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中,与动滑轮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二条).
14.小明同学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下表是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试根据表中数据,推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
小明同学的推算如下:
小明同学解答错误的是__________,说明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三、实验题
15.“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最少个数为_________个.
(2)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__运动.
(3)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以不测量,原因是_________,此时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2=__________.(g=10
N/kg)
(5)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计算题
16.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可看成斜面.如图所示.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客车质量为7
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30
000
N不变.行驶了2
000
m的路程时,客车升高了300m.此期间:
(1)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为:C
2.答案为:D
3.答案为:C
4.答案为:B
5.答案为:D
6.答案为:A
7.答案为:C
8.答案为:D
9.答案为:总功
功率
10.答案为:10
300
11.答案为:50
2J
12.答案为:没有做功
作用力不为零
力的方向上报箱移动一段距离
作用力不为零
13.答案为:动滑轮的重力
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力
14.答案为:①③
①计算错误
83.3%
③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
不是有用功
15.答案为:1
匀速运动
机械效率与所移动的距离无关
74%
增大提升物体的质量
12.0.5
66.7
克服杠杆的重力做功
不能
测得的两组数据,钩码重不同,悬挂点也不同(控控制变量)
只有一组数据不能得出结论(测量多组数据)
16.答案为:6×107J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