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5 19:40:48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进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八国列强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标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通过引导学生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作比较,从而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加深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实质和影响
【新授课时】
1课时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通外国进行经济交流。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材料三】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以来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材料四】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通商口岸。
依据材料,历史上的中国和日本有什么相似的遭遇?
都曾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都遭到列强的侵略
日本
北海道
四国
本州


意欲继承列祖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8年明治天皇《御笔信》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先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日本大陆政策
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制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蓄谋侵略中国。
根本原因
(课堂笔记)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的势力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支持
支持
不干涉
列强的态度
【李鸿章态度】深知北洋水师的弱点: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差。为保存实力,保持他的政治地位,力主“避战求和”,乞求各国“调停”,迫使日本和平解决事端。
【慈禧态度】既害怕日本的武力威胁,又怕60大寿过得不开心,故力保“和局”,支持李鸿章,希望“调停”成功。
清政府:腐败落后,主张避战求和
西方列强:默许纵容日本的侵略行为
有利条件
可趁之机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日本政府与清政府条约规定:朝鲜今后若发生重大变乱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出兵朝鲜,必须事先相互知照。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表面上极力诱使清政府出兵,保证自己“必无他意”,暗地里却在国内秘密下达动员令,作了出兵占领朝鲜的充分准备。
——李侃著《中国近代史》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结合书本及材料说明,中日出兵朝鲜是什么事件引发的?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课堂笔记)
导火线: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帝国主义
默许纵容
有利条件
日本“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
清政府
寄望调停
腐朽落后
(可乘之机)
提供契机


(直接原因)
东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中日战争正式爆发。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快速浏览教材P24-26,借用年代尺,梳理甲午战争大事件
1894.7
1894.9
丰岛海战
开始标志
平壤战役
1894.9
黄海海战
1894.10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覆没
1895.1
《马关条约》
清政府战败
1895.4
1894.5
朝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图说历史
丰岛海战
战争爆发的标志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日军夺取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丰岛海战
平壤战争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战争经过
平壤陷落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图说历史
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图说历史
1894年10月下旬,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战,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重温历史,勿忘国耻
甲午中日战争历程简述
《黄海海战》片段







仓促应战
丰岛之战1
平壤之战2
黄海海战3
辽东半岛之战4
威海卫战役5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
希望调停
避战自保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知识小结
清朝
比较项目
日本
34325吨
总吨位
408400吨
42200匹
总马力
68900匹
10节
编队航速
14.5节
5门
大口径火炮
104门
23发
发生量/分
232发
避战求和
战略思想
精心策划
相互独立
海军体制
整体统筹
挪用军费
两国皇室
带头捐款
无海战经验
舰队指挥
留学英国
【材料二】日本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甚至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把吉野开回了自己的港口。
【材料一】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探究
清王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本原因)
武器装备落后,
军队战斗力低。
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国力日益强盛
日本蓄谋已久,
战事准备充分。
日本马关春帆楼
马关媾和谈判图
甲午中日战争结局-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
———————————
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要求】
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汉口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重庆
沙市
苏州
杭州
说一说: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说明什么问题?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探究
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危害/影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议税
设厂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结论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增强了日本的实力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列强对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经济侵略方式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三国干涉还辽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抢夺利权;
2)强租海港;
3)划分“势力范围”【主要形式】
2.瓜分中国的表现:
《时局图》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同时还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国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国
长江流域
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1899年9月至11月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主要内容:
(一)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二)各国对运往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货物,均由中国政府按照中国现行关税率征税。
(三)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当他国使用自己所修或所经营控制的铁路运输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费。
阅读材料,分析: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
承认列强既得权益,侵华机会均等,美国达到利益均沾
课堂知识构建
原因:
经过: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根本原因: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黄海大战
邓世昌殉国,日本取得制海权
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牺牲,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影响: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落后就要挨打
在反侵略的同时还要反封建。
启示:
课堂训练
1.“吾国四千年大梦已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与“割台湾、偿二百兆”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2.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材料描写的景象最早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历史漫画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漫画创作于19
世纪末期,图中英文为“CHINA”。这幅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A.“三国干涉还辽”
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美国“门户开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C
B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根据材料,概述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原因。(2分)
项目国别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46.33
36
268
0
【材料二】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
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矛盾,开始对外侵略中国。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4分)
【材料四】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变化
(3)根据材料,指出1894年至1900年外资企业在中国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4分)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外国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①清政府军备废弛落后;②统治腐朽落后,对日妥协退让。
趋势:不断上升。(1分)
原因: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1分)
【材料五】在《马关条约》内容中,中国丧失领土及主权部分的就占三项,即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和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致使中国丧失了固有国土的拥有权,并且还失去了自己对沿海口岸的管理权。……《马关条约》赔款高达2.3亿两白银,……为了偿付赔款,清廷在国内发行内债,提高税率和税种,如裁勇、米折减成、扣减旗兵俸饷、盐斤加价、裁减局员薪金、重抽烟酒税等,搞得国内工商萧条、民怨载道,烽烟四起。但内债借款对于巨额赔款来说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中国档案报》第2649期《空前沉重的枷锁--<马关条约>》
(4)阅读材料五,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1分)
论述:《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分)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加了人民的负担;(1分)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使列强的侵略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1分)因此,《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