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9.5
课
题
新学期的话
第
1课时
总
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性。并懂得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3、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中需准备的、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及早准备。4、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重
点
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难
点
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入学教育1、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2、交待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二、趣味小实验1、听话的气球(空气的热胀冷缩)2、弄不湿的报纸(空气占据空间)3、倒不出的水(大气压力)三、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自备的材料用具。四、进行科学实验小组的分组,选定课代表及组长,并明确其工作职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一般为4-6人一组。
板书:
后记:本节课,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科学课的内容、纪律,并安排了座位。由于学生年龄小,学生不能正确按老师安排,准确走到指定座位坐下,因此耗时太多。我又对照座位把每个学生的姓名抄了一遍。顺便检查了一下学生书写姓名的情况。发书时,学生不能熟练传递书,反复强调三次后才顺利了一点。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9.
12
课
题
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第
1课时
总
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重
点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难
点
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果刀、西瓜一个。分组材料:橘子(自带或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出示西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西瓜,老师带来西瓜可不只是给你们吃的哦。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个西瓜,了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西瓜。2.板书“观察西瓜”。
二、活动一
观察西瓜3.“这个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眼睛看:我们发现了这个西瓜的很多特点。这个西瓜还有很多秘密,我们还可以什么方法呢?
4.指导学生观察西瓜
分别让学生上讲台来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说说观察后的发现。(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活动,整体看形状、颜色、花纹等,用手摸一摸表面,轻敲时听声音;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闻气味、尝味道,描述西瓜的样子,为将来买西瓜时挑选好瓜积累感性经验。)5.指南车教你挑选西瓜小密招:(课件出示图片)一看瓜皮: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西瓜纹路整齐就是好瓜。颜色最好挑青绿色,不要雾雾白白的。二看瓜藤:瓜藤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就很甜。三看瓜脐:瓜脐越小越好,相反的,瓜脐越大皮越厚,越难吃。四摸瓜皮:用手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五听声音:听起来沉闷且带有震动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六掂一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间休息或课间游戏4.小结:我们刚才观察西瓜时用到了哪些器官?眼、耳、鼻、舌、手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5.小组讨论: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6.小结各感官的作用(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7.快速观察竞赛游戏活动:“一眼一个发现”拿出自带的橘子,师示范表述:我用手摸它是粗糙的。(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针对被观察的物体轮流说出一个发现。)8.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题。
三、活动二
保护感官
1.课件出示脏手揉眼睛,写字读书姿势正确和不正确的图片,让大家来讨论如何来保护眼睛。2.对于其他感官,我们要如何保护。
3.小结
四、指南车信箱
1.出示《昆虫记》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本书。2.介绍作者,作者是在长期观察中发现昆虫的秘密的,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五、指南车讲故事
从《昆虫记》中选取一个故事。
板书: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观察西瓜
?
眼
耳
鼻
舌
手(图片)
后记:针对一年级学生,我讲话放慢了速度,先让学生说说:关于西瓜,你知道些什么,观察西瓜图,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出:你是怎么知道的。不少学生积极发言,我及时表扬。我又补充了一些买西瓜的知识和吃西瓜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身体上的五个宝贝就是感官,如果没有会怎样,所以要保护。我用课件演示连一连。还剩十分钟,我请学生表演节目。学生觉得很开心。我还检查了学生连一连的情况。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9.
19
课
题
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第
1课时
总
3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重
点
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
难
点
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材料准备建议:教师和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买(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教师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一根小木棒,这两根木棒长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粗细不同,学生观看,提问:猜猜哪根木棒更长?2.怎么证明呢?
(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聚焦到比较方法上来,渗透比较时需要一个参考的标准)(1)两根木棒并排立在一起,对齐底端,观察另一端谁高,谁矮;(2)也可以用直尺分别量长度。二、活动一:比一比1.出示颜色相同但形状有不同的四块积木,“我们先用眼睛来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颜色一样,形状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两块和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两块,(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比较,发现除了形状的相同与不同,还有颜色的相同和不同。)3.提供两个玩具球(小皮球和乒乓球或者其他大小不同,质量也明显不同的两个球类物体),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除了用眼睛还可以借助其它感官进行观察比较,重点比较轻重,学生可能还会说大小,光滑程度等。)
4.提供玩具球和积木块。(或者其他两个软硬完全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进行观察,充分找出它们的不同。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出二者软硬不同。)5.同桌之间,利用学具材料积木,找出相同的积木,并说说是什么相同。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如:多个对象比较时要选择比较标准。比轻重,软硬的方法是……)课间休息三、活动二: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1.“刚刚我们比了很多玩具的不同和相同,我们同学自己之间可以比一比吗?”2.找不同:“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不同。”(强调从外貌长相方面,而不是衣着方面进行比较。)(1)同桌比较交流活动。(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建议: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时候,可从整体比较,如高矮、胖瘦、体重等;也可是局部的比较,如彼此的头发长短、眼皮的单双、手脚的大小等。比较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适时启发他们尝试着用不同的观察比较方法和标准或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如利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等),让比较活动更丰富。
3.找相同:“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相同。”或转折提问:刚才我们同桌比较了两人的不同,我们能够找找我们的相同吗?(1)同桌比较交流活动。(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比较我们的相同提升了难度,学生需要从明显纷繁的不同中,找到彼此的相同点。相同点大多需要
“人”的共同特征考虑,如彼此的身体都由头、颈、躯干、四肢构成;如头部都有头发、眼、耳、鼻、口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先观察再比较
后记:学生刚开始回答不流利,后来有了较多的学生愿意回答,但只会用一样、不一样。我引导学生用“相同”和“不同”两个词,学生把长方体说成了长方形,对轻重和软硬不能正确认识,想象能力有限。但对于比较人的相同和不同观察仔细,反应很快。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9.
26
课
题
3、
给物体分类
第
1课时
总
4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3.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
点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经历一些简单的分类活动,初步学习分类方法,为今后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打下基础。
难
点
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5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
普通铅笔(削尖一支,未削的2支)。可选择书上的四个杯子,也可以选择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同学们的好朋友铅笔,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给它们分类。2.板书“给物体分类”。二、活动一
认识分类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会从整体上关注铅笔的某一特征(颜色、粗细、长度等)去比较,也会从铅笔某一局部特征(是否带橡皮头、是否削尖了)来比较。2.按比较的结果分类“同学们,我们根据比较的结果来整理铅笔,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个放在一起
。”(教师先让学生明确整理的作用,并总结按铅笔的哪些特征整理没有意义。引导学生经历分类整理过渡到科学分类的过程。)3.认识分类过程(1)让学生演示“我们请某某同学来演示她的分类。”(2)学生演示完后,提问:“你是用什么标准给它们分类的?”(3)学生交流,说说分类的过程。(4)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分类。4.小组提出自己新颖的分类标准,并总结一分为二的方法(活动交流中,教师可以及时板书学生的分类方法,最后对活动予以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
三、活动二
怎样分小组竞赛:(1)分类物品: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2)快速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3)全班汇报交流,互相评议(4)师小结:可以按照是否有盖分,按照是否敞口分,按照透明与不透明分,按照是不是塑料做区分……运用到我们的一分为二的方法。
四、指南车信箱教师讲述,学生看图方式,了解我国古代人们认识自然的历史,了解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其中对动物就有了分类,从而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五、课外作业教师出示图片,各种图书散乱摆放,并给学生布置课后延伸任务,让学生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也可让学生帮妈妈整理一次碗柜、自己的书包、衣柜等,并把怎样进行分类整理的讲给家长听。
板书:3、给物体分类
?
先观察、比较,再分类
形状
确定标准
颜色
一分为二大小
……
后记: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名组长回答并予以鼓励。学生能找出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只是学生没有发现杯子有无盖。活动手册上的分类题。我先用课件出示,再检查各组组长,尽可能保证课堂效果而又兼顾效率。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0.
10
课
题
4、让我们发现更多
第
1课时
总
5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4、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重
点
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经历并感知探究过程,体验到动手、动脑、创新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
难
点
初步了解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积木,建筑图片
积木搭建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一袋积木,学生观察。(积木可以瞬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前挑好具备几个需要的形状)2、挑一挑:让学生将形状不同的积木挑出来。(学生回顾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活动1
什么样的物体更容易搭1.提出问题:“什么样形状的积木更容易搭起来呢?”,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猜想填写在第9页的记录单“猜想”一栏中。(因教材循环使用,可另备记录单)2.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是在让他们明白验证猜想,需要动手去尝试,并且动手前还要想好方法。)3.全班交流。(学生应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同一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一比谁更容易搭起来。注意引导出方法,之后让学生去进行尝试,验证。)4.
学生搭建:引导学生依据方案进行搭建试验,求证推测是否正确,并及时记录(让学生把试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记录单中,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5.
分类:容易搭的放一边,不容易搭的放另一边。思考“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提炼,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四四方方的容易搭,表面平平的不容易搭……)
三、活动2
怎样搭得更高1.
搭一搭:(1)提出挑战“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
(2)学生分小组进行搭建(两至三人一组,不能太多学生一组。搭建过程,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总结,积木怎么摆放更稳,怎样可以搭的更高。同时注意用手机将孩子们搭建的优秀作品拍照,有条件的可以及时上传到电脑上留作后面的环节进行展示。没有条件的可以建议学生将搭建好的作品保留,搭建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看看其他小组搭建的作品再进行汇报交流环节。)2.
汇报交流。(各组说说搭建经验;说说往高处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绝招;说说怎么做就能既保持稳定,又用到了不同形状的积木……)四、拓展1.出示小朋友们今天搭建的各种成功的作品。(没有条件及时传照片进行演示的,可以在搭建环节让学生将搭建好的作品保留。)2.之后再出示生活中的各种新颖建筑,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各种形状奇特的城堡等。(让学生感受到今天他们搭建的并不是不可能成为现实,他们就是小小工程师,长大后可以建造更棒的建筑。)
板书:
4、让我们发现更多容易搭的物体:
(
书上的表格,进行表情填写,或板书简笔画
)不容易搭的物体:
后记:关于易搭不易搭的物体,我采取演示、学生思考、教师验证,使学生明白。而把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由搭建。学生分组操作,很快搭建了一些建筑,又让学生两组合一搭更高的建筑。学生在活动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没有时间汇报。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
探访大自然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0.
17
课
题
1、初识大自然
第
1课时
总
6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2.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3.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重
点
初步认识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
难
点
正确区分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事物和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景照片教师准备:蝉鸣、蛙鸣、水声、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二、新授1.活动一:大自然里有什么(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如蝉鸣、蛙鸣、水声、蟋蟀鸣叫、雷鸣等)。(2)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描述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音频(或视频)揭晓。(3)讨论:上述现象哪些是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哪些是不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有树木、草地、鸟虫等自然事物,还有雷电等自然现象)(4)交流:学生介绍见过的自然风景,说一说大自然里有什么。(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5)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2.活动二:阅读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1)阅读。指导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2)分享:读完达尔文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3)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4)延伸:下节课,我们将模仿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学校里考察我们身边的大自然。
板书:1.初识大自然山、水动物、植物雷电……
后记:学生爱听声音,但很难说出自然风景,对达尔文的考察感兴趣。学生很会涂色,能自觉把天空的颜色空出来。学生涂色时,我把自然界的水声、雷声、风声作为背景音乐。学生注意力较集中。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0.
24
课
题
2、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第
1课时
总
7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2.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乐于参与考察活动,观察仔细认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
重
点
寻找校园中发球自然世界的事物。
难
点
安全、有效的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考察提示PPT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小收纳盒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大自然,了解了达尔文环球考察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像达尔文那样来考察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板书: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从我们最熟悉的校园开始。二、考察前准备1.考察前明确目的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校园里可能会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呢?学生发言(预设):树(树叶、树枝)、草、花、蜗牛、蚯蚓、蚂蚁、小虫子、土壤、石头、雨水……教师:大家说到了这么多属于大自然的东西,那在我们校园里,什么地方更容易找到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呢?在教室里找行不行?能找到更多属于大自然东西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你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发言(预设):小操场、大操场……教师追问: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认为那里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多呢?学生发言(预设):那里有植物、植物周围就会有小动物。教师:你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到这些地方来考察一下。2.考察提示教师:考察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考察过程中的两个任务:(1)首先,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有没有咱们提到的这些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你可以把有趣的发现记录下来。待会儿每人都会发这样一张记录卡片(见活动手册)。卡片上的这些字你都认识吗?把发现的在前面划√,没有发现的在前面划×。(2)带回2-3样你喜欢的大自然的东西,如:落叶、石子等。下节课我们还要把自己带回的东西与大家进行交流呢,所以请你一定要精心挑选。(出示PPT,小明和小红)看看这是小红和小明找到的东西,你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谁带回来的树叶呢?都有道理,待会儿你们在挑选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理由,下节课交流的时候就要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选它带回来。另外,我们考察过程中还要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爱护校园环境,一定要注意保护校园的环境,爱护校园内的动植物,不能随便破坏植物。(2)注意安全。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追跑打闹,不能做危险的事儿。三、考察活动1.排队外出进行校园考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15-20分钟左右)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记录、安全提示,找物品说理由。2.集中交流有趣事物的发现。你在校园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了?拿着你的卡片跟同学一起交流一下。3.排队带回教室。教师小结:今天咱们的收获都特别大,大家在校园中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并且都精心挑选了2-3样东西带回来下节课与全班分享。老师在这里提示大家一件事儿,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物品妥善保管好,千万不要弄丢、弄坏了。
板书: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校园里发现的有趣事物枯树叶、枯树枝、小石头、蚂蚁、花……
后记:我给每组准备了矿泉水瓶和塑料袋、标签。有学生发现标签可分成两半,一半贴瓶,一半贴袋。有些学生捡了很多落叶。我建议可减少,还捉了小蚂蚁,捡了蜗牛壳。我特别提醒:蜘蛛、毛虫、蜈蚣不要碰,还发给每组一些桂花,学生觉得很有趣,还到后花园滑了草。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0.
31
课
题
3、大自然中的发现
第
1课时
总
8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2.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3.会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4.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重
点
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难
点
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师:“这么多天过去了,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观察物体需要用到哪些感官呢?”学生:“眼、耳、鼻、舌、手。”2.师:“这些器官分别是怎么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呢?”学生:“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学生可能回答的不会这么全面,老师需要进行补充)3.师:“这节课我们需要观察上节课采集回来的物品,但是我们不能随便观察,我们要向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去学习一下怎么观察物体”。(与达尔文考察活动对照,以故事来引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二)活动1.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1.教师先让学生学习使用放大镜,教师简要说明放大镜的功能:1.放大物体的影像——放大镜最主要的功能,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
在强光照射下,透镜的焦点部位会特别光猛,焦点部份便会变焦或着火。并警示学生“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免烧伤眼睛”;接着明确放大镜由镜柄、镜片和镜框组成;再用规范动作演示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手持镜柄,眼看镜片中的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象。演示后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进行观察,其他学生评判操作正确之处和注意改进之处。2.结合搜集到的岩石、树叶等,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说说有什么不同。3.指导制订观察计划:分组观察带来的大自然物品,讨论观察每个物体都有哪些特征,怎样观察,什么情况下使用放大镜,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指导学生组内成员怎样分工,并示范如何做观察记录)。4、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三、活动2.给它们分类1.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分为二)。2.自行分类,说说自己的分类理由,说出分类标准。3.展示分类结果,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4.扩大物品范围(由个人物品到全组物品)再次分类,强调分类时要统一标准。5.教师指导举例:将物品按照有生命和无生命划分。
四、活动3. 考察交流会1.小组进行考察汇报准备,组内整理观察、分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全班交流,问题汇总,鼓励提出新的感兴趣的问题。3.小结: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或者只提出有趣的问题。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得科学不断进步的。五、拓展活动 来自大自然的艺术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艺术品。2.出示老师自己准备好的艺术品。(事先准备好,实物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物品制作艺术品。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品创作,也可以利用机动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创意制作与展示。4、整理材料,下课。
板书:大自然的发现物品简笔画(或贴画)
有生命的物品简笔画
无生命的
后记:学生很快发现树叶上有毛、有洞,对放大镜有兴趣。第六组能很快分类,且三类齐全。至于摆出动植物,学生反应慢,且缺少合作,受书本限制,想不出自己的新创意。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第三单元
认识天气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1.
7
课
题
第1课
多样的天气
第
1课时
总
9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2.初次经历较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3.培养坚持性,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了解人们在监测、获取天气信息方面的方法与途径。
重
点
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难
点
初次经历较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的图片、录像,天气符号图片,活动手册,记录表,喜羊羊头饰或者手偶,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今天是什么天气?你觉得这种天气怎么样?(若学生说“天气好”或“天气不好”,师追问“具体的,你觉得今天天气体哪里好/不好?”)2.讲话: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天气。板书“天气”。二、活动一
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师准备一个“喜羊羊”手偶或者头饰,教师扮演喜羊羊。创设情境谈话,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从中国海南三亚回来,三亚是天然的温室,每天天气都非常的温暖,太阳高照,还有微微的海风吹拂,你看我拍回来的照片(课件出示海南风景图)。请学生谈谈看到图片你觉得这种天气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初步认识晴天的天气现象)
认识雪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像这种阳光明媚的天气,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的名字吧。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它的名字。师:(出示图片晴天),我们可以在记录表上写上“晴天”。记录时除了可以写字,还可以用画符号的方式来记录天气,小朋友们那你能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晴天?4、师:小朋友想象力可真丰富,设计了这么多形象直观的天气符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喜羊羊”环游中国时用什么符号来记录晴天的。展示天气符号。5、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和你设计的一样?仔细观察,找出差异。6、师: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非常重要,你的爸爸妈妈是通过什么知道天气情况呢?(生各抒己见)现场播放天气预报,我们一起聆听,除了晴天还会有哪些天气师:你们都听到哪些天气呢?(生把听到的各类天气说出来后,教师总结:阴天、雨天、风、雪天、雾)出示五张不同图片的天气,请学生分别说说每张图片你看到什么?知道了哪些天气的信息,引导学生找出五种天气的主要特征。8、师:那我们记录这五种天气时,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请你们根据这五种天气的特征设计出最合适的符号。9、师巡视,可以适当指导。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让老师佩服,我们看看“喜羊羊”怎么记录这几种天气的。和我们设计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最好能自己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图)10、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六种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天气?(板书:多样的天气)表示天气的符号还记得吗?《活动手册》翻到第5页,完成“画出天气符号”。课间休息:天气歌三、活动二
获得天气信息的方法1.谈话:如果我想知道明天、后天的天气,大家有什么好办法?看天气预报,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看到天气预报呢?(教师可以准备报纸,现场拨打气象电话,广播录音)2.
(课件)是不是这些办法?(我们班小朋友还想到了课件中没出示的一些办法,真棒!)四、活动三
观察记录一周天气现象1.谈话:接下来,想给我们班小朋友一个关于天气的挑战。有勇气参与挑战的小朋友举手。那我们一起看看《活动手册》第5页下面,“观察记录一周天气现象”。大家怎么来完成这个观察记录表?有时候一天中天气会变,那我们怎么记录呢?在记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2.小结:我们认识了天气,以后就可以细细地去观察天气,好好地去记录天气。我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我们来听听关于他的故事(播放视频)。
板书:
认识天气
天气符号图片
晴
阴
雨
雪
雾
风
后记:学生对天气现象、特点、符号都较熟悉,对竺可桢不懈坚持,从小到大对天气和地理的热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通过手机、报纸、电视等多渠道能获取天气信息。不同月份,天气的构成、变化情况都不同。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1.
14
课
题
第2课
天气的影响
第
1课时
总10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影响的实例。2.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查阅整理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资料。3.激发学生关心天气的兴趣。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重
点
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
点
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及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天气现象记录本,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要下雨了》,故事里藏着一些科学现象呢,大家要认真听哦。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二、考一考。了解下雨前小动物们的行为。师:故事听完了,老师要考一考大家。要下雨了,小动物们都有什么表现呀?小白兔为什么要直起身子不割草了呢?生:天气很闷。师:“天气很闷”时会让小白兔感到怎样?生:由于空气潮湿,小白兔感到不舒服师:小白兔看见燕子和平时一样吗?(小燕子平时飞得高)小燕子为什么飞得低呢?生:小燕子要捉虫子。师:同学们,虫子的翅膀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一个大铁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小燕子要捉虫子,自然也就飞得低了。鱼儿和小蚂蚁又是怎样的表现呢?生:鱼儿觉得水里闷,要出来透透气,小蚂蚁在搬家呢。师:是啊,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比平时少了,小鱼觉得在水里很闷。下雨时,雨水向低处流,流到蚂蚁的洞里,所以蚂蚁要把家搬到高处水淹不着的地方。你们还知道别的小动物下雨前有什么表现吗?大家多多观察,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相机板书:要下雨了,燕子低飞,鱼儿出水,蚂蚁搬家三、说一说,感知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1.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小白兔躲在家里了。小蝴蝶躲在哪里呢?(出示教材中四幅图片):小蝴蝶又在哪里啦?蝴蝶的行为有什么变化?蒲公英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与天气有关吗?2.我们大自然中的天气是多姿多彩的,有时会下雨,有时会天晴,有时会刮风。小白兔听说你们上一周记录了一些天气现象,都有哪一些呢?一起来说一说,分享分享吧。课间休息,听赏《自然天气歌》四、连一连,根据天气现象,选择适合从事的活动。1.小白兔看到了xx班的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纪录得很详细,说得很热闹。它想再次考考大家,下面这些活动,要选择什么天气来进行会更合适呢?出示天气符号和活动项目图片,进行连线游戏。晴
雨
雪
风堆雪人
放风筝
干农活
运动会
晒衣服2.人们会在适合的天气中去选择合适的活动来开展,小蜜蜂也会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是否外出采蜜哦。(交流不同天气下蜜蜂选择的活动方式。)五、想一想,知道一些恶劣天气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提醒孩子们注意事项。1.小朋友们非常聪明,知道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适合从事的活动。但天气是变化多端的,有时也会发脾气,雷雨天气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遇到这种天气,大家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哦。2.雷雨天气,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出示图片,教育孩子们雷雨天气应该注意的事项,保护自身的安全。六、总结在大自然中,天气是多姿多彩的,变化多端的,小朋友们可以继续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同的天气会对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板书:
天气的影响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
鱼儿出水
蚂蚁搬家天晴了
蝴蝶飞舞刮风了
传播种子下雪了
堆雪人
保护庄稼雷雨天
保护自己……
后记:学生能根据图示说出不同天气适合干的事情,知道为什么下雨前蚂蚁搬家,但不知道燕子为何低飞,鱼为何出水。但明白蜜蜂采花一定是晴天,刮风天飞不动。学生还明白了雷雨天为何不能躲在大树下。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第四单元
常见的材料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1.
21
课
题
第1课
生活中的材料
第
1课时
总11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3.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
重
点
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难
点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的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谈话:“同学们,大家每个人的手上是不是都有我们的科学书呀?我想问一下
,有谁知道我们的科学书是用什么做成的呢?”(若学生回答“纸”那继续追问:“又有谁知道纸是由什么制造成的呢?”)大家想知道这些有趣的问题吗?那今天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板书课题:常见的材料)二、新课学习(一)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材料?
1、我们的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首先,我们来认一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的这些好伙伴们,大家都认识这些朋友吗?(有吸管、锁、钥匙、报纸、杯子、凳子…
…)?现在我要考一考大家了: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制成的吗?指导学生表达:?例如:我是吸管,我是塑料制成的。你们也能来模仿着老师的说一个么?生:我是矿泉水瓶,我也是塑料制成的。师:说得真准确。像吸管、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我们就说塑料是制成它们的材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图上还有其他的几种物品,分别是:钥匙和锁、扳手、书、报纸、镜子、杯子、凳子、擀面杖、衣服、窗帘。大家能按照老师之前教给大家的方法依次说出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看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又好又准确。?先小组讨论,再请学生回答。2、师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还能做成哪些物品呢?(1)学生讨论。(2)师: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看看老师能变出什么东西呢?(变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老师想给大家出一个难题:你能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吗?(3)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3、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观察方法:摸、撕、压、看等提问:镜子为什么用玻璃制作?吸管为什么用软质塑料制作?4、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二)活动二:辨别材料1、学生分小组找一找教室里2-4个由多种材料制造成的物品,说出物品的名称,观察他们各是由哪几种材料制造的。2、把观察结果填入《学生活动手册》第六页概念图中,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写一个观察记录,并要求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用到不同的材料?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及时引导、评价和鼓励。4、归纳总结: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可能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由于使用需求和材料特性而造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材料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体会到材料的恰当使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三、课后拓展辨别家里物品的制作材料,告诉父母亲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
板书:
生活中的材料材料: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
后记: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材料,学生明白了各种材料的软硬,即手捏法和刻划法(用指甲),对各种材料的名称也较熟悉,知道了一种物品往往需要多种材料制造,而同一材料也会出现在多种物品上,并且同一类材料又分成很多种,如塑料、金属。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1.
28
课
题
第2课
纸
第
1课时
总12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纸的不同特点。认识不同的纸2.经历观察和简单的对比实验全过程,训练观察、比较、描述、设计、操作等方法技能。初步了解控制变量和不变量的方法。3.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究兴趣,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重
点
经历观察和简单的对比实验全过程,认识不同的纸,了解不同纸的不同特点。
难
点
初步了解控制变量和不变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约10厘米
2厘米的4种纸条并编号(牛皮纸、复印纸、新闻纸、餐巾纸)、画有横线和竖线的纸张、放大镜、一次性杯子、塑料滴管、水。学生自带物品:在生活中收集不同的纸制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纸是我们常用的材料,在生活中哪些时候、哪些地方用到了纸呢?这些纸都一样吗?可能有哪些不同呢?今天这些课,我们就来研究纸。(板书:纸)二、活动一:比较不同的纸1.师:今天的科学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这些纸条(出示纸条),发给大家。纸上还编了号,标明了纸的名称,大家看一看,认一认。2.提问:这些纸都一样吗?你能找出它们的哪些不同呢?(颜色、厚薄、软硬……)引导学生用纸上的编号对纸的特征进行描述。3.谈话:我们来玩“找纸条”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找到它并举起来。例如:最硬的纸是哪个?最软的纸是哪个?最厚的纸是哪个?最薄的纸是哪个?……4.提问:除了刚才我们观察过的、描述过的特征外,这些纸还有什么不同吗?5.纸的吸水实验出示情境:一同学不小心洒了一些水在桌上,你觉得用什么纸来擦最好呢?为什么?师:卫生纸的吸水性真的是最好的吗?我们做一个实验来检验吧。师:出示组装好的实验器材,学生观察,思考,怎么做才公平呢?(帮助学生确定变量与不变量)分小组(每组2人)实验。汇报交流:水在哪种纸上爬得高?说明什么?师:请小朋友将这几张纸按它们吸水性从强到弱进行排队。6.纸的构成:现在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出示(一张报条、一张A4纸、一张卫生纸)请同学们用手沿着纸上的直线将纸撕开,边撕边感受,横着撕和竖着撕有什么不同?撕下来的纸边缘是什么样的?(用放大镜观察)。学生分组活动。纸撕完后,发放大镜给各小组。交流:横着撕纸和竖着撕纸的发现;撕下来的纸边缘……小结:纸撕开后,边缘上的小毛毛,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纤维”。纸是由纤维构成的。三、拓展:选择合适的纸做贺卡1.课件出示各种贺卡图片。2.讨论:你想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需要用到什么样的纸张?要准备什么工具和小装饰吗?3.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作贺卡,并在班上展示、交流。
板书:
2
纸板实物图(纸的吸水能力排序)高
餐巾纸
新闻纸
复印纸低
牛皮纸
后记:学生对纸的种类较熟悉,但说不出它们各自的用途。学生对手操作发现报纸和复印纸的抗拉程度不相上下,不会使用铁架台。复印纸的吸水性差,与牛皮纸差别不大。我用实例说明:牛皮纸多用于外包装,因此比报纸吸水性差。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2.
5
课
题
第3课
塑料
第
1课时
总13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材质的塑料有不同的特点,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的用途,认识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经历观察、比较不同塑料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3、知道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树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识。
重
点
认识不同塑料的不同特点,了解它们的用途。
难
点
认识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树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活中常见塑料制品。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你看黑板!【教师板书:塑料(同时注上拼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它的名字,塑料。(学生齐读:塑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塑料这种材料,请同学说一说,在哪里可以找到塑料?
师:真厉害!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找到这么多用塑料制作的物品。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塑料,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二、新授1.介绍各种不同的塑料制品。(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师: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塑料杯、塑料袋……)你知道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吗?(装东西,装水……)2.比较不同的塑料教师出示2个不同的塑料袋,师:这2个塑料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塑料、都可以装东西……)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呢?(引导学生从颜色、大小、软硬程度上找不同)你是怎样发现这些不同的?(巩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应用)师:不同的塑料袋有什么不同的用途?3.塑料瓶底大揭秘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不同的塑料瓶,观察瓶底的标识,同桌之间找一找,有什么发现?教师出示ppt讲解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安全教育: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塑料制品?一次性塑料杯可以经常用吗?三、拓展延伸1.学生回家调查家里使用的塑料瓶是否安全?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法、调查记录),制作成简单的调查小报,张贴在班级展示墙上。
板书:3
塑料板图
塑料袋:透明(不透明)
易拉断(不易断)塑料瓶:安全标识
后记:学生了解了几种不同的塑料袋,知道了它们软硬的不同,认识了不同的塑料瓶,能找到瓶底PET标志,懂得了它们都是可回收的材料,并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物品。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第五单元
常见的工具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7.12.
12
课
题
第1课
剪子和刀具
第
1课时
总14课时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结构,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2.科学探究:经历使用剪子和刀具完成制作纸制物品的过程,总结剪子的使用方法。模仿设计制作小挂件。3.科学态度、STSE:树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意识到改进工具的意义。
重
点
体验、发现剪子和小刀的使用效果,感受到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
难
点
模仿设计制作小挂件,体会工具带来的便利,觉察不同结构的工具具有不用的功能。
教学准备
学生用剪刀和裁纸刀、其他种类的刀和剪、手套、石块。做小挂件的材料和工具:剪刀、笔、裁纸刀、线绳、胶水、薄厚不同的彩纸。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出示剪子和小刀)。剪子和小刀,有一天,他们俩争吵起来,剪刀说:“我的本领比你大!”小刀说:“不对,当然是我的本领比你大!”争得不可开交,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到底谁的本领大呢?你们说说剪刀和小刀有什么本领?二、活动一:
分开一张纸1.出示一张纸,要把纸分成两张,可以怎么把他分开呢?
2.学生回答之后,出示教材中提供的3种方法(图片):用手撕开、用剪刀剪开、用小刀割开。我们要观察比较裁开纸的效果。3.课件出示,讲解使用剪子和裁纸刀的安全要求:既要防止伤害自己,也要防止伤害他人。4.教师示范操作。5.学生实操。教师巡视指导。6.再次比较3种分开纸效果。说说哪种方法最好呢?三、制作小蝴蝶1.看来小刀本领更强,不过剪子不服气了。“老师最喜欢蝴蝶了,她就用我来剪蝴蝶的呢!”
2.老师做了一个纸蝴蝶,你们看,你们能做出来吗?那我们来做做吧。3.思考:做这样的一个蝴蝶,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呢?怎样做?(课件出示制作)4.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剪刀的小窍门(用剪刀的刀口后部剪硬纸片,用剪刀的刀尖部分把彩纸剪成碎纸条。5.交待注意事项,尤其注意安全。6.分发材料和工具(材料:如薄厚不同、多种颜色的彩纸、胶水;工具:剪子、裁纸刀、笔等)。7.学生实操。教师巡视指导。
8.作品展示和交流。
四、认识多种多样的剪子和刀具1.到底谁的本领强呢?(渗透各有长处,都是我们的好“帮手”)2.出示多种多样的剪子和刀具实物,配图简介名称,并演示操作其用途。3.观察剪子和刀具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用途,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的关联。五、了解科技史——石刀、石斧1.解说古人发明石刀、石斧的过程。2.与现在相比,古人的石刀、石斧很粗糙,提示当时的材料和技术与现在的材料和技术的不同。
板书:
第1课
剪子和刀具
“好帮手”
图示(剪子、刀具)
图示(剪的小蝴蝶)
后记:为了安全,我并没有出示裁纸刀和小刀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试着用尺子裁纸或徒手撕纸。学生懂得了刀口后部和刀尖剪纸的适用范围。用后部能剪得更快,刀尖能剪曲线或短线,便于转向,还明白了枝剪的作用。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
科目
科技
年级
一
班级
70
时间
2018.1.2
课
题
第2课
其他常见工具
第
1课时
总15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他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2、尝试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3、初步体验和认识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大胆地表达探索使用工具的经验。乐于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
点
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他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难
点
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培养学生简单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工具类物品:漏斗、老虎钳、镊子、转笔刀等。操作类物品:需要削的铅笔、铁丝、瓶子、棉花等、螺丝类积木玩具(内有扳手、螺丝刀、锤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儿歌导入:小锤子,敲敲敲;小钳子,夹夹夹;小剪刀,剪剪剪;订书机,咔咔咔。小小工具用处大,本领强大人人夸。儿歌中说了哪几种小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还知道哪些工具?板书:
其他常见工具
二、活动一:认识更多的工具
1.出示与教材中7幅插图相对应的工具图与实物。2.说一说:这种工具叫什么?它有什么用途?(配图)3.出示学生自带或者教师准备的其他工具,像前面一样进行介绍。4.观察比较这些工具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用途,继续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的关联。5.想一想:如果缺少了这些工具,会带来哪些不方便?三、
活动二:巧用工具1.出示教材中的6幅插图2.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削铅笔、舀红“汤园”、瓶中取棉花等)。3.出示教材中提供的工具插图,遇到不认识的先注意观察它的结构,猜想其用途。4.想一想,完成某个任务选用什么工具合适?(记录下来)5.交待注意事项,提出安全操作要求。6.试一试,比一比,是这样吗?(与之前的记录对照)7.交流。说一说试用工具的体会。例如:削铅笔时,使用转笔刀最方便,其次是水果刀,剪刀的一侧刀刃也可以,但不方便。又如,舀红“汤园”,试了好几种工具,还是用漏勺最方便。8.小结。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四、活动三:用工具组装小车1.出示组装小车的所有材料和工具(先实物,后投影或配图)2.观察:小车有哪些零部件?配备了哪些工具?3.制定计划。想一想:哪种工具可能是用来安装哪种零部件的?4.学生组装。试一试:用工具把零部件连接、固定组装成小车。5.作品展示。比一比:谁装的小车最牢固?
板书:
2
其他常见工具常见的工具:锤子、筛子、漏斗、镊子......
用途
使用方法
后记:学生对各种工具的作用如锤子、螺丝刀、订书机、碗筷等都很熟悉,但对镊子、漏斗、筛子不太认识,我演示了筛子的作用:筛土。安排了分组实验,给学生用量杯和漏斗灌水;用镊子夹棉花,加上锥形瓶。还让学生用药匙舀弹珠,从量杯舀至一次性杯,学生兴趣很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科版)
科
学
一年级
上册
教
学
设
计
2017年9月1日
电脑
塑料
金属
PAGE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