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9.《老王》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
1、作者介绍
杨绛(jiàng)(1911——),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和《将饮茶》,译著有《堂·吉诃德》。
著名学者、作家,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2、生字词
(1)注音:
塌败(tā) 取缔(dì) 伛(yǔ) 翳(yì) 骷髅(kū lóu)
绷( bēng) 滞笨(zhì) 愧怍(zuò )
(2)释词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3、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二、整体感悟
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1) 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2) 叙了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3) 王是一个孤苦伶仃但又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
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三、重点研读
指名朗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 ”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
四、为什么作者一家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主要是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者一家几是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五、智情迁移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那样的人,你能说说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吗?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那样的人,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应对人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9.《老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B.取谛(dì) 愧怍(zhà)
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kū lóu) 伛(yǔ)
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荒僻: 塌败:
取缔: 凑合:
滞笨: 愧怍:
2.依课文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
A.取缔 B.取消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A.愧怍 B.惭愧
4.课文记叙老王的工作和生活,重点详写了哪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末段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你认为作者拿钱给老王的行为是不是“侮辱”了他?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 )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6.填上文中空缺的两处词语,并体会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方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说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有啥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当然是失明了。我听了差点死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 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抠出来给了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充足心理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于碰破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生活在彻底的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她和她爸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看见走在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 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
10.当方老师得知女儿的眼睛有可能失明时,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 当她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心理准备后,她又是怎样做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题为“盲道上的爱”,通读全文后,你认为题中的“爱”包含哪几层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结尾满含深情地写道:“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方老师用围巾蒙住双眼从街上沿盲道顺利地走到家时,让“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请你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此时女儿的内心活动。(5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B(缔 zuò)2.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凑合:将就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3.(1)B (2)B (3)A (4)A
4.重点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无论认为“是”或“否”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二、
(一)6.镶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无力,像嵌进门框里。 强笑:qiǎnɡ 勉强做出笑容。给“我”送鸡蛋、香油,表示感激。“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害怕、同情;对他还给“我”送鸡蛋、香油,表示感激。
7.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担心他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上不安。
8.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我想像着他都要散架了。
9.老王死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我”给他钱,表现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二)10.(1)最初的反应是“差点死过去”(2)当她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心理准备后,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她提前利用一切机会体验盲人生活。或“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
11.(1)方老师对女儿的爱;(2)方老师对盲人的爱;(3)“我”对盲人的爱。
12.这是向世人发出的呼吁,呼吁我们这些明眼人,应该像文中的方老师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盲人,给这一个“弱势群体”带来方便和安全。
1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4张PPT)
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9.老王
杨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作者介绍
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和《将饮茶》,译著有《堂·吉诃德》。
著名学者、作家,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杨绛 (1911—)
前提测评
(1)注音:
塌败( ) 取缔( ) 伛( )
翳( ) 骷髅( ) 绷( )
滞笨( ) 愧怍( )
(2)释词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tā
dì
yǔ
yì
kū lóu
bēng
zhì
zuò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听朗读,整体感悟
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记叙了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但又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
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重点研读,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 ”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智情迁移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那样的人,你能说说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吗?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那样的人,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应对人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
我们的社会还有许多弱势的群体,面对他们,你会怎么做?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