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5.1《论语》十二章
第三课时
实验高中
高二18班12班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重点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如《论语》中所说的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5.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两句话来概括。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论语〉十二章》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吾止也”,
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
“吾往也”。
10.《〈论语〉十二章》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人而不仁;如礼何”。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克己复礼为仁”。
14.《〈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5.《增广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讲的道理相似。
16.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8.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20.在《〈论语〉十二章》中,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克己复礼为仁”。
2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是
和
。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课后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文章,谈一谈对论语的认识。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论语>十二章》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篇节选自《论语》,焦点就在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言不烦,精辟隽永。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在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也要再研习中,注意把握这些经典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
预习任务
1、查词典,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各段落的意思。
3、了解孔子。
4、了解论语。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重点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5.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概括。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4《〈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增广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讲的道理相似。
16.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19.《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20.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参考答案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如《论语》中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5.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话来概括。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论语〉十二章》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吾往也”。
10.《〈论语〉十二章》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
14.《〈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5.《增广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讲的道理相似。
16.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8.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19.《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20.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
2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是“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
【课后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选做:
1.阅读整本《论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