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常见的碱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常见的碱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3:5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常见的碱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校初中科学实验室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现有下图所示四种图标,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浓碱药品橱上的图标(???

A.?????????B.?????????C.?????????D.?
2.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CuCl2
B.BaCl2
C.MgCl2
D.FeCl3
3.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B.?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
C.?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D.?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凡是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
4.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
B.?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C.?实验室里称量氢氧化钠时可以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D.?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5.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氢氧化钙的用途的是(???

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作建筑材料,用来抹墙
C.?常用来检验铵盐的存在???????????????????????????????????????D.?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
6.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
A.?NaOH??????????????????????????????B.?Na2SO4??????????????????????????????C.?CaCO3??????????????????????????????D.?Na2CO3
8.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生石灰????????????????????????B.?熟石灰????????????????????????C.?烧碱????????????????????????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D.?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10.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烧瓶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
A.水、氯化氢
B.硫酸、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
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11.在①二氧化碳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中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
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盐酸反应???????????????C.?与氧化铁反应???????????????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13.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
???)
A.?B.?C.??D.?
1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

A.?都能与酸反应?????????????????????????????????????????????????
????B.?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
C.?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溶液的pH大于7
15.如图所示,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
(2)列举熟石灰[Ca(OH)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一瓶完全变质的NaOH溶液,在变质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的符号);检验此瓶试剂是否已完全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
18.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a.氢氧化铝
?????b.苛性钠??
??c.熟石灰
?????d.醋酸
①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
②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③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是________。
19.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丽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能够与图中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检验反应③能够发生,你可以选择的物质有
????。
A.HCl
B.CuCl2
C.CaO
D.CaCO3
E.Na2CO3
(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运用图中④的性质可以用来检验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汁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由图可知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21.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下:如上图甲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侧的红墨水液面上升。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氯化钠”或“硝酸铵”)。若按装
置乙实验,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U
?形管中液面将________(填“左升右降”或“左
降右升”)。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2.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23.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在温度达到380℃时分解吸收热量并释放出水,同时生成的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的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燃烧。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
Mg(OH)2的过程: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中加入氨水(氨水易挥发),生成Mg(OH)2

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氯化镁溶液浓度/g?L﹣1
反应温度/℃
Mg(OH)2转化率/%
a
20
30
27.06
b
40
30
56.77
c
40
40
69.64
d
40
60
54.30
e
60
60
50.60
(1)实验b和c的目的是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________(填浓度和温度)
(3)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1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________。
2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四、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5.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

(3)说明能否利用此实验装置验证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2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实验中,向HCl和MgCl2的混合?
液中匀速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绘制总溶液质量y(纵坐标,单位克)和时间x(横坐标,单位秒)关系如图:
(1)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请分析AB、BC、CD各个过程,说明各段总溶液质量增加快慢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C
4.
A
5.
D
6.
D
7.
D
8.
B
9.
D
10.
D
11.
B
12.
C
13.
A
14.
B
15.
B
二、填空题
16.
(1)OH-(2)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废液等)(3)CuSO4+Ca(OH)2=Cu(OH)2↓+CaSO4
(X
是可溶性铜盐即可)
17.
CO32-;取少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试液不变色,则说明其已完全变质(合理即可)。
18.
c;a;d
19.
(1)B,E(2)②(3)二氧化碳
20.
放热;B
21.
氢氧化钠;左升右降
三、实验探究题
22.
(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2)部分变质
(3)解:如图所示。
23.
(1)探究氯化镁溶液浓度相同时,反应温度对氢氧化镁转化率的影响(2)40g/L
40℃
(3)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氨水挥发越快,参与反应的氨水越少,获得的氢氧化镁晶体越少。
24.
(1)气球胀大(2)Na2CO3+Ca(OH)2═CaCO3↓+2NaOH;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ACD;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四、解答题
25.
(1)B(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3)不能,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够导致瓶内压强变化
26.
(1)NaCl
NaOH
(2)由于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BC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是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减去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所以BC段比AB段溶液质量增加慢;CD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过量,不再反应,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增加快慢与AB段一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