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2019·兰州)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 ,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 。
2.(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3.(2019七上·黑龙江期中)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把农业用地分为耕地、 、和 。
4.(2019七下·封开期末)在空间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从 向 递减的状态.那么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的办法是 。
5.(2019七下·沧县期末)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出 , 的特点。
6.(2019八上·番禺期末)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 地区和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二、单选题
7.(2021八上·定南期末)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不够齐全
B.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
C.人均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8.(2021八上·定南期末)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
(2021·南县)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专题调研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河流无结冰期
C.位于季风区 D.耕地类型都是旱地
10.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
A.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变耕地类型 D.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11.读“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所占百分比的对比图”,分析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a-水资源总量 B.b-人口数量
C.e-耕地面积 D.d-土地面积
下表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结合表格完成下列小题。
人口数量 水资源 耕地面积
南方地区占比 53.5% 80% 35.2%
北方地区占比 44.4% 14.7% 59.2%
12.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 )
A.人口数量少 B.耕地多、水资源少
C.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D.人均耕地面积小
13.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2021八下·南康期中) 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度较差的区域是( )
A.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
C.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
15.西北地区( )
A.水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
C.耕地面积最广 D.地区生产总值小
(2021·云县模拟) 读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由“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窖 D.节约用水
17.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土地资源类型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B.②林地 C.③旱地 D.④荒地
18.(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19.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径流总量最小的是 ( )
A.珠江 B.闽江 C.长江 D.黄河
(2)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是 ( )
A.分布均匀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2021八上·槐荫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A—草地 B.B—水田 C.C—林地 D.D—旱地
21.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比重小
C.山地多,平地少 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三、综合题
22.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读图,回答问题。
(1)由“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修建水窖
D.节约用水
(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 (均匀/不均匀),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 为主的耕地,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3)界线A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区域,水资源 (丰富/缺乏)。
23.(2021八上·陇县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
(2)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分配 (合理不合理),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 ,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 。
(3)为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兴建了 工程。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水资源供需紧张,为缓解该市缺水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修建水库和 。
24.(2021八上·拜泉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通过 措施解决。
(2)少水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3)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 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 率 , 惊人。
25.(2021八上·盐湖期末)阅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在调水过程中,大部分线路都利用了 的水道,减小了许多工程量。东线和中线都将水调往 地区。
(2)从调水的方向判断,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3)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 ,说明我国地势 ,呈阶梯状分布。
(4)两条大河中,航运价值较高、为我国淡水鱼主要产区的是 ;冬季有结冰现象、含沙量较大的是 。
(5)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 、 、 等工程。
(6)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的四大流域是∶长江、 河、黄河和海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兴建水库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答案】长江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长江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个方案.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3.【答案】林地;草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把农业用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故填“林地、草地”
【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答案】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修建水库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上讲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从时间上讲冬春少,夏秋多。解决水资源时空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和新修水库。
故答案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修建水库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5.【答案】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出 时间分配不均匀和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在空间上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在时间上,因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导致降水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6.【答案】华北;西北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特别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故答案为:华北;西北.
【点评】考查我国的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齐全,人均占有少,故A不正确;我国山地多,平地少,我国耕地和林地比重低,故B正确;我国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C错误.我国的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如下: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这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受降水时间分配不均的影响,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A正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错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答案】9.C
10.A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2)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如下:
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最大优点是有现有的京杭大运河可以作为河道,缺点是需要动力提水,耗费大量能源,水质较差。
②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到北京天津;
③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江苏扬州调水,沿京杭运河到北京和天津,该路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沿途所经地区为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秦岭淮河以南河段不结冰,但秦淮以北河段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耕地是旱地,以南为水田。故C正确,A、B、D错误。
10.南水北调主要是调水至华北和西北地区,它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A正确;对BCD三项涉及内容无影响。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 判断,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是南多北少,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是南少北多,北方平原面积广阔,耕地更广,故可以判断,a为水资源总量,b为土地面积,e为人口数量,d为耕地面积。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耕地面积北多南少。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12.D
13.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读表可得,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特点是:人口数量多;耕地少,水资源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故答案为:D。
13.我国水资源南方、北方分布不均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故答案为:B。
【答案】14.B
15.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14.读图分析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低,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高,水资源难以满足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需求;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高,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较低,水资源总量过剩明显。故B正确。故答案为:B。
15.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比例看,西北地区水资源少 、人口众少、 耕地面积最少、 地区生产总值小。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
【答案】16.B
17.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16.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故答案为:B。
17.读我国主要土地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①是水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②是旱地,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③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④是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根据题意选A。
18.【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提高水价可以缓解水浪费现象;海水淡化实施难度较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路线,此外还修建了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19.【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条河流中,径流总量最小的是淮河。故D符合题意。
(2)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
【答案】20.A
21.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读图,根据我国土地里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A是草地,B是林地,C是旱地,D是水田。所以正确的是A。
2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是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不利表现在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比重小。所以根据题意选A。
22.【答案】(1)南丰北缺、东多西少;A
(2)不均匀;水田;林地
(3)400
(4)缺乏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由“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3) 界线A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易致。(4)读图可知,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区域属于缺水带,水资源缺乏。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3.【答案】(1)南多北少
(2)不合理;多;少
(3)南水北调
(4)跨流域调水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由图中资料可知,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南方地区水多地少,水土的匹配都不合地,耕地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多,而水资源是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少。
(3)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兴建了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缺水地区。
(4)由图可知,北京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水资源缺口大,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采取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措施。
【点评】(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4.【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2)跨流域调水
(3)草地;缺水;低;浪费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图中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和缺水带的分布可知,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发呢不不均匀的问题,我国采取了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2)读图可知,少水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这里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为主。
(3)我国人多水少,分布不均匀,所以水资源短缺严重,又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所以我国缺水严重。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25.【答案】(1)京杭运河;华北
(2)南多北少
(3)自西向东;西高东低
(4)长江;黄河
(5)引黄人晋;引滦人津;引黄济青
(6)淮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往西北、华北地区。其中东线线路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利用京杭大运河的水道北上,调往华北地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中线起于丹江口水库,该线路可自流北上到达华北地区。
(2)我国调水主要方向是由长江流域调往西北、华北地区,因此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南丰北缺。
(3)图中两条大河是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入东海和渤海。河流流向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两条大河中,长江位于南方地区,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中下游地势平缓,江阔水深;沿途人口城市密集,航运价值高,也是我国淡水鱼主产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冬季结冰;流经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5)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除南水北调外还有引黄河水入山西的“引黄人晋”,引滦河水入天津的“引滦人津”,引黄河水入青岛的“引黄济青”等工程。
(6)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华北、西北,自南向北连接的四大流域分别是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
1 / 1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2019·兰州)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 ,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兴建水库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答案】长江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长江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个方案.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3.(2019七上·黑龙江期中)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把农业用地分为耕地、 、和 。
【答案】林地;草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把农业用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故填“林地、草地”
【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2019七下·封开期末)在空间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从 向 递减的状态.那么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的办法是 。
【答案】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修建水库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上讲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从时间上讲冬春少,夏秋多。解决水资源时空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和新修水库。
故答案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修建水库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5.(2019七下·沧县期末)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出 , 的特点。
【答案】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出 时间分配不均匀和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在空间上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在时间上,因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导致降水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6.(2019八上·番禺期末)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 地区和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答案】华北;西北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特别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故答案为:华北;西北.
【点评】考查我国的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二、单选题
7.(2021八上·定南期末)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不够齐全
B.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
C.人均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齐全,人均占有少,故A不正确;我国山地多,平地少,我国耕地和林地比重低,故B正确;我国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C错误.我国的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如下: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这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8.(2021八上·定南期末)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受降水时间分配不均的影响,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A正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错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2021·南县)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专题调研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河流无结冰期
C.位于季风区 D.耕地类型都是旱地
10.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
A.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变耕地类型 D.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答案】9.C
10.A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2)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如下:
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最大优点是有现有的京杭大运河可以作为河道,缺点是需要动力提水,耗费大量能源,水质较差。
②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到北京天津;
③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江苏扬州调水,沿京杭运河到北京和天津,该路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沿途所经地区为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秦岭淮河以南河段不结冰,但秦淮以北河段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耕地是旱地,以南为水田。故C正确,A、B、D错误。
10.南水北调主要是调水至华北和西北地区,它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A正确;对BCD三项涉及内容无影响。故答案为:A。
11.读“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所占百分比的对比图”,分析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a-水资源总量 B.b-人口数量
C.e-耕地面积 D.d-土地面积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 判断,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是南多北少,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是南少北多,北方平原面积广阔,耕地更广,故可以判断,a为水资源总量,b为土地面积,e为人口数量,d为耕地面积。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耕地面积北多南少。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下表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结合表格完成下列小题。
人口数量 水资源 耕地面积
南方地区占比 53.5% 80% 35.2%
北方地区占比 44.4% 14.7% 59.2%
12.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 )
A.人口数量少 B.耕地多、水资源少
C.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D.人均耕地面积小
13.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答案】12.D
13.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读表可得,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特点是:人口数量多;耕地少,水资源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故答案为:D。
13.我国水资源南方、北方分布不均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故答案为:B。
(2021八下·南康期中) 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度较差的区域是( )
A.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
C.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
15.西北地区( )
A.水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
C.耕地面积最广 D.地区生产总值小
【答案】14.B
15.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14.读图分析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低,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高,水资源难以满足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需求;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高,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较低,水资源总量过剩明显。故B正确。故答案为:B。
15.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比例看,西北地区水资源少 、人口众少、 耕地面积最少、 地区生产总值小。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
(2021·云县模拟) 读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由“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窖 D.节约用水
17.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土地资源类型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B.②林地 C.③旱地 D.④荒地
【答案】16.B
17.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16.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故答案为:B。
17.读我国主要土地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①是水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②是旱地,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③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④是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根据题意选A。
18.(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提高水价可以缓解水浪费现象;海水淡化实施难度较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路线,此外还修建了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19.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径流总量最小的是 ( )
A.珠江 B.闽江 C.长江 D.黄河
(2)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是 ( )
A.分布均匀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条河流中,径流总量最小的是淮河。故D符合题意。
(2)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
(2021八上·槐荫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A—草地 B.B—水田 C.C—林地 D.D—旱地
21.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比重小
C.山地多,平地少 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答案】20.A
21.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读图,根据我国土地里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A是草地,B是林地,C是旱地,D是水田。所以正确的是A。
2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是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不利表现在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比重小。所以根据题意选A。
三、综合题
22.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读图,回答问题。
(1)由“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修建水窖
D.节约用水
(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 (均匀/不均匀),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 为主的耕地,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3)界线A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区域,水资源 (丰富/缺乏)。
【答案】(1)南丰北缺、东多西少;A
(2)不均匀;水田;林地
(3)400
(4)缺乏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由“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3) 界线A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易致。(4)读图可知,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区域属于缺水带,水资源缺乏。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3.(2021八上·陇县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
(2)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分配 (合理不合理),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 ,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 。
(3)为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兴建了 工程。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水资源供需紧张,为缓解该市缺水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修建水库和 。
【答案】(1)南多北少
(2)不合理;多;少
(3)南水北调
(4)跨流域调水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由图中资料可知,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南方地区水多地少,水土的匹配都不合地,耕地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多,而水资源是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少。
(3)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兴建了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缺水地区。
(4)由图可知,北京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水资源缺口大,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采取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措施。
【点评】(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4.(2021八上·拜泉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通过 措施解决。
(2)少水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3)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 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 率 , 惊人。
【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2)跨流域调水
(3)草地;缺水;低;浪费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图中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和缺水带的分布可知,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发呢不不均匀的问题,我国采取了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2)读图可知,少水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这里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为主。
(3)我国人多水少,分布不均匀,所以水资源短缺严重,又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所以我国缺水严重。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25.(2021八上·盐湖期末)阅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在调水过程中,大部分线路都利用了 的水道,减小了许多工程量。东线和中线都将水调往 地区。
(2)从调水的方向判断,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3)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 ,说明我国地势 ,呈阶梯状分布。
(4)两条大河中,航运价值较高、为我国淡水鱼主要产区的是 ;冬季有结冰现象、含沙量较大的是 。
(5)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 、 、 等工程。
(6)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的四大流域是∶长江、 河、黄河和海河。
【答案】(1)京杭运河;华北
(2)南多北少
(3)自西向东;西高东低
(4)长江;黄河
(5)引黄人晋;引滦人津;引黄济青
(6)淮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往西北、华北地区。其中东线线路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利用京杭大运河的水道北上,调往华北地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中线起于丹江口水库,该线路可自流北上到达华北地区。
(2)我国调水主要方向是由长江流域调往西北、华北地区,因此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南丰北缺。
(3)图中两条大河是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入东海和渤海。河流流向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两条大河中,长江位于南方地区,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中下游地势平缓,江阔水深;沿途人口城市密集,航运价值高,也是我国淡水鱼主产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冬季结冰;流经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5)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除南水北调外还有引黄河水入山西的“引黄人晋”,引滦河水入天津的“引滦人津”,引黄河水入青岛的“引黄济青”等工程。
(6)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华北、西北,自南向北连接的四大流域分别是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