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实践课教案及反思
单
位
执教者
年
级
一年级
人
数
44人
课
时
6
教学
目标
1、积极参与学习立定跳远的方法,并能掌握其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3、培养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
重
点
难
点
跳跃:立定跳远
掌握前脚掌蹬地起跳
两臂上摆,屈膝缓冲
教学
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时间
活跃情绪
启发兴趣阶段
1、常规
?
2、激情导入
1、立定跳远
1、组织整队
2、师生问好
3、导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想邀请一(3)班学生去参加,想去吗?
4、准备活动:啦啦操两节,并认识前脚掌、膝盖的屈伸运动练习。
5、小游戏:高人、矮人、超人
1、调动队伍,踏步进入练习场地,一人一圈一线。
2、学生自由尝试跳的练习
组织:四列纵队
?
?
1、整队,汇报人数。
2、思考,回答问题
3、认真模仿教师共同完成准备操,并能认识关节,用关节活动。
4、学生进行游戏。
1、学生成4列纵队进入场地,不抢不追不吵。
2、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
进行尝试
8分钟
自主学习
体验平衡阶段
稳定情绪
恢复身心阶段
3、拓展:踏石过河
1、放松
3、请学生进行展示,并说说自己的方法。(跳、跨)
4、教师示范立定跳远动作,并用1、2、3口令示范。揭示课题
5、组织学生原地口令练习,并强调指出落地稳的方法:屈膝缓冲
6、学生展示,点评。引出两臂上摆,落地成矮人。
7、再次口令1、2、3、4的口令练习,跳在圈上。
8、提出要求,跳过石头,强调动作1、2、3、4口令。
1、讲解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要求。踏稳每一个石头,
2、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游戏尝试
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1、放松:开着火车回家,注意开车时的注意点。
2、引导学生总结,提出:立定跳远,并评价
3、回收器材,布置课外作业。
3、积极参与展示,并能说出完成动作的名称
4、学生看示范,了解分解动作的口令,
5、组织学生原地练一练,知道落地稳与屈膝缓冲的衔接。
6、学生展示,注意观察,指出优缺点,共同探讨双臂上摆,落地成矮人。
7、学生再次练习
8、学生用学习的动作完成跳过石头的动作。
1、学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
2、尝试进行游戏
3、学生进行比赛。
1、模仿开车的动作,按序开回家,成四列横队站位
2、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3、师生再见,明白课后作业。
2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学习,让学生体会健康快乐体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脑里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中,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以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练习,真正体会技术动作,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
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地从事学习活动。改变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且能够给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教师要以指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巡回在学生中间,一旦发现学生需要,就能及时提供帮助。
存在的不足:
1、在练习中应合理的分组,10人一组练习的密度较小,应改成4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高练习密度,队伍的调动还会简单易行。
2、在游戏部分,应考虑主教材的衔接,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技术技能的拓展等方面来设计,从而使本部分的内容承上启下的铺垫。
3、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后进生及时的点评与指导,进行优生与差生的相互配合,即发挥了优生的作用,又帮助了差生,真正体现传帮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