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
1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物体的运行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2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行程问题,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过相遇这种生活场景,但对相遇的主要特征: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和理解。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有趣的相遇画面,使情境更加真实,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实际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
重点: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其思考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难点: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物体的运行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相遇问题评论
星期天,笑笑从上海回到北京。放下行李,她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好朋友淘气。淘气一听,迫不及待的想与笑笑见面。两家相距才几百米,如果步行的话,他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对方?
活动2【讲授】相遇问题评论
1、自主探究,尝试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自主合作,组内交流,并解决。
3、全班反馈。
学生出现两种解题的方法:
(1)用方程解。
a、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
70ⅹ+50ⅹ=840
120ⅹ=840
ⅹ=7
b、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
(70+50)x=840
120x=840
x=7
(2)用算术方法解。
因为两个人同时行驶,所以在一小时里它们一共行了(70+50)米,也就是它们的速度和,行驶的路
程是840米,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840÷(70+50)
=840÷120
=7(分)
4、小结:解决相遇问题,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算式。
活动3【练习】相遇问题评论
北京到呼和浩特的铁路线长660千米,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出,每时行驶48千米,另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每时行驶72千米,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几时相遇?
活动4【作业】相遇问题评论
教材72页“练一练”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