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物理
粤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基础巩固达标A卷-【新教材】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基础巩固达标A卷-【新教材】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6 05:37:06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基础巩固达标A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的空中造型图。当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向下落时,其中一名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运动员A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
B.若运动员A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下,地面是静止的
C.当他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的
D.以大地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凡是质量小、体积小的轻小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3.如图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顺时针第一次到达B,已知∠AOB=60°,则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R,
B.R,
C.,
D.,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率
B.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C.平均速度一定等于初、末两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变化得越快
C.物体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6.某中学组织了一次迷你马拉松比赛,男生组的路线设置是“起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出发→绕田径场1圈→绕校园1圈→绕田径场1圈→终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大约2000m。有位男生的成绩是10min,在跨越终点时速度是7m/s。关于上述情景,下列相关物理学描述正确的是( )
A.2000m是指位移的大小
B.该同学的平均速度约为3.3m/s
C.7m/s是指瞬时速度
D.在整个过程中该男生一定不能被看做质点
7.某人驾车从定海某小区前往新城体育路的新华书店,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所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做质点
B.“常规路线”中要行驶“13公里”用时“23分钟”,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C.图中显示的“23分钟”是指到达目的地的时刻
D.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指的是车辆在该路段行驶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
8.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一定大
B.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一定大
C.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一定大
D.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不为零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平均速度为零的运动,其平均速率一定为零
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D.甲的加速度a甲=3m/s2,乙的加速度a乙=-4m/s2,a甲
10.在如图所示的照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一列在12:35~20:07之间由厦门北开往武汉的动车,12:35是指动车运动时间
B.乙图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故a点在任意时刻速度都为零
C.丙图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
D.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
二、多选题
11.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内,也可以称为2
s时
B.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C.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
12.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50
km/h
D.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率为180
km/h
13.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物体的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
1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m/s2的加速度大于-10m/s2的加速度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能不断增大
15.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B.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C.若,,照相机将会拍照
D.若,,照相机不会拍照
三、实验题
16.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铝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铝板上放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小车,小车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绕过滑轮系有槽码的细绳。
(2)把小车停在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填“启动打点计时器”或“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3)换上新纸带,并增减所挂槽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重新操作两次。
17.如图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从打下O点到打下H点,共9点,共历时________s,位移________c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打下G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注意估读,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8.如图所示,某人沿半径R=50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取π=3.14,=1.414)?
19.某物体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
s向东行驶了30
m到达B点,又向前行驶了5
s前进了60
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
s后又向西行驶,经历了6
s运动了120
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如图所示,求:
(1)最后6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20.一辆儿童电动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该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时刻
0
1
2
3
4
5
6
7
位置的坐标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
1
2
3
4
4
4
4
4
求:
(1)汽车在第内的位移;
(2)汽车在前内的加速度;
(3)汽车在第内的平均速度。
21.某质点在东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质点在0~8s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2)求出质点在0~8s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3)求出质点在0~4s、4~8s内的速度。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若运动员A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若运动员A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下,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当他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故C正确;
D.以大地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所以A错误;
B.能不能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所以B错误;
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顺时针第一次到达B,已知,则它转过角度为300°,设此过程路程为
s,则
而位移是从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为R。
故选A。
4.B
【详解】
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只有单向直线运动二者才能相等,故A错误;
B.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说明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故B正确;
C.仅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两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故C错误;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可以很大,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所以A错误;
B.速度变化得越快,则加速度变大,但是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得越快,所以B错误;
C.物体加速度变大,如果物体做减速运动,则速度是在减小,所以速度变大变小是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则C错误;
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2000m是路程,故A错误;
B.平均速度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也为零,故B错误;
C.7m/s是指瞬时速度,故C正确;
D.在整个过程中该男生可以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研究汽车所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把汽车看成质点,A错误;
B.根据
表示的是平均速率,B错误;
C.图中显示的“23分钟”是指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间隔,C错误;
D.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是指瞬时速度,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如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
BC.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物体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错误;
D.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可以为零,如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当物体做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故A错误;
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则知平均速度为零的运动,其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平均速率不为零,故B错误;
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但若速度是负值,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大小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加速度是矢量,负号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应比较其绝对值,所以a甲
故选D。
10.C
【详解】
A.甲图是一列在12:35~20:07之间由厦门北开往武汉的动车,12:35是指时刻,选项A错误;
B.乙图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但是a点在任意时刻速度不为零,选项B错误;
C.丙图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选项C正确;
D.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不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可言了,选项D错误。
故选C。
11.CD
【详解】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A错误;
B.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内或最初2
s内,第2
s内表示1
s末到2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B错误;
C.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正确;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D正确。
故选CD。
12.BCD
【详解】
A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
所以A错误;B正确;
C.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瞬时速度,所以C正确;
D.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率为
所以D正确;
故选BCD。
13.AB
【详解】
A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不能表示位置变化的大小,位置变化的大小用位移表示,即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位置变化也越快,但位移并不一定越大,位置变化也就不一定越大,C错误A正确;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物体的瞬时运动快慢,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B正确;
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D错误。
故选AB。
14.CD
【详解】
A.
符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5m/s2的加速度小于-10m/s2的加速度,A错误;
B.
因为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所以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B错误;
C.
根据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正确;
D.
如果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D正确。
故选CD。
15.AD
【详解】
AB.计算汽车速度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故汽车速度的表达式为
A正确,B错误;
CD.若,,则汽车的速度为
未超速,故照相机不会拍照,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6.靠近
启动打点计时器
放开小车
【详解】
(2)[1][2][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17.0.16
11.40
0.71
1.3
【详解】
[1]由电源的频率是50
Hz,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0.02
s,则OH间用时
[2]位移为
[3]OH段内的平均速度为
[4]G点的瞬时速度等于FH段的平均速度,则
18.235.5m;70.7m,方向由A指向B
【详解】
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ACB所对应的弧长,即路程
s=×2πR=235.5m
此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A指向B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位移大小
x=R=70.7m
位移的方向由A指向B。
19.(1)20
m/s,方向向西;(2)1.5
m/s,方向向西;(3)10.5
m/s
【详解】
(1)最后6
s时间内物体从C点到D点的位移大小为
则平均速度为
方向向西
(2)全程中物体初位置为A点,末位置为D点,其位移是,方向向西,大小
所用时间
则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西
(3)全过程的路程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20.(1)4m,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2)1m/s2,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3)3.5m/s,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
【详解】
(1)汽车在第内的位移为
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
(2)汽车在前内的加速度为
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
(3)汽车在第内的平均速度
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
21.(1)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6秒末回到出发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2),;(3),向东,,向西
【详解】
(1)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东
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
6秒末回到出发点
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
(2)0~8s时间内的位移
质点在0~4s时间内位移为
质点在4~8s时间内位移为
则质点在0~8s时间内的路程为
(3)质点在0~4s内的速度为
向东
4~8s内的速度
向西
试卷第1页,总3页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 时间
第二节 位置 位移
第三节 速度
第四节 测量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第五节 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第二节 弹力
第三节 摩擦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五节 力的分解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
第七节 力学单位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