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的溶液专项提高训练-精选实验探究题
1.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
①带来水汽??
②调节气候??
③增加光照??
④输送热量
(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②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2∶1;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
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2.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2)甲同学按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乙同学在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时,不小心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________?(答“偏低”、“偏高”、或“相等”)。
3.为了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1)晓盟同学用称重法进求浮力。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2)杨刚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
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________N。
(3)若要测量悬浮在水中的某物体它受到的浮力,选用上述提供的一种器材:________(选填提供的器材中一种)就能测得,理由是:________。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他将一个重力为
G
且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
16
等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
1
和
2处,浸入水中至第
2
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下
F1
和
F2
的值。
(1)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
2
条线,其目的是为了只改变________,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
(2)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F1=F2
,
于是他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相等,则他推导的过程是________。
(3)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还应增加实验的次数。那么在该同学实验的基础上,不提供其他器材,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5.阅读材料,回答各小题。
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
(1)??????
河北省简称为________,其行政中心为________。
(2)从气候类型来看,河北属于________气候,从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属于________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
(3)河北沧州的地下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4)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企业???????????????????????????????????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
C.?缺水时,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将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
(5)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除自然原因外,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严重
C.?过度开发水资源??????????????????????????????????????????????????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6.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9,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________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9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7.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 g
NaCl,需加水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 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8.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
(1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
b
.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d.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是______(选填“正确”、“错误”)。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乙)、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用给定的字母推导出ρ液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
④若所测的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8g/cm3,将此密度计放在该酒精中,则实际酒精液面处在此密度计0.8g/cm3刻度线的______(选填“上”、“下”?)方。
小红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想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请为小红设计一种改进方法:
。
(3)小虎在吸管中的放入金属丝并封口后,将其放入液体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为顺完成实验任务,你的解决办法是______。
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做1、3、4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图中3铜块受到的浮力为
N;图中4铜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
(“有关”或“无关”)。
(3)做1、2、4、6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10.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
。
(3)操作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
A.酒精灯
B.铁架台
C.漏斗
D.玻璃棒
E.蒸发皿
(4)定量述晶体1的组成
。
(5)溶液2为
(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
(6)关于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溶液1
溶液2(选填“>“、“<”或“=“)
(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
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成分相同
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
11、涨水季节,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小华和小明从某江水中取样,并进行净化处理(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该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华将浑浊的江水水样经过一次过滤后,得到的水仍然有明显的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小明分析原因后,将小华得到的仍然浑浊的水再进行过滤,处理后的水样澄清透明。
(4)小华和小明再将过滤后的澄清透明的水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蒸馏。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烧杯中的冰水的作用是
。
蒸馏结束时是先移出导气管还是先熄灭酒精灯?
12.
如图所示是有关水的两个重要实验。请填空:
(1)实验Ⅰ中水发生了
(选填“物理”或“化学”,后同)变化,实验Ⅱ中水发生了
变化。
(2)实验Ⅰ中水从
A
经
B
转移到
C
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选填“发生”或“未发生”)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隙
.
(3)实验Ⅱ是电解水实验装置。所用电源是
(填“交流电”或“直流电”)。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是
反应,试管
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3、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方向为
。
(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排开酒精的重力是
N。
(3)比较
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由A、B、C、D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14.如图是配置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D操作应选用量程为________mL的量筒(从10m、50mL、100mL中选择);
(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E.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F.称量食盐时使用锈蚀的砝码
15.某校进行了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竞赛,其中一竞赛题为:“粗盐配制100g10%的氯化钠(NaCl)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溶液
①称量时出现了左盘上翘的现象(如图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
②以下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称量氯化钠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D.一开始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E.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细口瓶中
16.己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交化),木块排开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祝是________
(3)木块在A时刻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B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17.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玻璃棒、坩埚、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_等仪器。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可多选)。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4)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步骤如下:
①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________克。
②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如图),则应怎么处理?________
③溶解:
(5)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B.读数时仰视
C.称量用的砝码生锈
D.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参考答案
1.
(1)①②④(2)③④3)物理;化学
2.
(1)42.5(2)A、B(3)偏低
3.
(1)2.2;0.2(2)20;0.2
(3)弹簧测力计;物体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即可求出悬浮时受到的浮力
4.
(1)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2)由于重力相等,所以
F浮1=G-F1
,
F
浮2=G-F2
,
又由于
F1=F2
,
所以
F
浮1=F浮2
(3)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
1
和
2
处,浸入水中至第
1(或
3)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观察弹簧力计示数并记录拉力大小
5.
(1)冀;石家庄(2)温带季风;半湿润(3)A(4)B(5)A
6.
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或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不相等
7、(1)7.5
42.5
(2)往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
(3)30
8、(1)p
错误
上
(2)用更细的吸管做密度计
(3)减少吸管下端的一些金属丝
9、(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0.5
1
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1、4、5
无关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重无关
1、4、7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控制变量法
10、(1)加快溶解
(2)≥40℃
(3)BCD
(4)32.4g硝酸钾
(5)氯化钠和硝酸钾
(6)>
(7)CD
11、(1)漏斗
酒精灯
试管
(2)漏斗下端口没有紧靠烧杯壁
不溶性
(3)过滤时漏斗液面高于滤纸上沿、滤纸破损
(4)气密性
使蒸馏水冷凝
先移出导管
(5)取少量③中所得的水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产生大量泡沫
12、(1)物理
化学
(2)未发生
发生变化
(3)直流电
分解
b
13、(1)1
竖直向上
(2)0.8
(3)CE
(4)排开液体体积
14.
(1)50
(2)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B,E,F
15.
(1)C,B,A
(2)往左盘中适当增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ACE
16.
(1)杯底有少量固体剩余
(2)先变小后不变
(3)等于
17.
(1)D
(2)酒精灯
(3)A,B,D
(4)5.2;用钥匙从左盘减少食盐
(5)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