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一、单选题
1.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①③①????????????????????????????????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2.某同学为研究水温与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属于“作出假设”的是(??
)
序号
探究过程
①
水的温度对鱼受精卵孵化率有怎样的影响?
②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推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鱼的受精卵才能孵化
③
在不同温度放入等量的鱼受精卵,并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计算鱼受精卵的孵化率
④
根据观察现象,得出“鱼的受精卵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孵化”的结论
A.?①?????????????????????????????????????????B.?②?????????????????????????????????????????C.?③?????????????????????????????????????????D.?④
3.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4.“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C.?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D.?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5.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正在激烈讨论,甲的疑惑属于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6.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回山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如右图所示。“用手指弹西瓜”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与证据????????????????????????D.?得出结论
7.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
8.同学们对体育课投掷的铅球材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铅做的,有的认为是铁做的。于是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观察是否相吸。“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9..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其中两位是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他们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获奖。1995年奎洛兹和他的博士生导师马约尔发现了一颗主序恒星周围存在的第一颗系外行星51Pegasi。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51Pegasi进行了分析,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获取证据???????????????????????????D.?作出结论
10.在探究某种古代金属钱币时,有同学认为金属钱币能和铁一样有磁性,提出“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想与假设????????????????????C.?获取事实与证据????????????????????D.?得出结论
11.有关科学发现和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的描述:①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②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③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
④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扩展、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以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为例,涉及上面描述的有(
???)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实验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二、填空题
13.人的指甲是在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较难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的影响,请你帮他们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1)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有什么影响?
作出假设:________.
(2)实验材料及用具:15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蝌蚪、新鲜水草、3个型号相同的玻璃缸、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抑制剂、提前晾晒了3~4天的自来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3个玻璃缸分别编号1号、2号、3号.
第二步:在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________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缸中各方5只蝌蚪.
第三步:在1号玻璃缸中加入________,在2号玻璃缸中加入________,
3号玻璃缸中不加药,作为________.
第四步:向1号、2号玻璃缸连续投药七天,每天药量相同,喂养过程注意换水,喂饭粒少许.
第五步:记录每天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________号玻璃缸中小蝌蚪最先完成变态发育,________号玻璃缸中小蝌蚪最后完成变态发育,________号玻璃缸中小蝌蚪居于二者之间.
得出结论:________.
三、解答题
15.鱼儿的生活离不开水,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3)分析如图,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赤霉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促进作物发芽、开花,还能提高结果率、改进果实品质。为研究“赤霉素对不同类型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某小组以处于花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为实验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过程如下表。(提示:花芽分化率是指每个枝条上花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
组别
研究对象
控制的量
改变的量
观测的量
第1组
处于花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
每天定时喷洒等量液体
??????
油茶幼苗短枝上的
??????
第2组
浓度100mgL的赤霉素溶液
第3组
浓度200mgL的赤霉素溶液
第4组
浓度300mgL的赤霉素溶液
(1)第1组为对照组,应每天定时喷洒等量的________。
(2)实验应观测记录油茶幼苗短枝上的________。
(3)同一时段,该小组还进行了油茶幼苗中枝和长枝花芽分化率的研究,研究结果如右图,据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实验研究也称为实验性研究,是收集直接数据的一种方法。
【解答】
①相信这种说法,对结论的认可,不是获取证据;故
①
错误;
②建立新的假设,
不是获取证据,而是建立假设;故
②错误;
③查找资料研究,属于获取证据的过程;故
③正确;
④亲自动手实验,属于获取证据的过程;故
④正确;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属于获取证据的过程;故
⑤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
B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步骤有: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假设是的一种猜测是根据经验作出的判断,是未被证实的结论。
【解答】A、①是提出的问题,A错误;
B、②是一种推测,是属于“作出假设”,B正确;
C、③是观察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C错误;
D、④是检验与评价,D错误。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科字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某学习小组根据鱼类的生存状况,作出预测:污染的水质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作出假设,B符合题意。
故答室为:B
?
4.【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解答】A、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属于科学问题,A不符合题意。
??B、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属于科学问题,B不符合题意。
??C、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C符合题意。
??D、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属于科学问题,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
5.【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实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根据该实验,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鲤鱼的鱼塘有什么作用,甲的疑惑属于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用手指弹西瓜”,是通过这种弹击的方式,利用听到声音的特点对西瓜是否成熟进行判断,因此属于“获取事实与证据”,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解答。
【解答】科学实验设计,正确的程序为:
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
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即正确顺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B。?
8.【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
“吸一下”这一过程是在进行实验手机证据,故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解答】A、提出问题是指提出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可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的事情,
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51Pegasi进行了分析,并没有提出疑问,所以这个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A不符合题意。
?
B、设计实验是对将要实施的实验提出操作实验的方法和思考出实验的具体步骤,但是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51Pegasi进行了分析,他没有提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因此这个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B符合题意。?
?
C、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51Pegasi进行了分析,就是为了从他研究的事物中获取线索,因此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证据,C符合题意。?
?
D、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51Pegasi进行了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他还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报告结果,因此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结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获取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
【解答】在探究某种古代金属钱币时,有同学认为金属钱币能和铁一样有磁性,提出“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其实这是用实际行动去探索金属钱币能和铁一样有磁性这个问题,根据所发生的现象来作为证据,因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
故答案为:C
11.【答案】
D
【解析】【分析】科学探索精神在于不断研究,分析,继承,拓展,发展,积累先辈科学家的经验,不断延续科学探究,坚持不懈,不怕艰苦,耗时耗力,也要探究出科学的成果。
【解答】?维萨里在1543年,在器官水平研究生命,但是未深入到细胞水平;比夏在17世纪,在组织水平研究生命,但是未深入到细胞水平;虎克在1665年,利用显微镜发现并命名了细胞,成果是观察到的是死细胞;列文虎克在17世纪,不肯放弃继续研究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但是未上升到理论水平;马尔比基在17世纪,继续前面科学家未完成的研究,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是未用细胞来描述;施莱登在19世纪,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可是未与动物界联系;施旺在19世纪??
?与施莱登共同提出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未搞清细胞来源的过程;耐格里在19世纪,观察到了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但是未上升到理论水平;魏尔肖在1858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的增殖,但是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著名论断,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生命自然发生说的观点,至此细胞学说才全部完成。这些种种充分说明了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扩展、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故答案为:D
?
12.【答案】
A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尊重实验的结果,不可以修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使之人为的符合假设,且科学探究多数都是经历多次的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应该修改假设,重新实验;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1)增大
(2)指甲为什么有时很软?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指甲的生长状况与身体健康有关吗?指甲前部为什么会分层?灰指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解析】【分析】指甲是皮肤的衍生物,由真皮增厚而成,指甲的真皮为甲床,指甲根部的表层生发层是指甲生长点,围绕指甲根部及其侧缘的皮肤皱壁称甲廊。?
【解答】(1)根据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如果该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增大。
(2)对于指甲的生长,还想研究的问题是:指甲为什么有时很软?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指甲的生长状况与身体健康有关吗?指甲前部为什么会分层?灰指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故答案为:(1)增大?
?(2)
指甲为什么有时很软?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指甲的生长状况与身体健康有关吗?指甲前部为什么会分层?灰指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14.【答案】
(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2)等量;甲状腺激素;适量的甲状腺抑制剂;对照;1;2;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解析】【分析】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做出的假设是根据提出的问题来提的;科学探究对照实验的变量具有唯一性.
【解答】解:(1)由探究实验的问题“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假设,即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或甲状腺激素能抑制蝌蚪的变态发育或甲状腺激素与蝌蚪的变态发育无关.(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实验具有唯一变量﹣﹣甲状腺激素而其它条件要相同,所以第二步:在3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第三步:在1号玻璃缸中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在2号玻璃缸中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抑制剂;3号玻璃缸不做处理,作为对照.这样形成两组对照:1和3、2和3,分别探究甲状腺激素增多和减少情况下蝌蚪的变态发育.
实验现象为“1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先完成变态发育,2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后进行变态发育,3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发育时间居于二者之间.”我们可得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2)等量;甲状腺激素;适量的甲状腺抑制剂;对照;1;2;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三、解答题
15.【答案】
(1)26
(2)已经死亡
(3)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的时间减少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不同水温下鱼类受精卵的孵化率情况,观察曲线图分析在不同水温下鱼类受精卵的孵化时间,思考解答。
【解答】(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是26℃时,平均孵化率最高,达92%.
(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已经死亡。
(3)通过曲线图可知:水温在18℃~34℃之间,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是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1)26(2)已经死亡(4)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的时间减少
?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清水
(2)花芽数、总芽数
(3)赤霉素对不同类型的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不同,随赤霉素溶液浓度升高,短枝花芽分化率降低,中枝花芽分化率基本不受影响,长枝花芽分化率升高。
【解析】【分析】赤霉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对植物的发芽、开花都有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枝条花芽喷洒赤霉素探究赤霉素对植物的作用。
【解答】(1)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而第一组为对照组,喷洒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植物和喷洒等量清水的植物,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
(2)记录有差幼苗短枝上的花芽数、总芽数即是对比喷洒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植物和喷洒等量清水的植物的生长情况的有力证据。
(3)赤霉素的喷洒针对不同类型的枝条花芽,结果并不相同,短枝花芽分化率降低、中枝花芽分化率基本不受影响,长枝花芽分化率升高。
故答案为:(1)清水(2)花芽数、总芽数(3)赤霉素对不同类型的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不同,随赤霉素溶液浓度升高,短枝花芽分化率降低,中枝花芽分化率基本不受影响,长枝花芽分化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