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2.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放映幻灯片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
A.
B.
C.
D.
4.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拿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缓远离透镜,这时白纸上看到的现象是(
)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
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后变小
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后变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透过圆形的鱼缸看里面的金鱼时,看到的金鱼比实际的要大,则此时:①
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②
鱼缸相当于一个凹透镜,③
所看到的是金鱼的实像,④
所看到的是金鱼的虚像.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________)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7.小明在观察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时发现它们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做的,它们是利用凸透镜
A.对光的会聚作用
B.对光的发散作用
C.能成放大与缩小的像
D.以上都不是
8.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9.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10.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1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1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3.某人用照相机拍自己的平面镜中的像(
)
A.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C.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
D.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左、右相反
14.一只蚂蚁在平面镜中成像(其像记为M)。透过放大镜观察这只蚂蚁,看到放大的像(记为)。关于M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M是实像,是虚像
D.M是虚像,是实像
二、填空题
15.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的手指是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这是因为装有水的玻璃杯可看成________.
16.当用普通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要使拍的相片清晰,必须调节________,为了控制曝光量可同时调节_______和_______
17.放大镜和幻灯机成的都是放大的像,但前者成的是________的_______像,后者成的是_______的________像.
18.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______立放大的____像.
19.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
20.我们经常提到的像:(1)小孔成像
(2)放大镜中的像
(3)投影仪上的像
(4)平面镜成像
(5)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成像的是__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1.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
三、实验题
22.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
(1)右侧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A:______
、B:_____
;
(2)A的作用是______,如果画面偏下,应将A的张角变______;
(3)投影幕的幕布做的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______,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______,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4)请在图中将光路补画完整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A说法错误;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说法错误;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C说法正确.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D说法错误。
2.D
【详解】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用照相机拍摄时,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物距,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在凸透镜的胶片上得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选D.
【点睛】
掌握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3.C
【详解】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是倒立的,上下和左右都是倒的;
所以要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C正确.
故选C.
4.C
【详解】
如太阳光射向地球,可以认为是平行光,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此时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在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会聚,所以光斑变小,但当白纸上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光斑最小,再缓慢远离透镜时会聚的光就开始发散,所以光斑又变大。
故选C。
5.A
【详解】
透过圆形的鱼缸看里面的金鱼时,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在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到放大的鱼的虚像;
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B.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能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实像能用光屏呈接.故A错误,B正确;
CD.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故C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做的,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投影仪是应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
8.A
【详解】
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挡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它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由于挡住的折射光线很少,会聚成的像变化不大.故选A.
【点睛】
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9.A
【详解】
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
【点睛】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10.C
【详解】
A.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
>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
u
>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D.
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凸透镜成像时,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
11.B
【详解】
门镜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最后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所以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选B。
12.B
【详解】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当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潜望镜是通过平面镜的反射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
A.
B.
平面镜成虚像,但平面镜能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即镜面反射后的光线进入照相机的镜头能够成像,故AB错误;
C.
D.
因为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所以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
要理解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不但上下方向是倒立的,左右方向也是相反的.
14.B
【详解】
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虚像,M是虚像,透过放大镜观察蚂蚁放大的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此时凸透镜成虚像,M'是虚像。
故选B。
15.放大
凸透镜
【详解】
玻璃杯可看作是凸透镜,看手指是在一倍的焦距内,所以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的手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6.像距
光圈
快门
【详解】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要使拍的相片清晰,必须调节镜头和胶片的距离,即像距.为了适当控制曝光量,要调节光圈,还可以用快门来控制曝光时间.
17.正立
虚
倒立
实
【详解】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因此幻灯机和放大镜都能放大的像,幻灯机成的是实像;放大镜成的是虚像.
18.凸透镜
正
虚
【详解】
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特点解答.
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镜镜,下方的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即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点睛】
牢记一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和分界点,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19.凸
会聚
放大镜
【详解】
[1][2][3]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生活中的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利用凸透镜做成的。
【点睛】
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3)(5)
(4)
(2)(4)
【详解】
[1][2][3](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放大镜中的像,是凸透镜的折射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3)投影仪上的像,是凸透镜的折射形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4)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是正立的虚像;
(5)照相机成像,是凸透镜的折射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其中属于实像的是(1)(3)(5);属于光的反射成像的是(4);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2)(4)。
21.折射
虚
右
虚
【详解】
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形成的,即光的折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我们看到的另一条鱼变大,这是因为鱼缸的右侧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鱼在焦距以内,所以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2.平面镜
凸透镜
改变光路
大
漫反射
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
【详解】
(1)[1][2]投影仪的两个重要的光学元件是平面镜和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根据这个结论进行判断如图,A是平面镜,B是凸透镜。
(2)
[3][4]投影仪中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像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判断平面镜的角度,如果画面偏下,说明入射角太小,所以要增大入射角,将A的张角变大。
(3)[5][6]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这是漫反射。投影幕的幕布做的白色的、粗糙的,因为粗糙的幕布可以发生漫反射,利用粗糙的幕布发生漫反射,使各个角度的人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画面;因为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会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4)[8]如下图,作出法线ON,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OC,即可。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