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
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红字的读音。
女娲( ):
澄澈( ):
幽光( )
灵敏:
绵延:
莽莽榛榛( ):
神通:
2.表情朗读全文,识记课文情节。
wā
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chénɡ chè
清澈透明。
yōu
反应快。
延续不断。
mǎnɡ zhēn
草木丛生的样子。
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研读课文
1.比较神话故事和课文内容,看看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什么。
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动作描写)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神态描写)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心理描写)
④作者的评述,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讨论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 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1.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她有人的孤独感。她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
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这种口吻非常孩子气。
她是一个勤劳的母亲。
她是一个喜爱孩子的妈妈。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
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 说说理由。
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作业
1.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 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8.《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 ) 澄澈( )( ) 灵敏( )
掘起( ) 掺和( ) 踪迹( )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三、填空、简答。
1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和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 D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点字。
略睡一睡( ) 疲倦不堪( ) 绝妙( ) 幽光( )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A、 B、 C、 D、 E、
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 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答: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往他鼻孔里吹一口生气,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取名亚当(希伯来语,意即“出自泥土”“被造者”)。上帝派他看守伊甸园,只见他一人独居,没有帮手,就趁他沉睡之际,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亚当醒来,看见那女人,高兴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给她取名叫“夏娃”(希伯来语,意为“生命之源”“众生之母”)。两人赤身裸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
6、分别给下面词中加点字注音。
耶和华( ) 看守( ) 裸体( ) 肋骨( )
7、文中的两处括号起 的作用。
8、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
B、人为破坏造成的新沙尘源,加重了沙尘暴迅速。
C、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制造人类的方法。
D、这种产品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
9、选出下面表述不当的一项( )
A、“出自泥土”、“被造者”、“夏娃”、“生命之源”、“众生之母”这几处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B、这是一段“上帝造人”的神话故事。
C、这段《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 是创造人类的始祖。这是人们想像中美好的神话。
D、这段《旧约》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上帝。虽为神话,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参考答案:
一、wā chēng chè mǐn jué chān jì
二、廷—延 奔—莽 僻—辟 慨—概 彩—采
三、1.神话 想像 幻想 2.神话 女娲造人
四.1.大致、简单。 忍受,能支持。 极、极端的。 幽暗。
2.⑤ ③ ② ④ ①
3.景物 表现出女娲造人工作的辛苦。
4.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
5.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这句话就能体现出。
6.yē kān luǒ lèi
7.补充说明 8.A 9.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8.《女娲造人》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接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读课文录音,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粗字的读音。
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ɡ 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2.表情朗读全文,识记课文情节。
二、研读课文
1.比较神话故事和课文内容,筛选出联想想像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动作描写)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神态描写)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心理描写)
作者的评述,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2.恰当地复述课文。
先分小组复述,再由各小组推荐1—2同学,举行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来到世间的描写。
3. 讨论:
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 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 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三、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① 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她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
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这种口吻非常孩子气。
她是一个勤劳的母亲。
她是一个喜爱孩子的妈妈。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②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③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 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四、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①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