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26 20:59:09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东至期末)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朝鲜 B.中国 C.英国 D.日本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全球总人口大概70亿左右,中国的人口总量大概14亿左右,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故答案为:B。
【点评】截至2005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有12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孟加拉国、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
2.(2021·湘西)2021年5月底,我国推出了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此政策可以缓解我国(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增长过快
C.劳动力过多 D.就业压力过大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此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A正确;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口增长缓慢,B错误;此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婴幼儿数量,长远来看,会增加劳动力数量,不能缓解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2021·泸县)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 分点,其中男性人口占 51.24%,女性人口占 48.76%。如图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图以及与第六次人 口普查相比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下列小题。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缓慢增长 B.出现负增长 C.快速增长 D.先慢后快
4.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0﹣14 岁人口比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高
C.自然增长率高 D.生育政策调整
5.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
A.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B.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C.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D.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答案】3.A
4.D
5.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成因复杂,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我国人口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有着更好的养老条件;此外,由于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诸多因素导致我国新生儿和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造成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3.据“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结合图示,推知目前我国人口缓慢增长,
平均增长率有所下降。 故选:A。
4.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0﹣14 岁人口比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政策调整,即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 故选:D。
5.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现阶段实行的人口国策是计划生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得到延长,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实现“三低”,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这必然导致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故选:B。
(2021·荆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
  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地区分布(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90
数量(万人) 年增长率(%) 0~14岁 15 59岁 60岁以上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城市 乡村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
变化状况 +7206 -0.04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
6.表格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7.有关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异,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
B.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并未取得成效
C.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加剧
D.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8.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答案】6.D
7.D
8.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6.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并不是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所以A错误。我国人口年增长率变化状况是-0.04%,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所以B错误。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状况是-6.79%,劳动人口在减少,所以C错误。我国老龄人口变化状况是+5.44%,说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改善,所以A错误。0~14岁人口变化状况是+1.35%,说明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所以B正确。表格数据并未反映人口性别结构,与C项无关。我国城镇人口由49.68%增大到到63.89%,变化特点是+14.21%,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8.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加重等,这就需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2021·北京)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2010-2020年间(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10.人口普查可以(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C
10.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9.读图可知,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0—14岁人口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数量增多;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
10.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查清年龄段、男女比例等人口结构的状况;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不能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综合影响。
11.(2021·阜新)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在逐步增加, 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小; 消费市场增加; 环境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总量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021·赤峰) 我国在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漫画和“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漫画中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中a段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对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政策只能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减少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呈现负增长
D.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答案】12.A
13.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2.由图可以看出,a段是在我国解放后,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与①情况相对应,故答案为:A。
13.计划生育政策既可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问题,故A错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但人口总数还在持续增长,故B错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增长缓慢,但没有出现负增长,故C错误。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陕西)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总人口数141178万人。读“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和“十年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2010年 2020年
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 8930人 15467人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9.08年 9.91年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08% 2.67%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
C.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D.进入二十一世纪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15.关于近十年来人口素质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 B.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普
C.文盲人数减少,无需再扫盲 D.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提高
【答案】14.A
15.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在度过人口增长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
14.据图可知,2010年-2020年十年来人口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05%左右,说明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A正确;建国以来全国人口总量在上升,但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的说法错误,B错误;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C错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0,故出生率不可能低于死亡率,D错误。故答案为:A。
15.据表可知,近十年来,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同时表中数据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ABD表述正确;我国文盲人数减少,但文盲率仍然占比2.67%,需要扫盲,C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2021·北部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
C.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减少
17.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16.A
17.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6.由材料中数据可知,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7206万人,B错误;人口总数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故可推出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A正确;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大,C错误;人口总数增加,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可推出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增加,D错误。故答案为:A。
17.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正确;生育政策调整在国内都实施,不能因此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错误;生育政策调整没有体现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国家在逐步推进城镇化,鼓励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B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黔江) 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19.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提倡(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多胎征税 D.生育“二孩”
【答案】18.A
19.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8.从图可看出,我国劳动人口除了2021年是增加外,其余年份都是减少,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9.晚婚晚育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A错误。少生优生,人口增长过慢,对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不利,B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暂时不可能实行多胎政策,C错误。生育二孩有利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减缓老龄化,D正确。故答案为:D。
20.(2021·昆明)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第六,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统计(不含港澳台)
  人口总数(亿) 年平均增长率(%) 0-14岁 人口占比(%) 15-59岁 人口占比(%) 60岁以上 人口占比(%)
第六次2010年 13.39 0.57 16.60 70.14 13.26
第七次2020年 14.l1 0.53 17.95 63.35 18.70
A. 人口总数明显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C.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D.老龄化程度已缓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
A. 人口总数仍在增加,A不符合题意;
B.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山脉人口增长速度减慢,B符合题意;
C.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说明劳动人口比重下降,C不符合题意;
D.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说明老龄化程度加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1.(2021·上海)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和山东省是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单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这两省位于(  )
A.东部地带 B.中、西部地带
C.西部地带 D.东、中部地带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 广东省和山东省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都位于东部地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
(2021·云南)读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及“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22.从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可知(  )
A.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D.1982年以后,人口逐渐减少
23.下列根据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
B.幼儿及青少年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C.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D.目前,我国劳动力已经严重不足
【答案】22.A
23.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2.根据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分析可知:
A. 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A符合题意;
B. 人口最近10年低速增长,B不符合题意;
C.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波动变化,C不符合题意;
D. 1982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仍逐渐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根据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分析可知:
A. 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A不符合题意;
B. 幼儿及青少年人口数量有所增加,B不符合题意;
C.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C不符合题意;
D. 目前,我国15-59岁比重较大,劳动力仍很不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萍乡)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25.下列省区属于中部地区的是(  )
A.四川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江西省
26.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  )
①地形 ②经济 ③气候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24.A
25.D
26.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的人口分界线通过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2)本题考查属于中部地区的省区,读图解答即可。
(3)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牧业地区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4.读图分析可知, 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东部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读图分析可知,四川省、云南省位于西部地区,广东省位于东部地区,江西省位于中部地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6.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等;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社会有经济、交通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苏州)下图为江苏省人口数据统计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国际惯例,15-64岁为劳动人口;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注:苏南地区是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地级市。)
27.据图可知(  )
A.宿迁少年儿童人口数量最多
B.苏州劳动人口所占比重高于无锡
C.扬州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
D.苏南各市出生率均低于其他各市
28.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  )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③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人大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7.B
28.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江苏省人口状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7.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A. 淮安少年儿童人口数量最多,A不符合题意;
B. 苏州劳动人口所占比重高于无锡 ,B符合题意;
C. 南通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C不符合题意;
D. 苏南各市出生率均高于南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8.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等。 鼓励人口流人大城市只能会加重大城市负担,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29.(2021八上·乾县期末)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2020年我国进行第   次人口普查。
(2)读图可知,我国在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门,将在   年成为老龄社会,在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左右。
(3)读图可知,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其预测总数为   亿人。
(4)到2050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   。
(5)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   的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1)七
(2)2010;2026
(3)30%;2030
(4)印度
(5)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1)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从1949年至2020年前,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2)读图可知,我国在201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门,将在2026年成为老龄社会,在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左右。
(3)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增长快,读图可知,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其预测总数为15.57亿人。
(4)图中可知,到2050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印度。
(5)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点评】(1)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使得社会的养老压力巨大,同时也会带来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社会缺乏活力、国防力量受损、社会创新能力减弱等。
(2)我国目前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远远超过“人口老龄化”的达标线,已经进入到了中深度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大约每3.6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国大约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内,我国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3%,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
(3)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0.(2020八上·勃利期中)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可能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   、   、   等问题。
(4)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实行“   ”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是控制   、提高   。
【答案】(1)7;21
(2)继续增长;不断减少
(3)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4)计划生育;人口数量;人口素质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耕地占世界的7%(2)由右图可知,我国人口从5亿到11亿,今后可能到16亿,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均耕地却从17亿亩到15亿亩,再到6亿亩,在急剧减少。(3)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众多的人口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点评】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1.(2020八上·云县期中)简答我国人口基本国策及人口基本国策的具体内容?
【答案】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2.(2020八上·阳东月考)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关乎国家的发展,为此我国从1953年至2010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图2)表明,自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   ,其中   年至   年增长速度最快。
(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M(   )-N(   )一线为界,   部人口稠密。
(3)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困扰?
(4)请从①-⑤(图1)中任选一个省区,判断其人口疏密状况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1)增长;1964;1982
(2)黑河;腾冲;东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各种人口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
(4)①是四川省,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人口较为密集;②是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③是福建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④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较少;⑤是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1)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自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其中1964年至1982年增长速度最快。
(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东部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各种人口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
(4)①是四川省,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人口较为密集;②是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③是福建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④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较少;⑤是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故答案为:(1)增长、1964、1982;(2)黑河、腾冲、东;(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各种人口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4)①是四川省,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人口较为密集;②是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③是福建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④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较少;⑤是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点评】(1)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占94.4%,西北半壁人口仅占5.6%。线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人口分布较多,西北部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较少。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 / 1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东至期末)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朝鲜 B.中国 C.英国 D.日本
2.(2021·湘西)2021年5月底,我国推出了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此政策可以缓解我国(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增长过快
C.劳动力过多 D.就业压力过大
(2021·泸县)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 分点,其中男性人口占 51.24%,女性人口占 48.76%。如图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图以及与第六次人 口普查相比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下列小题。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缓慢增长 B.出现负增长 C.快速增长 D.先慢后快
4.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0﹣14 岁人口比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高
C.自然增长率高 D.生育政策调整
5.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
A.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B.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C.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D.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2021·荆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
  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地区分布(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90
数量(万人) 年增长率(%) 0~14岁 15 59岁 60岁以上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城市 乡村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
变化状况 +7206 -0.04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
6.表格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7.有关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异,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
B.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并未取得成效
C.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加剧
D.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8.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2021·北京)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2010-2020年间(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10.人口普查可以(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1·阜新)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2021·赤峰) 我国在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漫画和“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漫画中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中a段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对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政策只能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减少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呈现负增长
D.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2021·陕西)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总人口数141178万人。读“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和“十年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2010年 2020年
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 8930人 15467人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9.08年 9.91年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08% 2.67%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
C.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D.进入二十一世纪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15.关于近十年来人口素质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 B.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普
C.文盲人数减少,无需再扫盲 D.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提高
(2021·北部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
C.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减少
17.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1·黔江) 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19.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提倡(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多胎征税 D.生育“二孩”
20.(2021·昆明)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第六,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统计(不含港澳台)
  人口总数(亿) 年平均增长率(%) 0-14岁 人口占比(%) 15-59岁 人口占比(%) 60岁以上 人口占比(%)
第六次2010年 13.39 0.57 16.60 70.14 13.26
第七次2020年 14.l1 0.53 17.95 63.35 18.70
A. 人口总数明显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C.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D.老龄化程度已缓解
21.(2021·上海)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和山东省是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单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这两省位于(  )
A.东部地带 B.中、西部地带
C.西部地带 D.东、中部地带
(2021·云南)读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及“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22.从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可知(  )
A.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D.1982年以后,人口逐渐减少
23.下列根据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
B.幼儿及青少年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C.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D.目前,我国劳动力已经严重不足
(2021·萍乡)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25.下列省区属于中部地区的是(  )
A.四川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江西省
26.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  )
①地形 ②经济 ③气候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21·苏州)下图为江苏省人口数据统计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国际惯例,15-64岁为劳动人口;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注:苏南地区是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地级市。)
27.据图可知(  )
A.宿迁少年儿童人口数量最多
B.苏州劳动人口所占比重高于无锡
C.扬州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
D.苏南各市出生率均低于其他各市
28.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  )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③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人大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29.(2021八上·乾县期末)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2020年我国进行第   次人口普查。
(2)读图可知,我国在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门,将在   年成为老龄社会,在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左右。
(3)读图可知,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其预测总数为   亿人。
(4)到2050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   。
(5)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   的计划生育政策。
30.(2020八上·勃利期中)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可能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   、   、   等问题。
(4)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实行“   ”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是控制   、提高   。
31.(2020八上·云县期中)简答我国人口基本国策及人口基本国策的具体内容?
32.(2020八上·阳东月考)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关乎国家的发展,为此我国从1953年至2010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图2)表明,自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   ,其中   年至   年增长速度最快。
(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M(   )-N(   )一线为界,   部人口稠密。
(3)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困扰?
(4)请从①-⑤(图1)中任选一个省区,判断其人口疏密状况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全球总人口大概70亿左右,中国的人口总量大概14亿左右,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故答案为:B。
【点评】截至2005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有12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孟加拉国、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此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A正确;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口增长缓慢,B错误;此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婴幼儿数量,长远来看,会增加劳动力数量,不能缓解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答案】3.A
4.D
5.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成因复杂,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我国人口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有着更好的养老条件;此外,由于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诸多因素导致我国新生儿和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造成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3.据“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结合图示,推知目前我国人口缓慢增长,
平均增长率有所下降。 故选:A。
4.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0﹣14 岁人口比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政策调整,即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 故选:D。
5.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现阶段实行的人口国策是计划生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得到延长,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实现“三低”,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这必然导致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故选:B。
【答案】6.D
7.D
8.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6.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并不是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所以A错误。我国人口年增长率变化状况是-0.04%,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所以B错误。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状况是-6.79%,劳动人口在减少,所以C错误。我国老龄人口变化状况是+5.44%,说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改善,所以A错误。0~14岁人口变化状况是+1.35%,说明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所以B正确。表格数据并未反映人口性别结构,与C项无关。我国城镇人口由49.68%增大到到63.89%,变化特点是+14.21%,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8.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加重等,这就需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9.C
10.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9.读图可知,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0—14岁人口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数量增多;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
10.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查清年龄段、男女比例等人口结构的状况;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不能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综合影响。
11.【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在逐步增加, 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小; 消费市场增加; 环境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总量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答案】12.A
13.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2.由图可以看出,a段是在我国解放后,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与①情况相对应,故答案为:A。
13.计划生育政策既可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问题,故A错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但人口总数还在持续增长,故B错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增长缓慢,但没有出现负增长,故C错误。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4.A
15.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在度过人口增长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
14.据图可知,2010年-2020年十年来人口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05%左右,说明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A正确;建国以来全国人口总量在上升,但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的说法错误,B错误;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C错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0,故出生率不可能低于死亡率,D错误。故答案为:A。
15.据表可知,近十年来,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同时表中数据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ABD表述正确;我国文盲人数减少,但文盲率仍然占比2.67%,需要扫盲,C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6.A
17.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6.由材料中数据可知,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7206万人,B错误;人口总数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故可推出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A正确;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大,C错误;人口总数增加,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可推出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增加,D错误。故答案为:A。
17.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生率,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正确;生育政策调整在国内都实施,不能因此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错误;生育政策调整没有体现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国家在逐步推进城镇化,鼓励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8.A
19.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8.从图可看出,我国劳动人口除了2021年是增加外,其余年份都是减少,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9.晚婚晚育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A错误。少生优生,人口增长过慢,对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不利,B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暂时不可能实行多胎政策,C错误。生育二孩有利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减缓老龄化,D正确。故答案为:D。
20.【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
A. 人口总数仍在增加,A不符合题意;
B.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山脉人口增长速度减慢,B符合题意;
C.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说明劳动人口比重下降,C不符合题意;
D.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说明老龄化程度加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1.【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 广东省和山东省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都位于东部地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
【答案】22.A
23.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2.根据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分析可知:
A. 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A符合题意;
B. 人口最近10年低速增长,B不符合题意;
C.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波动变化,C不符合题意;
D. 1982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仍逐渐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根据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分析可知:
A. 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A不符合题意;
B. 幼儿及青少年人口数量有所增加,B不符合题意;
C.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C不符合题意;
D. 目前,我国15-59岁比重较大,劳动力仍很不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4.A
25.D
26.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的人口分界线通过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2)本题考查属于中部地区的省区,读图解答即可。
(3)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牧业地区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4.读图分析可知, 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东部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读图分析可知,四川省、云南省位于西部地区,广东省位于东部地区,江西省位于中部地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6.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等;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社会有经济、交通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7.B
28.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江苏省人口状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7.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A. 淮安少年儿童人口数量最多,A不符合题意;
B. 苏州劳动人口所占比重高于无锡 ,B符合题意;
C. 南通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C不符合题意;
D. 苏南各市出生率均高于南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8.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等。 鼓励人口流人大城市只能会加重大城市负担,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答案】(1)七
(2)2010;2026
(3)30%;2030
(4)印度
(5)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1)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从1949年至2020年前,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2)读图可知,我国在201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门,将在2026年成为老龄社会,在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左右。
(3)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增长快,读图可知,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其预测总数为15.57亿人。
(4)图中可知,到2050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印度。
(5)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点评】(1)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使得社会的养老压力巨大,同时也会带来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社会缺乏活力、国防力量受损、社会创新能力减弱等。
(2)我国目前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远远超过“人口老龄化”的达标线,已经进入到了中深度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大约每3.6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国大约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内,我国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3%,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
(3)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0.【答案】(1)7;21
(2)继续增长;不断减少
(3)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4)计划生育;人口数量;人口素质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耕地占世界的7%(2)由右图可知,我国人口从5亿到11亿,今后可能到16亿,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均耕地却从17亿亩到15亿亩,再到6亿亩,在急剧减少。(3)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众多的人口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点评】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1.【答案】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2.【答案】(1)增长;1964;1982
(2)黑河;腾冲;东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各种人口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
(4)①是四川省,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人口较为密集;②是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③是福建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④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较少;⑤是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1)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自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其中1964年至1982年增长速度最快。
(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东部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各种人口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
(4)①是四川省,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人口较为密集;②是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③是福建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④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较少;⑤是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故答案为:(1)增长、1964、1982;(2)黑河、腾冲、东;(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各种人口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4)①是四川省,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人口较为密集;②是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③是福建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④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较少;⑤是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点评】(1)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占94.4%,西北半壁人口仅占5.6%。线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人口分布较多,西北部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较少。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