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农业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农业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4 07: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上衫乡中学教师 晏逢春
大家好!同学们好 !
请欣赏 《好日子》。
本节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标题: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解释】: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发展农业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呢?
同学们在上节课学过:-----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收获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我们把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通过人工培养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因地制宜” ---为 什 么?
一、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应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想想你知道哪一些差异?)
二、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你知道哪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这里 “宜” ?
请想想:下面的图片最好发展什么农业
这里“宜”?
这里呢?
这里呢?
这?
再请看看:这里“宜”?
A
B
C
D
1. 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看看课本怎样说?
二、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你知道哪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请想想看??
((种植什么农作物?发展哪些农业生产部门?产量多少才不至于积压?))
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
市场 需求量?
农业技术装备
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
活 动 (1)
因地制宜 与 不因地四川盆地.asf制西北.asf宜南方地区.asf
活 动 (2)
有一个山村,周围的土地大多数易风沙、洪水侵蚀,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方继续耕种,还是应该采取其他对策?请课下写一篇短文,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讨论:
1.BC两处自然环境相差不大,但种植的农作物对换一下,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还是减少?
2.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
让我们一起唱
请大家欣赏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