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4
8=32)
1.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
2.
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与一直角边长之比为5∶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20
B.24
C.28
D.30
3.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4.
适合下列条件的△A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①a=,b=,c=;
②a=6,∠A=45°;
③∠A=32°,∠B=58°;
④a=7,b=24,c=25;
⑤a=2,b=3,c=4.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
如图,等腰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10cm,腰长AB为13cm,则腰上的高为( )
A.12cm
B.cm
C.
cm
D.cm
6.
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上的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 )
A.
B.3
C.1
D.
7.
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DE的长为( )
A.4
cm
B.5
cm
C.
cm
D.
cm
8.
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
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D.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二.填空题(共6小题,4
6=24)
9.△ABC的两边分别为5,12,另一边c为奇数,a+b+c是3的倍数,则c应为__
__,此三角形为__
__三角形.
10.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
和12,则斜边为________,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1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12.
如图1,某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上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20元,主楼梯宽2米。则购地毯至少需要
元.
13.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
cm和4
cm,高为5
cm.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___cm.
14.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如图所示是其中记载的一道“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题意是: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多高?答:折断处离地面______尺高.
三.解答题(共5小题,
44分)
15.(6分)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上的中点,过D点作DE⊥DF,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若AE=4,FC=3,求EF的长.
16.(8分)
如图所示的一块草地,已知AD=12
m,CD=9
m,∠ADC=90°,AB=39
m,BC=36
m,求这块草地的面积.
17.(8分)
如图,∠AOB=90°,OA=45
cm,OB=15
cm,一智能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智能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智能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智能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
18.(10分)
在△ABC中,AB=15,AC=13,AD为△ABC的高,且AD=12,求BC的长.
19.(12分)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cm,AC=6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
(1)求BC边的长;
(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参考答案
1-4ABDA
5-8CACC
9.13,直角
10.
13,
11.
5或
12.
132
13.
13
14.4.55
15.
解:连接BD,证△BDE≌△CDF,得BE=FC,∴AB=7,BF=4,在Rt△BEF中,EF2=BE2+BF2=25,即EF=5
16.
解:连接AC.因为∠ADC=90°,所以AC2=CD2+AD2=92+122=225,所以AC=15
m.在△ABC中,AB2=1
521,AC2+BC2=152+362=1
521.所以AB2=AC2+BC2,所以∠ACB=90°,所以S△ABC-S△ACD=AC·BC-AD·CD=×15×36-×12×9=270-54=216(m2).所以这块草地的面积是216
m2.
17.
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智能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同,时间相同,即BC=CA,设AC=x,则OC=45-x,在Rt△BOC中,OB2+OC2=BC2,即152+(45-x)2=x2,解得x=25.所以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25
cm
18.
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讨论:(1)如图①,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CD中,AD2+CD2=AC2,解得CD=5,在Rt△ABD中,BD2=AB2-AD2,解得BD=9,所以BC=CD+BD=14 (2)如图②,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CD中,CD2=AC2-AD2,得CD=5,在Rt△ABD中,BD2=AB2-AD2,得BD=9,所以BC=BD-CD=4
19.
解:(1)∵在Rt△ABC中,BC2=AB2-AC2=102-62=64,∴BC=8cm.
(2)由题意知BP=2tcm,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APB为直角时,点P与点C重合,如图①,BP=BC=8cm,即t=4;②当∠BAP为直角时,如图②,BP=2tcm,CP=(2t-8)cm,AC=6cm.在Rt△ACP中,AP2=62+(2t-8)2,在Rt△BAP中,AB2+AP2=BP2,∴102+[62+(2t-8)2]=(2t)2,解得t=.故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t=4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