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的结构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原子的结构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15 08: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的结构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D.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
B.氢气
C.氧气
D.铁丝
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核电荷数为
34,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
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34
B.核外电子数为
34
C.相对原子质量为
79g
D.中子数为
45
4.下列关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是某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可以用千克作为单位
D.数值上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6.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7.甲原子是乙原子质量的m倍,甲原子是碳原子质量的n倍,则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m/n
B.12n/m
C.m/12n
D.n/12m
8.氧原子与碳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子结构中什么不同(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中子数
9.某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0个
B.111个
C.161个
D.272个
10.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两种微粒,它们不可能是(

A.两种不同的离子
B.两种不同的分子
C.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11.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A.kg
B.kg
C.kg
D.kg
二、实验题
12.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____________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___

三、推断题
13.有A、B、C、D、E、F六种物质,A、B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构成A分子的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食品包装袋常充入B物质来防腐,C在A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E在A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F。
(1)根据以上现象,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名称B______、D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_
(2)保持A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14.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为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B→C__________。
(3)画出D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错误;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正确;
D、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A。
2.D
【详解】
A、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铁丝由铁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
A、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3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故不正确,符合题意;
D、由于质子数+中子数=79,质子数=34,所以中子数=79-34=4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不符合题意;
B、由A可知,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A、原子中,核内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正确;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C、有些原子中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错误;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由于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所以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成为6+1=7,中子数为8-1=7,因此该原子核成为氮原子的原子核,其核内质子数是7,中子数也是7。故选B。
7.B
【详解】
,设乙原子的质量为1,则甲原子的质量为
m,则碳原子的质量为:,故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B。
8.A
【详解】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碳元素质子数是6,氧元素质子数是8,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故选:A。
9.B
【详解】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1;
故选B。
10.C
【详解】
A、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例如钠离子和铵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B、两种不同的分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可能相同,如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氨分子,不符合题意;
C、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分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如果质子数相同,则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符合题意;
D、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bkg,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设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x,则,
故选:B。
12.不会
原子核
B
C
【详解】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
(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原子结构如图C.
故答案为(1)不会,原子核(2)B
(3)C
13.氮气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氧分子(或O2)
【详解】
(1)根据以上现象分析,有关物质的名称是:B为氮气、D为二氧化碳、E为铁、F为四氧化三铁。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或O2)。
14.氧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详解】
(1)由分析知:A是氧气,D是硫;
(2)B在A中燃烧生成C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D物质的原子,即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