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一部分:课前教学设计思考
1.注意初高中衔接,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结合初中的历史内容进行高中的历史教学,对于初中历史内容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等具体内容进行略讲,重点带领学生建立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联系,从而建立起更加规范合理的历史解释。
比如:在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的时候,人民对其还是有期望的,但是中国共产党就当时的形势下,为什么要独立开辟革命新道路?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又比如:学生对初中历史仅仅停留在历史事件的点上,高中要落实学生对于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或者是历史的整个阶段特征的面。因此,课件采用的是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进行逻辑分析原因和意义。
2.文史跨界视角下结合该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文史跨界主要体现在课堂穿插了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和毛泽东的诗词进行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具体形式通过学生阅读作品讲直观的感受,再指出作品的内涵,最后谈一谈启示等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导入:温故知新
教学目标: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难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温故:
学生回忆初中历史所学,列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有哪些重大事件或对其的印象?
知新1:
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形势,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东北易帜呢?
下面说说易帜这事儿。
所有各省都挂起来了,这个旗呀,是我们被服厂一夜两天秘密做出来的,我们把旗发出去,所有的旗都挂出来,日本人居然不知道,我就讲这段事情。曲折?没有什么曲折,就是他们逼我们不许挂,不要跟南京走。
我跟你讲过,那个人我佩服他到万分,就是田中派来的特使一林权助。这个人,那真是外交天才。他本来是谁呀?他是皇太子一就是日本后来的皇帝的老师呀。
哎呀,这个人可会讲极了,那他把我讲得呀,劝说我好多的话,方面面都替我想到了。我总是不给他一个明确答复。到最后呀,他要走,回日本去。我请他吃饭,他再三逼我。我说,不过有一件事情,你没替我想到。他说哪件事情?我很愿意知道。我说,你忘记了我是中国人。他不讲话了。所以我知道我失言了。
有人说我不易帜,自己独立的话,东北可能可以保下来。那我就变成日本的傀儡了。那东北是大呀,你大概不知道,可是我们完全在日本人手里,日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呀!
————
摘编自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
知新2:
结合历史地图,思考为什么此时的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的统一?
知新3:
从材料你看到了什么?
“我当时主要的想法是要推翻军阀的统治”
“我相信国民党能够带来和平和国家的繁荣”
“我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上海实业界的看法”
————
银行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
“一九二八年北伐成功之后,中国进入到国家重建的新阶段”
————
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教授何廉
知新4:
从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你可以得出有关民族资本发展的哪些信息?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
温故:
学生回忆初中历史所学,列举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1927——1937年)十年间的大事件有哪些?
依据学生回答整理:
1.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2.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知新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走上武装反抗之路?
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
——毛泽东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知新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辟革命新道路?
知新3:你如何看待长征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本节课,在初中所学的历史课本与高中所学历史课本,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