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6.1 7的乘法口诀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6.1 7的乘法口诀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7-03 14:39:29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七的乘法口诀说课
们体乘法口说
◆挖掘教材内容
◆创设探究情境
◆丰富课堂内容
◆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教学效率
多星希望小学张如明
VAVAVAVAVAVAVAVAVANE
说教材和学生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说教学目标
大家好!我今天
说课的内容是们7的
说教学重难点
乘法口诀》
说教具和学具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程序总体设计
板书设计
说教材
《7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
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
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有编制口诀的
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
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
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空间。
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有较强的自
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6的
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
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

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
意图
教学主要目标
÷(1)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乘法口
诀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提高应用
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教学与思考方面:在整理、记忆的
乘法口诀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
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让学生在实际问题
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过程。并能利用
口诀熟练计算乘法;
÷(4)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编乘法口诀
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享受成功
喜悦。
下一页)(返回目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冷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
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口诀、算式与图形之间的联
系,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
学生的参与意识;
冷一—难点: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
学生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教具与学具
下一页
返回目录
本课我使用的教具、学具主要有多媒体
课件和找朋友卡片等。
火眼金睛孙悟空

悟空在炼丹炉中
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数一数,每个小矮人手里拿着几个小气球呢 4一)(一
欣赏古诗,回等门题:
4X7=28
个矮人一张床,7个矮人7张床
课后分小再很放习
个矮人2只碗,7个矮人14只碗《7的乘法口诀》说课(演示)稿
多星希望小学 张如明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 7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分析这一课。(显示幻灯第3页)
首先我为大家说一说“教材和学生”。(点击进入第4页)
(说教材):《7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一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说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5页)接着,我来说一说“教学主要目标”:
(1)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教学与思考方面:在整理、记忆的乘法口诀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过程。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计算乘法;
(4)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编乘法口诀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享受成功喜悦。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6页)现在我为大家说一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口诀、算式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难点: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7页)“教具与学具”:
本课我使用的教具、学具主要有多媒体课件和找朋友卡片等。(分别简要介绍一下课件等)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8页)“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观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互助教学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算一算,数一数,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9页)
我现在来说一说“教学程序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反馈总结。总体设计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拓展延伸,发展能力;5、反馈总结,深化认识。(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0页)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我们文昌传统的“课前精彩三分钟”聆听、欣赏、学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这首小学生喜欢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森果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公主,是谁呢?她的朋友在哪里呢?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1页)
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这是本节课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和解决这个难点,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这一基本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数一数”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我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生活情景,引入交流。出示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小矮人拿气球的的表格;启发学生找规律。(点击进入12页)
第二步: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分小组编7的乘法口诀,找口诀的规律。让每一位同学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负责把口诀写在卡片上。老师随后出示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与老师的对比,最后让学生们自豪的把这7句口诀读一读!
第三步:归纳总结,巩固记忆。让学生寻找好背和不好背的口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先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获得自主发展。(教学评价)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3页)
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难点,为此,我安排了如下几组练习。(分别简要解说图片)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4页)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这一环节是课将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我提问:“你们能接着编这首儿歌吗?大家课后编,好吗?” 让课堂教学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设计“编唱儿歌”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5页)
第五个环节:反馈总结,深化认识——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言,交流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师只是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而让学生在算一算,数一数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没有刻意去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走,教师灵活把握。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也经常要用到。我认为,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我的教学反思评价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6页)“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1×7=7 7×1= 7
二七十四 2×7=14 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 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 7×4=28
五七三十五 5×7=35 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 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这样的板书,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便于学生记忆。
(点击下一页进入第17页)“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7的乘法口诀》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