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形成》讲学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觉的形成》讲学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7-04 09: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听觉的形成》讲学稿
课题:听觉的形成
课型:讲练 时间:4月28日
执笔: 梁杏兰 审核人:崔凤英
【学习目标】:
1. 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耳的卫生和保健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
1.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2.耳的卫生和保健措施。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学会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耳的结构及功能
1.结构(对照图4-7,完成下列填空)
外耳: _______、_______
耳 中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部分的功能:(鼓膜、听小骨、耳蜗、前庭、半规管)
1)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咽部通过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相通,可以调节__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
2)鼓膜是__________层薄的皮膜片,位于_________,它的作用就像一个绷紧的鼓,外界传来的声波能使___________振动。
3)听小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位于中耳,它们的功能就像杠杆系统,将采自鼓膜的振动_____________并传给_______________。
4)耳蜗位于___________,在耳蜗内有___________,它们的功能是对各种___________的振动做出反应,然后沿着_________将信号传送到脑。
5)前庭作用:
6) 半规管的作用:
(二)试着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听觉的形成
(三) 生活在线
1.耳的卫生和保健:
生活中,有不少人容易晕车、晕船,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耳和听觉的注意事项:
1)减少和消除噪声,不要用尖利的器具掏耳。
2)遇到巨大的声音时,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闭嘴,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___________等。
4)注意慎用或不用__________,避免造成耳聋。
3.耳朵进了水,或者用棉花塞住耳朵,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也,这是为什么?
( 切断了声波的传导途径。)
4.当周围有巨响时,为了保护听力,一般要张开口,这是为什么?
(为的是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骨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保护鼓膜不被震破。)
预习中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写下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二、课堂教学
1、小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视发现优秀的作品以及代表性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解决疑难。
2、组织观看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
三、强化练习
1.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半规管和前庭
2.将鼓膜的震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  )。
A.咽鼓管 B.鼓室 C.耳蜗 D.听小骨
3.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半规管 B.前庭 C.鼓室 D.耳蜗
4.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耳结构的是(  )。
A.外耳道 B.听小骨 C.耳蜗 D.耳廓
5.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的结构是
A.半规管 B.听小骨 C.鼓室 D.咽鼓管
6.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觉完全丧失 ( )
A. 鼓膜破损耗 B. 听小骨受损
C. 半规管受损 D.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7.如果遇到巨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掩耳张口 B.交替张口并口
C.掩耳闭口 D.不作任何反应
8.鼻咽喉感染发炎易引起中耳炎,病菌由咽喉进入中耳的通道是(  )。
A.喉管 B.鼻泪管 C.咽喉管 D.咽鼓管
9.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以及听觉的形成分别是在(  )。
A.鼓膜和耳蜗 B.耳蜗和听觉中枢
C.耳蜗和听小骨 D.鼓膜和听觉中枢
10.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
A.耳蜗 B.鼓膜 C.半规管 D.听觉中枢
11.中耳与咽部相通的一条管道是(  )。
A.咽鼓管 B.外耳道 C.半规管 D.听小骨
12.耳的组成是(  )。
A.外耳、中耳、内耳 B.外耳、鼓膜、前庭
C.外耳道、鼓室、耳蜗 D.耳廓、半规管、听神经
13.中耳炎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原因是(  )。
A.听神经损伤 B.听觉中枢损伤
C.听觉感受器损伤 D.鼓膜、听小骨损伤
14.不少人容易晕车、晕船是由于______过于敏感造成的。 ( )
A.鼓膜和听小骨 B.听神经
C.前庭和半规管 D.前庭和耳蜗
15.我们坐汽车时,闭眼也能判断汽车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在( )。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耳蜗
C.耳蜗和半规管 D.前庭和半规管
1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 )
(2)耳内不舒适时,可以用指甲、发夹等在耳内掏挖,最好用尖锐的器具挖耳,以免耳屎积存在耳内。 ( )
(3)中耳炎是中耳腔内发生细菌性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 )
(4)咽喉有炎症时,要用食盐水漱口,感冒时不要用力擤鼻涕。 ( )
(5)内耳中的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 )
四、拓展延伸
1.当你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重放给自己听时,会觉得这声音不像自己的。而旁人听起来,却能确定那就是你说话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请用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做出相应的解释。
我们说话的声音,除了通过空气振动传给自己的耳朵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颅骨传送给听神经支配的内耳,所以我们听惯的是“气传导”和“骨传导”混合的声音。放录音时只有空气传导,没有“骨传导”,所以觉得有点不像是自己声音。
2.古时有一种酷刑,犯罪的人会被削鼻割耳,这样的人还能听到声音吗
能听到声音。 因为割耳是割掉耳廓,并不影响听觉的形成。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请简要列举。有哪些问题容易混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何收获?



3、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把它记下来,与老师或同学探讨解决吧!
[冀少版七下生物讲学稿] 第四章 第一节 二 听觉的形成 兴华路中学 08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
振动
传导
神经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