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是第九单元单元的开篇之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节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是下一节课
探索社会主义的保障。
本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各领域的内容,内容繁多、知识繁杂。共分为四个子目,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第一子目主要讲述了从筹备到开国大典,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影响、《共同纲领》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起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第二子目主要讲述了人民政权巩固的背景和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所采取的措施。第三子目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在外交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也可以看作是外交上巩固政权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以适当整合教科书四部分的内容。第四子目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政治领域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毛泽东思想在过渡时期所起的指导性作用。在经济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同时并举;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
二、学情分析
优势: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外交、一化三改造等内容相对了解,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内容有了初步印象;新中国成立距今天较近,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影片较多,学生对这段历史耳濡目染。但是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专有名词一知半解,对许多概念理解不全,比如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性质。
劣势:但是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专有名词一知半解,对许多概念理解不全,比如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初中的详细讲授,在高中学习同样一段历史中会认为其枯燥,从而产生厌烦情绪。另外本课将初中课本近两个课时的相关内容浓缩为一个课时,容量大,而学生已有知识碎片化,无法构建整体。
策略:教师应当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仔细研读初中课本,在授课时尽量精简初中已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不会产生重复、枯燥的感觉,并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
1.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熟练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能够将本课内容(1949-1956)放到中国现代史的时空框架下进行整体分析,感悟新中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做出的积极努力;
3.历史解释:能够将新中国成立之时奉行一边倒的政策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虑,正确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历史背景和打破外交僵局的实际需要;
4.家国情怀: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
教学难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车牌为1949的空车用意何在。
教师: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英雄先辈们的艰苦斗争,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更应该铭记英雄们,铭记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所做的一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26课的内容。
【学习新课】
首先介绍本课重要名词及课标要求
教师:本课共四个子目,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同学们这节课要重点把握的就是巩固政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展示时空轴
筹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政协”)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2)主要内容:
①
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
②
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确定首都、国旗、国徽、代国歌等
③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为什么此时的新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内仍有封建残余、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对谁民主?对谁专政?为什么?
《共同纲领》的地位: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
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4)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的历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进入历史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教师:就像张荣臣所说,中国共产党同样也面临着政权的巩固和延续问题。
观察图片,分析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国内外压力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部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在国际方面,美国势力干预中国内政,威胁国防安全,只有苏联承认新中国并参加开国典礼,而国内连年战乱和天灾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那么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哪些积极的努力呢?
2.1
军事领域——
肃清残敌
①继续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作战;②剿匪肃反,巩固新生政权
2.1
军事领域——抗美援朝
(1)背景:
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
③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在做出出兵朝鲜的决策之前,党中央内部经过了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2)过程:
①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进行谈判。
③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影响:
①
巩固了新政权,加强了民族凝聚力;②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③
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④
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经济建设热情。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2.2
经济领域
——农村(土地改革)
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过程: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建国以后的土地改革
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影响:①使农民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2.2
经济领域——城市
建国之初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①国家财政困难;②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
(2)措施:
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行政、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共同目的: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
②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3)结果:①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②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3
外交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同时,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三大外交方针
问题1:结合图表资料,思考一下三大外交方针的提出,对新中国的外交局面有什么影响?
结论:“一边倒”符合新中国成立之初应对国内外形势的需要,符合国家利益,推动了新中国迎来了一次建交高潮,但是其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也局限了新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
(2)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确认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问题2:和三大外交方针相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特点?
特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既是突破又是发展
意义:1)外交走向成熟(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2)基本准则、深远的影响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4月,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如何理解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
其他外交成就
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迎来了第二轮建交高潮,先后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及外交关系。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我们不可能一步就跨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是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要先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进而发展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了能够迅速地进入社会主义,毛泽东在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经济总路线问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提出:1953年
8月
②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毛泽东《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这是“两翼”。
任务:根据总路线的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有何特点?
(1)注意协调改善民生
(2)建设与改造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性
(4)将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思考: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其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中共中央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的利弊得失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后,在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问题上,统一了全党认识。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为轻工业提供必要的设备、燃料、原料和材料,也不可能为农业提供化肥和农业机械。特别是当时中国正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和战争威胁,也急需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年版,26页
3.2
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3
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课堂小结】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个时期。今天我们国家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这一时期基础之上但
最后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来结束本节课。
新中国许多时期处于草创时期,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缺乏成熟的经验;它的基本格局一旦确定下来,对中国日后的发展就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现在回头来看,可以惊奇地发现当年作出的那些重大决策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金冲及
【板书】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