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各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内忧外患、民生痛苦中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学习目标】
1.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2.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3.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依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铸就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新授课时】
1课时
洋人好比一只鹰,
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
洋人怕的红头军。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
太平军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兴起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的侵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课堂笔记)
根本原因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兴起原因
【材料四】
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反抗斗争不断发生。(课堂笔记)
直接原因
4.1843年,洪秀全创办“拜上帝会”,发展反清势力。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快速浏览教材P14-17,借用年代尺梳理太平天国的主要历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
《资政新篇》
安庆陷落
创办“拜上帝会”
1843
1851.1
1851.3
1853.3
1853.5-1856.2
1856.8
1860
1859
1853
天京陷落
1864
金田起义(1851)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①开始: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称号
人物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②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经过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③定都天京
(1853年)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1853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天王府模型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③定都天京
(1853年)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
(积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你觉得得这一方案可行么,说明理由?
未实施
(消极)但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北
伐
形
势
图
⑤北伐、西征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意义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逼
杀
责
杀
疑
走
1856年
⑥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事件
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洪仁玕
《资政新篇》
⑦挽救措施
a.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内政改革。
b.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未实施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总理朝政
军事指挥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内容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比较
前者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并不切合实际。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无法实现。
探究
《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农民的愿望,《资政新篇》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两者为何都不能实现?
⑧安庆陷落(1860年)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⑨天京陷落(1864年)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影响
1864年6月1日,天王府中愁去惨淡,洪秀全病重死去。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历程
探究
【材料一】
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利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材料二】
1853年冬,太平天国天颁布了革命纲领,宣布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民众不得自行支配。
【材料三】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四】
太平天国利用圣库制度征收的钱财大都进了各级官员的私人腰包,许多官员还利用其它各种机会聚敛财富;太平天国领导人极力模仿清朝统治者的排场,大兴土木、广建宫殿;天京事变以后洪秀全热衷于建立一个洪家天下,推行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与之相伴是的是卖官鬻爵的现象。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五】
为了对付太平军,清朝江苏地方当局雇佣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洪仁玕自述》中说:“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忠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1.材料五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材料一至四说明理由。(5分)
不认同。(1分)理由:清政府与洋人相互勾结,联合绞杀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军事上战略决策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也是其中原因之一。(2分)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分)
【材料六】
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这样评价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2.请谈谈你是否同意材料六中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认识。(4分)
探究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不同意。(1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地位,1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影响,2分)
1851年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1856年西征胜利
1856年天京事变
1864年
天京陷落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1857-1863
后期防御战
1853年定都天京;
开始北伐西征;
185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开始
初建政权
正式政权
全盛
失败
转折
课堂知识构建
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李自成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秋收起义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③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C
课堂训练
B
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逐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宗教筑梦”——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思想
B.“战争追梦”——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
C.“政策筑梦”——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D.“内乱毁梦”——“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4.《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富要收归国库;《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
A.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
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D.
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B
课堂训练
D
5.(16分)八年级(1)班开展了“探秘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历史回眸】
【材料一】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阎罗妖”不断逮捕教徒,我们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阎罗们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在太平天国军事生涯中经历的重大事件。
(2分)
重大事件: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深入探究】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
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2)材料一是太平天国哪一纲领性文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洪仁玕自述》
(3)材料二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4分)
《天朝田亩制度》。(2分)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发动和鼓舞了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2分)
天京事变。(2分)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2分)
【材料四】
为了对付太平军,清朝江苏地方当局雇佣美国人华尔,招募一批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洋枪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华尔也身受重伤。后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华尔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4)材料三中“洋枪队”的出现,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
【历史思考】
【材料五】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5)结合材料二至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反侵略的性质。(2分)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性纲领,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分)②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1分)③缺乏外交经验。(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