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5 19: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在英国军舰上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签字盖章页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各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内忧外患、民生痛苦中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的史实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材料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析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新授课时】
1课时
英国
清政府
鸦片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需要开辟海外市场销售工业品;对外实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清朝实行男耕女织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战争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英国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2。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主要为棉纺织品)
中国输英总值(主要为茶叶、生丝)
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入超情况(单位:两/白银)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出超997,704
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出超346,957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出超2,615,263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英国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通过瓷器及茶叶贸易每年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西方廉价的纺织品、工艺品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显然无法满足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需要,因此鸦片战争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摘编自李事明《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1)根据上述图文资料,概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英国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出超地位)
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工业材料。(课堂笔记)
【材料三】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已发现一种向中国作经济榨取的最佳方式,即推销鸦片。……鸦片最初销入中国的数量很小,1729年,每年不过二百箱(小箱重133.3磅,大箱重150磅)……1790年时,竟达四千余箱,此后销售激增。道光元年到八年(1821-1828),每年平均销八千余箱;道光九年到十五年(1829-1835),每年平均销一万七千余箱;至道光十六年(1836),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三〇二〇二箱,次年(1837)运到中国的鸦片竟达三四七七六箱。……总计自道光元年到道光十九年,英国销售到中国的鸦片总值西币二亿三千万元左右。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第六编第十九章
(1)材料表明,英国的鸦片贸易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罪恶的鸦片贸易与虎门销烟
英国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后,逐渐扭转贸易逆差,鸦片贸易在中英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五】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史,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产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年份
鸦片输入(箱)
白银输出(银元)
1800-1809
39,691
51,339,100
1810-1819
74,135
95,288,153
1820-1829
180,169
211,089,961
1830-1839
344,124
243,958.005
【材料四】鸦片输入与白银的关系表
鸦片的危害
罪恶的鸦片贸易与虎门销烟
【材料六】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2)结合材料四、五和六,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4分)
①致使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摧残人们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清代人吸食鸦片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奏折
战争爆发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广州虎门海滩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并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课堂笔记)
【材料七】(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麦巴尊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3)有人认为是中国的禁烟运动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战争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不同意。理由: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虎门销烟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早晚也会找其他借口发起战争。(课堂笔记)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占香港
进吴淞
到南京
鸦片战争形势图
战争主要历程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派琦善与英军谈判
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1840.6-1841.5
(第一阶段)
1841.6-1842.8
(第二阶段)
【材料八】(鸦片)战争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他们不但不能利用在本土上作战能够取得的有利条件,……反而使对敌方本来不利的条件变成了有利的条件。……在整个战争中一贯地没有坚定的方针,和战不定……封建统治者既然没有决心反对侵略者,既然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纵兵继续扰民,当然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九】(在这场战争中)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是技不熟也。兵丁……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
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请从材料中提供的角度,概述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原因:清政府腐败,战和不定,得不到人民支持;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
原因:清政府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落后,与英国强盛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英双方在南京海面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定《南京条约》时的情形
战争结果
《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地点(1842)



赔款
割地
通商
议税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破坏中国贸易主权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
政治上
经济上
领土完整
主权完整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封建国家
割地
领土不完整
主权不完整
自然经济
遭到破坏
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
通商
协定关税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历史转折
战后
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考
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油站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其他不平等条约
阅读教材,归纳继《南京条约》后,还有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时间
签订双方
条约名称
内容或影响
1843年
英国与清政府
《虎门条约》
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
美国与清政府
《望厦条约》
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1844年
法国与清政府
《黄埔条约》
英国
鸦片战争
中国
打开市场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开始
课堂核心笔记
课堂知识构建
英国
清政府
走私鸦片
扭转贸易逆差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借口
鸦片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
通商口岸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反抗:关天培、陈化成、三元里抗英
战败
《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市场
原料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材料中说的“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C.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保护正常的鸦片贸易
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3.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南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课堂训练
A
B
A
4.“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6.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自然经济的解体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C
B
D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关于材料一中“那次的战争”的命名,你同意哪个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同意
同意鸦片战争。(1分)理由:战争的起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2分)
或同意通商战争。(1分)理由: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工业原材料。(2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割让香港使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开放五个口岸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而损失前述之三种国家主权(核定关税、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则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经济上,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和叛乱。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三,概括鸦片战争触发“爆炸性事态”的表现。(4分)
【材料三】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①在政治上,割让香港岛等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2分)
②在经济上,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破坏了中国的手工工业,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引起了社会的动荡。(2分)
同意。理由: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独立完整的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见鸦片战争成了中国从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的一块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