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如图①中是由哪位航海家开辟的路线(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①连接了欧洲和美洲,由此可知,这是哥伦布开辟的欧美航线。A:哥伦布,符合题意;B:达?伽马,到达印度,排除;C:麦哲伦,环球航线,排除;D: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排除。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17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奴隶商一艘奴隶商船走完全程的需6个月,可做成三笔交易,获取高额利润。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西进运动
D.美国内战
【答案】B
【解析】A.新航路开辟,不符合题意;B.结合所学知识,据题干中的“17世纪中叶”“欧洲奴隶商一艘奴隶商船走完全程的需6个月,可做成三笔交易,获取高额利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故选项B符合题意;C.西进运动,不符合题意;D.美国内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比如时间等,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B.马克?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
C.传统东方商路受阻
D.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市场
【答案】D
【解析】A.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不符合题意;B.马克?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不符合题意;C.传统东方商路受阻,不符合题意;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注意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区别。
4.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B符合题意;A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与文艺复兴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只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表面现象,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州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5.“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
A.文艺复兴
B.手工工场兴起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可知,“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的确切含义是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能体现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罗马共和国建立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开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个人的解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故C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故A不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建立与“个人的解放”无关,B排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排除。故选择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7.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主张“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他们的思想所体现的共同核心精神是(
)
A.自由平等
B.主权在民
C.神权至上
D.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文艺复兴”可知,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A: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排除;B:主权在民,排除;C:神权至上,排除;D:人文主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9.2021年3月,意大利各地举行了纪念某位著名人物逝世200周年的系列活动。其中有演员在线朗诵了其代表作品《神曲》片段。这位人物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答案】A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神曲》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选项A正确;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故选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0.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的长篇诗作是(
)
A.《神曲》
B.《蒙娜丽莎》
C.《哈姆雷特》
D.《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在有《神曲》。《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即可作答。
11.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这场运动(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B.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据“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指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文艺复兴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可作答。
12.下列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生活理想的是(
)
A.《物种起源》、《向日葵》
B.《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D.《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答案】B
【解析】A.《物种起源》、《向日葵》,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生活理想,故选项B符合题意;C.《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不符合题意;D.《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备选项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3.“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三角贸易,通过其中“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以看出,这里体现了三角贸易的血腥与罪恶,故选项A符合题意;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不符合题意;C.鸦片贸易的罪恶,不符合题意;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4.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武力使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而他们的种种机诈欺骗,巧取豪夺和暴力压迫使印第安人的权益很快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他们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西欧租地农场迅速发展
B.造成西欧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D.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祸
【答案】D
【解析】根据“使印第安人的权益很快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他们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ロ急剧减少”可知,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给印第安人带来灾难,故选D;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西欧各国力量发生变化,排除B;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给印第安人带来灾难,并非强调世界联系加强,排除C。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材料评论的是(
)
A.欧洲的大学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进化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B正确;欧洲的大学学习的是自然科学,题目考查的是思想解放,故排除A项;启蒙运动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故排除C项;进化论是对人类的进化的理论,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相关史实。
16.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线①代表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B.航线②代表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西海岸,是首次到达亚洲的船队
C.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地主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答案】D
【解析】A.航线①代表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不符合史实;B.航线②代表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西海岸,是首次到达亚洲的船队,不符合史实;C.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地主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不符合史实;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看出这些路线图所代表的人物及成就,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看懂路线图。
17.欧洲历史传统上划分为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等三个时期。其中,“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这时期的史实是(
)
①庄园经济的盛行②大学的兴起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④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庄园经济的盛行时期约在9~13世纪,②大学的兴起的时间是在12世纪,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故①②③都是属于中世纪的史实,选项C符合题意;④1492年,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故④属于近现代的史实,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重大事件的时间的准确记忆回答来分析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题肢事件的时间回答。
18.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运动
D.新航路开辟
【答案】D
【解析】A.亚历山大东征,不符合题意;B.三角贸易,不符合题意;C.文艺复兴运动,不符合题意;D.据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因而可以说新航路开辟开启了“全球化”,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题干信息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回答,注意看懂示意图含义。
19.“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进行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的欧洲(
)
A.进入封建社会
B.走向资本主义
C.形成凡尔赛体系
D.出现联合的趋势
【答案】B
【解析】依据“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进行了重大变革。”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欧洲积极开辟新航路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也在欧洲开展,这些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B正确;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此后欧洲进入中世纪即封建社会,A排除;1919年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列强召开巴黎和会,形成凡尔赛体系,C排除;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提出联合自强,出现联合的趋势,欧洲一体化启动,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的理解分析能力。
20.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体现的时代思潮是(
)
A.封建神学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启蒙思想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他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能体现文艺复兴的时代思潮,排除。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对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结合所学回答问题的能力。
21.读“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图,推知该地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批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
B.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
C.殖民屠杀以及传染病致死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570年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此时欧洲殖民者在南美洲的殖民屠杀和传染病传播导致墨西哥和秘鲁地区的人口锐减,故选C;当地的土著居民是大量被屠杀和染病致死,排除A;墨西哥和秘鲁地区是美洲地区,和非洲无关,排除B;1570年工业革命尚未开展,排除D。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
22.2019年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2020年纪念拉斐尔逝世500周年,2021年纪念但丁逝世700周年。人们纪念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原因是他们推动了(
)
A.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B.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C.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答案】C
【解析】A.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B.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不符合题意;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和拉斐尔都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们都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D.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3.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答案】D
【解析】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故D符合题意;庄园经济在14世纪前后开始走向瓦解,排除A;自由放任理论与经济上的表现无关,排除B;城市自治司法独立与经济上的表现无关,排除C。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等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
24.“他以柔和细腻的笔调,画出了一位女性瞬间迷人的微笑表情,含蓄而恬静,歌颂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他”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拉斐尔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以柔和细腻的笔调,画出了一位女性瞬间迷人的微笑表情,含蓄而恬静,歌颂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故B符合题意;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排除A;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有《大卫》等,排除C;拉斐尔的代表作有《西斯廷圣母》等,排除D。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25.所谓欧洲文艺复兴,实质可以分为二种:一为脱离宗教关系,一为发生新理想之生活。“新理想之生活”是指(
)
A.发扬人的个性
B.追求民主平等
C.坚持苦行禁欲
D.信奉神为中心
【答案】A
【解析】所谓欧洲文艺复兴,实质可以分为二种:一为脱离宗教关系,一为发生新理想之生活。“新理想之生活”是指发扬人的个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进展、核心思想、代表人物、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有《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18世纪开始,法国进步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革新运动”是指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指出材料中三部作品共同提倡的主要思想。
(3)材料三描述的这场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什么?其主要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答案】(1)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2)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思想。
(3)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开放性题,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的号角。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志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到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3)根据材料三关键词“法国进步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可知,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思想解放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等。
故答案为:(1)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2)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思想;(3)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4)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开放性题,符合题意即可)。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3)本题与考查启蒙运动,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只需整体分析材料即可。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街哲《西洋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8的作者;分别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说说这幅西的价值。
【答案】(1)名称:文艺复兴。“复生”: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话。是一种复生的运动,“新生”: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萌芽。
(2)作者:达·芬奇,审美角度: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脸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两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头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历史角度:不仅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解析】(1)据材料一“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可是该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据“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可知是指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据“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可知是指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宣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文化。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早产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经济根源是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上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从审美角度看,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脸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两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头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点睛】文艺复兴是欧洲14到17世纪的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外衣,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28.(12分)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化。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王义)源于拉丁语Hurm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一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曰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曰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曰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曰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曰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节选
材料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言论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史上称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吹响了哪一场运动的号角?这场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答案】(1)学派:儒家。称为:百家争鸣。
(2)先驱:但丁。核心:人文主义。
(3)运动: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科学。
(4)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要传承并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1)学派:根据材料的出处“《论语.八佾》”可知,该学派属于儒家思想。称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2)先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3)运动:根据材料“陈独秀”“《敬告青年》”等信息可知,材料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口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标举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要传承并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故答案为:(1)学派:儒家。称为:百家争鸣。
(2)先驱:但丁。核心:人文主义。
(3)运动: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科学。
(4)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要传承并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点睛】(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2)(3)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蒙娜丽莎》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作品的作者及作品反映的思想内涵。
(2)材料二中的“我”指谁,“印度大陆”实际上是哪里?简要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史实。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史实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1)作者:达芬奇;思想内涵: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富有生命力或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
(2)“我”:哥伦布;“印度大陆”:实际上是美洲。评价:一方面哥伦布没有到达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另一方面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就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3)关系:欧洲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获取大量财富,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解析】(1)第一问作者,根据材料一“《蒙娜丽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第二问思想内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因此,它反映的思想内涵是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富有生命力,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
(2)第一问“我”,根据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我”是指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使得世界上原本相互孤立的两个大陆开始联系起来。第二问“印度大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大陆”实际上是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但他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第三问评价,根据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方面哥伦布没有到达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根据材料二“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方面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就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3)根据材料三“‘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殖民扩张,欧洲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获取大量财富,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阐述以能力,本题掌握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如图①中是由哪位航海家开辟的路线(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2.17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奴隶商一艘奴隶商船走完全程的需6个月,可做成三笔交易,获取高额利润。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西进运动
D.美国内战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B.马克?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
C.传统东方商路受阻
D.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市场
4.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5.“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
A.文艺复兴
B.手工工场兴起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6.“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能体现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罗马共和国建立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开辟
7.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8.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主张“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他们的思想所体现的共同核心精神是(
)
A.自由平等
B.主权在民
C.神权至上
D.人文主义
9.2021年3月,意大利各地举行了纪念某位著名人物逝世200周年的系列活动。其中有演员在线朗诵了其代表作品《神曲》片段。这位人物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10.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的长篇诗作是(
)
A.《神曲》
B.《蒙娜丽莎》
C.《哈姆雷特》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1.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这场运动(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B.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12.下列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生活理想的是(
)
A.《物种起源》、《向日葵》
B.《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D.《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3.“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4.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武力使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而他们的种种机诈欺骗,巧取豪夺和暴力压迫使印第安人的权益很快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他们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西欧租地农场迅速发展
B.造成西欧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D.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祸
15.“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材料评论的是(
)
A.欧洲的大学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进化论
16.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线①代表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B.航线②代表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西海岸,是首次到达亚洲的船队
C.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地主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7.欧洲历史传统上划分为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等三个时期。其中,“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这时期的史实是(
)
①庄园经济的盛行②大学的兴起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④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18.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运动
D.新航路开辟
19.“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进行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的欧洲(
)
A.进入封建社会
B.走向资本主义
C.形成凡尔赛体系
D.出现联合的趋势
20.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体现的时代思潮是(
)
A.封建神学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启蒙思想
21.读“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图,推知该地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批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
B.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
C.殖民屠杀以及传染病致死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22.2019年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2020年纪念拉斐尔逝世500周年,2021年纪念但丁逝世700周年。人们纪念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原因是他们推动了(
)
A.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B.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C.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3.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24.“他以柔和细腻的笔调,画出了一位女性瞬间迷人的微笑表情,含蓄而恬静,歌颂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他”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拉斐尔
25.所谓欧洲文艺复兴,实质可以分为二种:一为脱离宗教关系,一为发生新理想之生活。“新理想之生活”是指(
)
A.发扬人的个性
B.追求民主平等
C.坚持苦行禁欲
D.信奉神为中心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有《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18世纪开始,法国进步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革新运动”是指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指出材料中三部作品共同提倡的主要思想。
(3)材料三描述的这场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什么?其主要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街哲《西洋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8的作者;分别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说说这幅西的价值。
28.(12分)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化。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王义)源于拉丁语Hurm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一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曰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曰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曰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曰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曰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节选
材料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言论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史上称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吹响了哪一场运动的号角?这场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蒙娜丽莎》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作品的作者及作品反映的思想内涵。
(2)材料二中的“我”指谁,“印度大陆”实际上是哪里?简要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史实。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史实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