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七上语文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2、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3、感悟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2、在诵读中品味语言。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合作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季节来看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印象里冬天给了你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到: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或雪景之美等)不错,在很多人看来冬天是萧瑟、是萧条。但在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着怎样的特殊美丽?走进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情况交流。
学生说出在预习中所了解的,教师补充(课件)。
2、学生试着诵读并体会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3、@听范读,与自己刚才的诵读比较,说出应用什么语气读。(语调柔和,节奏缓慢,语气亲切,还要读出对济南的热爱)
@字词检查:(课件)济南( ) 伦敦( )镶上( ) 奇迹( ) 宽敞( ) 看护( )贮蓄( ) 水藻( )澄清( ) 髻儿( )
⑴响亮:⑵温晴:⑶出奇:⑷安适:⑸慈善:⑹镶:⑺贮蓄:⑻澄清:⑼空灵:
4、学生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什么是个宝地?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或写济南的冬天可以写的东西也许很多,但作者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
①“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征,济南的冬天与北京、伦敦、热带相比无风声,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水,像在小摇篮里。
②作者主要抓住了济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的小山,城外的远山,泛绿的水。
5、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济南冬天之美。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去冬天的济南游览了一番,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情的济南、慈善的济南、秀气的济南、像水墨画一般的济南、水色澄清的济南、简直就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般的济南,冬天的济南太美了!下节课我们还要再去《济南的冬天》里品一品让我们心动的美来!
作业:将课后字词写一遍;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阅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陶醉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之中,让我们感动着老舍先生那充满爱意与赞叹的心情,那么作者是怎么来具体描写心目中的“宝地”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相信你们仔细品读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二、圈点评注(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由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语言之美)
方法:圈点词、句、段,评用词的贴切精炼、语言的优美生动、表达感情的真挚。
预设:
(一)2—5节示例(在读中感悟美)
明确:1、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分别突出阳光照耀下的山—温静或暖和、安适;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水墨画或淡雅;水—绿。
2、第三节中作者由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为了突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细致的描绘薄雪下的山之美,依山写景从上到下的描绘,如把山坡上的斑驳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使山活了起来;把夕阳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我们带入想象联想的境界,使事物具体形象可感。
3、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用“卧” 字写村庄写雪写其形态活灵活现
②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水有了灵气,更为了突出写绿
(二)词句示例: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的“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3、“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孕育着的无穷春意。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和仔细揣摩。
三、写法借鉴:
文章把冬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冬天的济南,对你写作有何借鉴?
预设:开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描写有层次;融情于景;展开丰富的联想;巧用修辞生动贴切的表现济南冬天之美。
四、拓展延伸:你心中有美丽的风景吗?你家门前的小树?你家屋后的小溪?你的学校里的绿草坪?还是春天里到花朵?夏天里的知了?秋天里的红枫叶?冬天里的飞雪?任选一景,任选比喻或拟人中的一种修辞,用三两句话吧把它描写下来吧!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冬天的济南美景,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正流淌在字里行间,老师最希望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和老舍先生一样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用美好的心灵去抒写美,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
作业: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提示:简要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介绍老舍及其笔下的冬天,查阅一下资料)
板书:
山
温晴
水
21世纪教育网(原课件中心网站) www.21cnjy.com 第 1 页 共 3 页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七上语文第11课《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zhù chéng xiāng líng
( )藏 ( )清 ( )边 空( )
着( )落 发髻( ) 济( )南 水藻( )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现代 家、 家。原名 ,字 。代表作品有 、 、 等。被誉为 。
(2)本文抓住济南“ ”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 ,抒发了作者 。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 越发的 ,树尖上 一髻儿白花,好像 。
3、选出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4、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3分)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热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排列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
二、课内阅读
⑴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水藻( ) 水墨 ( ) 宽敞 ( )
2、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
3、第⑵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
4、“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
5、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
6、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7、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
三、课外阅读
济南的秋天
①______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
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
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
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
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
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
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带冬全部给了
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心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
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便
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
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
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
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
着变换。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
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
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
不向。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第①自然段应填入的句子是( ) ‘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第①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怎样的
3、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的意思
4、第③自然段写山腰颜色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四、连接中考
(2009湖北襄樊)
一位哲人曾说过:“不仅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吧。现在班上将要举行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
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答案:一、1、贮、澄、镶、灵;zháo、jì、jǐ、zǎo。
2、(1)突出了济南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2)总领全文第二部分
不可以。因为若去掉不合实际,济南并没有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4)这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的山的美丽而娇弱,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
3、d
4、②④①③
二、1.略 2.济南的冬水 暖、清、绿、亮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4.形象照应了“暖和安适的睡着”,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 5.拟人 蓬勃的生机 6.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 空灵的蓝水晶 例句略。 7.温晴
三、1、C2、古朴、安静、秀美3、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的风光与济南的秋天作比,反衬出济南秋天之美;用上帝馈赠秋冬两季,衬托出济南好。4、突出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
四、)示例一:烦恼全抛去,快乐心中留;示例二:阳光拨开阴霾,微笑驱散烦恼;示例三:把痛苦抛到脑后,让微笑与我们同行。(语言简洁,意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原课件中心网站) www.21cnjy.com 第 1 页 共 4 页(共25张PPT)
老舍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讲学,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他的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23个剧本,小说《无名高地》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语气、节奏并与刚才自己的诵读比较,说出应用什么语气读 ?
jǐ
dūn
xiāng
jī
chǎng
kān
zhù
zǎo
chéng
jì
济南( ) 伦敦( )
镶上( ) 奇迹( )
宽敞( ) 看护( )
贮蓄( ) 水藻( )
澄清( ) 髻儿( )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⑴响亮:
⑵温晴:
⑶出奇:
⑷安适:
⑸慈善:
⑹镶:
⑺贮蓄:
⑻澄清:
⑼空灵:
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与上文“响晴”意义相近。
天气温暖、晴朗。
特别、不寻常。
安静而舒适。
本课指清亮,透明。
原指仁慈、善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本课指温和,合人心意。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存放、积存。
大声朗读课文提取信息:
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什么是个宝地?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或写济南的冬天可以写的东西也许很多,但作者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
济南的冬天
分述
山
水
冬天的济南
总写
温晴(宝地)
薄雪覆盖下小山
阳光下的山
城外远山
圈点评注(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由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语言之美)
方法:圈点词、句、段,品评用词的贴切精炼、语言的优美生动、表达感情的真挚、描写方法等。
圈点示例: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
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用“卧” 字写村庄写雪写其形态活灵活现
阳光朗照下的山
老城
小山
晒
围
睡
暖和安适
人们
像小摇篮
可爱
(比喻拟人)
含笑
不着急
侧面描写
慈善
山上
山尖
山坡
按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山腰
雪后山景之“妙”:
1.妙在雪光、雪色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词语: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绿萍、绿水藻
特点:清澈通透、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济南冬天的水
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1.水的绿:
2.水的清、亮: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写法借鉴:
文章把冬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冬天的济南,对你写作有何借鉴?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三组对比
北平的寒
济南的暖
伦敦的暗
济南的明
热带的热
济南的温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热带地方的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直接抒情,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你心中有美丽的风景吗?你家门前的小树?你家屋后的小溪?你的学校里的绿草坪?还是春天里到花朵?夏天里的知了?秋天里的红枫叶?冬天里的飞雪?任选一景,任选比喻或拟人中的一种修辞,用三两句话吧把它描写下来吧!
作业: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提示:简要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介绍老舍及其笔下的冬天,查阅一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