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跳跃与游戏(教案) 体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双脚跳跃与游戏(教案) 体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5 21: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对象:水平一(一年级)
授课内容:双脚跳跃与游戏
授课老师:
授课时间:
《双脚跳跃与游戏》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1)班
人数
42人
课次
1次课
任课教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营造宽松互动的教学氛围,在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模仿、创新和展示自己,课中运用情境、游戏和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发展跳跃能力,培育合作学习和竞争意识。
二、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一年级跳跃主要通过模仿练习和游戏,使学生初步获得跳跃的简单知识,体验并学会双脚起跳、轻巧落地的方法和技能,因此,本课以模仿小兔子、小青蛙跳导入,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创新和表现力,感受双起双落跳跃动作,进而结合各种跳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双脚向上、向前的跳跃方法,强调落地轻巧、跳的轻盈。层层深入的诱导,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和跳跃能力,为后续立定跳远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单纯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本课依据学情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情境、游戏和比赛等方式,使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跳跃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初步体验双脚跳跃的正确方法,通过各种跳跃游戏的启发和诱导,预计90%以上的学生掌握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60%以上学生跳的轻盈,且能连续跳跃3次以上。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增强上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乐于展示自己,并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跳双落、落地屈膝缓冲
难点:身体协调用力、跳的轻盈
六、教学特点
1.深度互动,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模仿、想象、表现力及参与意识。
2.依据学情,设置多元目标,运用多元策略,发展学生协调性和跳跃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上课常规(2分钟)
(二)热身部分(6分钟)
1.踏步走及慢跑
2.热身活动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的踏步走和热身操,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充分活动关节韧带,起到热身效果。
(三)学习提高部分(28分钟)
模仿动物跳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小兔子蹦蹦跳、小青蛙呱呱跳,体会不同形式的双脚跳跃,做到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快快跳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及听节奏跳,学生感受用力蹬地起跳、落地屈膝缓冲的动作方法。
猜拳游戏
设计意图:结合游戏练习原地双脚跳跃动作,激发练习兴趣,提高课堂趣味性。
跳跃不同远度的体操垫
设计意图:跳远不同远度体操垫,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5.“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得以巩固、提升和检验,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跳跃能力。
7.课课练----仰卧支撑猜拳、俯卧支撑猜拳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使学生全民发展。
(四)恢复整理部分(4分钟)
1.放松操---身体音阶操
2.师生互动小结
设计意图:一方面学生表达学习感受,引导学生踊跃发言,另一方面教师结合“课堂学习检测与评价量表”,总结本课重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学习情况和学习重点。
八、场地布置
操场空地一块、标志贴50个、音响一台
九、效果预计
1.预计本课学生最高心率:140次/分钟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钟
2.预计90%以上的学生掌握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60%以上学生跳的轻盈,且能连续跳跃3次以上。
3.预计本课练习密度:
40%--45%
4.运动强度:中等
十、安全措施
一年级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碰撞和摔跤事故,要求教师讲解要清楚明了、场地布置合理、安全提醒到位,并依据学情充分的预设学习难点,合理设置分层练习。
课时计划
班级
一年(1)班
人数
42人
课次
1次课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双脚跳跃与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初步体验双脚跳跃的正确方法,通过各种跳跃游戏和练习,预计90%以上的学生掌握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60%以上学生跳的轻盈,且能连续跳跃3次以上。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增强上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乐于展示自己,并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重点
难点
1、双跳双落、落地屈膝缓冲
2、身体协调用力、跳的轻盈
课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与
组织要求




反思与改进措施
开始
热身
部分
一、上课常规
二、热身部分
1、绕圆踏步走与慢跑
设计意图:踏步走提高学生队列意识,激发学生精气神,同时抢占位置活跃课堂氛围,完成练习队形的站位。
热身操
(1)头部运动
(2)伸展运动
(3)体测运动
(4)体转运动
(5)踢腿运动
(6)跳跃运动
(7)整理运动
一、教学活动
1.集合整队,师生互动问好
2.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提出课堂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安全提醒
二、组织措施:四列横队集合
三、要求:(1)集合时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一、教学活动
1.学生以1路纵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绕圆圈踏步走,听哨音抢占位置(高人走、矮人走)(如图1)。
2.教师讲解热身活动操的动作方法与要求。
2.师生一起做热身操(如图2)。
二、组织措施:
图1
图2
三、要求:(1)慢跑时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2)跳操动作有力度、节奏正确
2
分钟
3
分钟
3
分钟
4

4x8
学习
提高
部分
一、双脚跳跃与游戏
模仿动物跳
小白兔“蹦蹦跳”小青蛙“呱呱跳”
目的:体会原地向上的双跳双落。
2.猜拳游戏
方法:用脚步动作进行猜拳,并步为石头、弓步为剪刀、马步为布,进行猜拳游戏。
跳跃不同远度的体操垫
(1)跳上垫子
(2)跳跃过垫子
目的:跳跃不同远度的体操垫,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规则:老狼说几点钟,小兔则向前连续跳跃几步。老狼说天黑了,小兔则跳跃回家。老狼说狼来啦,小兔则快速跑回家。
二、素质提升课课练
1.仰卧支撑猜拳
2.俯卧支撑猜拳
设计意图:依托猜拳游戏,设置分层练习,照顾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面“蹦床标志”,学生体验在蹦床跳跃,哪个小朋友蹦的高、蹦的轻松?
2.模仿动物跳(小白兔、小青蛙)
3.边唱儿歌边进行跳跃练习(儿歌:小白兔)。
4.听指挥进行快快跳起来练习。
二、组织队形
(图3)
三、要求
1.跳跃时要求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跳的要高,且落地无声。
一、教学活动
1.教师讲解猜拳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师生比赛。
3.2人一组进行10次练习,赢的次数多的同学奖励其站内圆。
二、组织措施(如图3)
三、要求
1.积极参与,遵守规则。
一、教学活动
1.教师讲解跳跃的的要求,那要求进行练习。
2.请学生展示,并带来全体学生进行跳跃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表扬鼓励学生。
二、组织措施
三、要求
1.大胆想象,勇于展示。
2.跳的轻巧,身轻如燕。
3.击掌接力后下一位同学才能进行练习。
一、教学活动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进行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
二、组织措施
三、要求
1.跳跃时必须是双脚跳跃。
2.遵守要求,经过终点才能往回跳。
3.保持距离,注意安全,不推挤碰撞。
教学活动:
1.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课课练的练习方法。
2.学生2人一组进行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练习。
二、组织措施:(同上)
三、要求:
1.支撑动作到位,学生自主选择全支撑或跪撑。
2.积极参与、坚持到底。
4
分钟
3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6

10

15至20次
恢复
整理
部分
放松活动
(音乐:身体音阶歌)
二、师生互动小结
三、收拾整理器材
一、教学活动
1.教师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做放松活动,放松身心。
2.师生互动小结,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课的感受!3.教师结合“课堂学习检测与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4.师生再见,学生收拾收拾器材。
二、组织措施(小结散点式站位)
5
分钟
场地


标志贴50个
体操垫12个
呼啦圈12个
练习
密度
40%---45%
运动
心率
110—140次/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