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呼吸作用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从哪里来?通过分解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得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如何分解?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来完成。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样,都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通过三个演示实验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为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及意义打下基础。
本节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里的能量也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而来的,这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内在联系。
2、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用于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3、呼吸作用主要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这有助于巩固对线粒体功能的记忆。
4、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全程性探究活动,既是对前面探究性活动的拓展和提高,也为学生在后继活动中参与其他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
②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③举例说出生活中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例。
2.能力目标:
①探究植物发生呼吸作用的部位。
②运用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原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
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和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②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①植物呼吸的现象。
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③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①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②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说教法
1.自学导思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血神个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2.直观教学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过程,多媒体动画演示种子萌发时所产生的各种物质,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现象,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阅读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并学会用这种原理指导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利用日常的生活经验解释以下问题吗
(1)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糠心呢?
(2)粮食为什么要晾干后贮藏呢?
(3)冷藏的蔬菜为什么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新鲜呢?
(4)花盆的底部为什么要有洞呢?
(5)植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吗?……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并引起其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30分钟)
【过渡】:这些现象源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与其相关的三个演示实验,
首先是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播放动画实验过程】后进行学生讨论:
(1)为什么燃烧后的蜡烛放进甲瓶就立即熄灭了呢?
(2)为什么甲瓶会缺少氧气呢?
(3)演示实验中煮熟的种子的作用是什么?
(4)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过渡】: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请一位同学来到台前),向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讲解原理:澄清石灰水遇而二氧化碳变浑浊。大家思考一下,人类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什么呢?(二氧化碳),那么植物呼吸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实验,演示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播放动画实验过程】后进行讨论:
(1)为何要由漏斗加水到玻璃瓶内?
(2)是什么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
【过渡】:大家听说过“粮食发烧”的现象吗?粮食为什么会发烧呢?是和呼吸作用有关吗?我们一起来看演示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播放动画实验过程】后进行讨论:
(1)甲、乙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产生的热量哪里来?
(4)煮熟种子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学生对于老师播放的视频动画,提供的演示实验以及提出的问题十分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到讨论当中,不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而且几乎每个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回答出相关的问题。
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测试,得到真实的课堂反馈。
上述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 ,释放 ,而且还会产生 。
【过渡】:冬天到了,有的人喜欢在睡觉的时候将房门紧闭,在卧室中恰好又放了生长旺盛的植物,大家觉得这样做科学吗?
学生举手回答后,再播放动画【危险的地窖】,解释是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导致人类的呼吸困难。进而提问:刚刚我们学习到了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呢?学生回答,根据书上的探究活动播放视频,并且讨论:
(1)为什么要将甲组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甲组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过渡】:为什么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呢?大家想一想植物的器官都是由什么构成的?(细胞)。所以呼吸作用归根结底是在细胞中进行的。
但是什么结构使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呢?展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学生找出其细胞质中共有的微细结构。找到线粒体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呼吸作用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的。由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师进行补充和修正。学生根据呼吸作用的概念提炼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所、和产物,进而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中能量的变化,进一步学习呼吸作用的意义。
学生能积极参与书写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并且主动强调书写时要注意场所的书写,对于原料、产物和场所都能熟练的分析。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课堂小结(3分钟)
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产生热量。
2.呼吸作用在细胞中进行
3.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四)课堂练习(5分钟)
练习册上的导学和精练部分,目的是得到真实的课堂反馈。
(五)板书设计
5-3 呼吸作用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产生热量。 二、呼吸作用在细胞中进行 澄清石灰水三、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遇二氧化碳1.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变浑浊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一部分以热量散失2.呼吸作用的意义 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
五、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思考的时间,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学动画和真实的实验现象从中总结出知识的要点,从而达到知识过手的目的。在概念的归纳和反应式的总结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格外的精练,并且要合理安排和掌控时间,使课堂的整个进行更加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