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折叠(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有趣的折叠(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5 15: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折叠
1教学目标评论
1、结合设计”车库平面展开图”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一步体会平面展开图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空间观念的应用问题。
2、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通过对”车库平面展开图”进行”折一折”的验证过程,获得折叠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在车库尺寸的设计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2
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明确活动任务—设计车库平面展开图—动手折一折验证—交流反思—自我评价的全过程。
难点:突破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过程中“对应面”和“对应边”的特征这一难点,并结合生活实际考虑“车库”的尺寸从而关注数据的合理性。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评论
课前播放:为老师设计“车库平面展开图”的缘由,回顾学生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从帮老师设计“车库”的“平面展开图”入手,给予学生“真实”的“角色定位”,产生主动实践的“需求愿望”。
活动2【活动】二、分析方案,发现问题。评论
1、
小组评选
出示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组内评选。
(2)汇报你们组的评选结果,并说明理由。
2、
反馈:各组汇报组内方案
  预设:
各组按照,折叠不成功、折叠成功分两类,再在能折叠成立体图形中,关注数据推选出最优。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小组交流时间,每人交流自己设计想法的同时,其他人就是在跟着他“想象”折叠过程。
活动3【活动】三、验证方案,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评论
1、学生质疑:
用“想象”的方法,判断的,“平面能否折叠成立体”,到底准确不准确呢?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验证”一下吗?
引出需求
——
动手折一折
出示要求:
下面,我们就动手折一折,把你手里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你头脑里“最初设计的立体车库”的样子。
(1)还原不成功的同学,观察思考:是平面展开图中的哪部分设计出问题了,恢复不成头脑中最初设计的立体车库的样子。
(2)还原成功的同学,观察思考:手中的平面展开图,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过程中,你有哪些“新”发现?
2、反馈:谈体会
3、小结:
看来,要想把自己设计的“车库平面展开图”成功还原成“立体车库”,既要关注“对应面”的“大小”“位置”,又要关注那些“会重合在一起的相等长度的对应边”的设计,才能使我们设计的立体车库实现“全封闭”。
4、结合生活实际,谈“车库”尺寸。
小结:
看来,数学并不是脱离生活孤立存在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才能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的小帮手。
设计意图:
谈体会的过程非常重要,这是学生动手操作后的反思提升过程。
学生在反复尝试,“平面”转“立体”的过程中,不断的加深“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尝试、更改修正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图形的面、棱的特点的,这个过程不是一下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一定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体悟的。
活动4【活动】四、拓展延伸。评论
老师手里还有一张其他班同学帮我设计的车库平面展开图,你们来帮老师看看他设计的行不行?
3D立体几何画板——课件辅助教学:
演示“车库房”,从“平面”到“立体”的折叠过程。
设计意图:
3D立体几何画板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车库房”,从“平面”到“立体”的折叠过程。并且,这一演示过程,做到了“3D、立体、全方位“,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立体感受。
活动5【作业】修改自己设计的“车库平面展开图”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