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什么制度?
(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皇帝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2.唐代,门下省的职责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这一设置意在(
??)
A.平衡三省权力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率
D.防范君主专制
3.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
??)
A.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B.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4.“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
???)
A.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
B.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C.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
D.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
5.“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6.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官职”。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仅参照等级品位因素
C.唐宋人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品位性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7.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8.魏晋初期的“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变种,察举的标准为家世、德、才三项。到南北朝时期,察举的方式开始由举荐向考试转变,并逐渐转向以考察儒家经典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这说明( )
①察举制推动了儒家文化传播
③察举制为科举制提供某种借鉴
②九品中正制扩大了选官范围
④中央设置中正官以选拔官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为严格区分士、庶,南朝谱学盛行。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世卿世禄制影响较大?????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10.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制产生否定了士族特权?
B.儒学的主流地位不复存在?????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D.宋朝社会的门第观念淡化
11.有学者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造就了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主要是肯定了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 )
A.保证了官员来源于社会基层?
B.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C.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12.唐初在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和翰林院设置学士,“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语言备顾问,出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武则天时又设北门学士,名为撰写著作,“实际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据此可知,唐代学士的设置(
??)
A.?分割了宰相的部分事权
B.?加快了中枢机构权力转移
C.?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
D.?进一步完善了内外朝制度
13.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
)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
14.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下列对“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的两税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两税法取消丁税,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
B.?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两税制下封建国家改变了赋税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
D.?两税法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5.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将农民的赋税简化为地税和户税两种,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户税征钱,地税征粮,分夏、秋两季缴纳。由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有利于商品流通?????????????B.?解决了财政危机?????????????C.?缓解了土地兼并?????????????D.?加强了人身控制
二、非选择题
16.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
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中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不同。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什么制度?
(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皇帝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平民百姓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故
B
项正确;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A;君主专制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等,主要强调集权、专制,排除
CD;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答题关键信息为?“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唐代,门下省的职责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这一设置意在(
??)
A.平衡三省权力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率
D.防范君主专制
【答案】
B
【解析】根据“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可以看出这么做主要是能更好地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B
项正确;AC
项都不是其意图,排除
AC;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排除
D。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生可结合材料“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进行分析。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3.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
??)
A.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B.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答案】
B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而不是地方官制,所以不是对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产生的影响;
B从材料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度从制度设计层面上来讲,让皇帝决策更加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现了中枢决策的规范化特点;
C材料不涉及到地方官制,没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材料反映的是从制度层面上来看,而不是从宰相权力的角度来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公九卿制度,要求学生结合秦朝和唐朝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对比分析的能力。
4.“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
???)
A.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
B.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C.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
D.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
【答案】
C
【解析】通过材料“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是中央加强人才选拔需要而产生的,故C正确;
A操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叙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不是科举制和察举制,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考查九品中正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主要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5.“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传统相权被一分为三,反映相权被分割,同时加强皇权,A正确;选项B,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B错误;选项C,尚书省管辖六部,C错误;选项D,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决策权在皇帝,门下省负责审核,D错误;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尤其注意正确区别三省的职能,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官职”。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仅参照等级品位因素
C.唐宋人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品位性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明朝设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把处理意见最后报皇帝决断,在一般情形下,相当于代皇帝处理政事,但决策权在皇帝,故皇帝不上朝而掌握一切大权,内阁在前台运作,皇帝在背后实际操纵,说明当时行政的运行机制较完善,因此A项正确;选项B,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专制皇权空前加强,发展到顶峰,排除B;选项C,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非“无为而治”,排除C;选项D,材料现象与宋明理学无关,排除D;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答案】
C
【解析】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据书面的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德才能等,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项正确;选项A,要求“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A项;选项B,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促进社会阶级流动,排除B项;选项D,摒弃了门第间的差别,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九品中正制,注意扣住材料的信息“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魏晋初期的“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变种,察举的标准为家世、德、才三项。到南北朝时期,察举的方式开始由举荐向考试转变,并逐渐转向以考察儒家经典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这说明( )
①察举制推动了儒家文化传播
③察举制为科举制提供某种借鉴
②九品中正制扩大了选官范围
④中央设置中正官以选拔官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根据“到南北朝时期,察举的方式开始由举荐向考试转变,并逐渐转向以考察儒家经典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可以看出,察举制逐步以考察儒学为主,推动了儒家文化传播。同时察举制以用考试的方式,为科举制提供某种借鉴,故①③正确,C正确;
九品中正制不利于扩大选官范围,材料不能说明中央设置中正官以选拔官吏,故排除②④,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九品中正制,考生可根据材料“到南北朝时期,察举的方式开始由举荐向考试转变,并逐渐转向以考察儒家经典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分析。
9.为严格区分士、庶,南朝谱学盛行。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世卿世禄制影响较大?????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寒门庶族地主兴起,门阀士族逐渐衰落,因此“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C正确;
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九品中正制,考生可根据材料“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分析。
10.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制产生否定了士族特权?
B.儒学的主流地位不复存在?????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D.宋朝社会的门第观念淡化
【答案】
D
【解析】根据“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以看出,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门第的观念淡化,更强调家庭的经济实力,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科举的影响,排除A;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与国家控制无关,排除C。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进行分析。
11.有学者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造就了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主要是肯定了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 )
A.保证了官员来源于社会基层?
B.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C.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科举制的推行使更多的人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B项正确;
A项太绝对,官员并不都能保证来源于基层,排除A;C项是在秦汉时期,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要求学生结合科举制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2.唐初在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和翰林院设置学士,“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语言备顾问,出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武则天时又设北门学士,名为撰写著作,“实际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据此可知,唐代学士的设置(
??)
A.?分割了宰相的部分事权
B.?加快了中枢机构权力转移
C.?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
D.?进一步完善了内外朝制度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及“实际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可知学士一职的设置部分地分割了宰相的事权,故A项正确;选项B,唐朝的中枢机构在三省,学士的设置只是部分弱化了宰相的事权,并不意味着中枢权力发生了转移,故B项错误;选项C,学士制度的设置未必就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故C项错误;选项D,与材料主旨无关,且内外朝制度是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分割相权、加强君权的措施,注意解读材料信息,解题关键是“武则天时又设北门学士,名为撰写著作,‘实际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等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13.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
)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中“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等信息可知,皇帝通过谏官制度,使得下情能够更好地上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故D项符合题意;A项谏官只负责谏议,中枢决策机构并未出现异变,A项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未体现唐代监察的全覆盖,B项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不能体现唐代朝廷内部的再次分权,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4.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下列对“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的两税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两税法取消丁税,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
B.?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两税制下封建国家改变了赋税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
D.?两税法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答案】
A
【解析】两税法量出为入,加重了广大贫苦人民的负担,“减轻了”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项两税法由纳税人所在地进行征收,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两税法下每户需缴纳户税和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进行纳税,改变了以往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侧重于考查的是两税法。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税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5.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将农民的赋税简化为地税和户税两种,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户税征钱,地税征粮,分夏、秋两季缴纳。由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有利于商品流通?????????????B.?解决了财政危机?????????????C.?缓解了土地兼并?????????????D.?加强了人身控制
【答案】
A
【解析】两税法简化了税收种类,户税征钱,这就使农民不得不把农产品转化为货币,促进了商品流通,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两税法实施的效果,且B项中“解决了”表述太绝对,错误;两税法不能缓解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两税法的实施放松了对人身的控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时期思想状况的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6.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
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中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
(2)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
(3)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特点来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作用,依据材料三中“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信息归纳来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变化,依据材料三中“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等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
(2)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
(3)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点在于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的特点、第二问的变化,就可以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直接找到答案;第三问的历史作用,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作答。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不同。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答案】
(1)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前者靠才能,后者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前者考试,后者举荐。
(2)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析】(1)根据材料一“九品中正制……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可得出,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科举制靠才能,九品中正制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科举制靠考试,九品中正制靠举荐。
(2)根据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可得出,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可得出,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根据材料二“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可得出,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同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故答案为:
(1)
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前者靠才能,后者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前者考试,后者举荐。
(2)
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点睛】本题考查了魏晋、隋唐选官制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