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一、单选题
1.2020年全球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科同学在晨检时,发现自己体温偏高,于是到医院去检查,医生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
2.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如右图所示。“用手指弹西瓜”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与证据????????????????????????D.?得出结论
3.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增加自变量的数量?????B.?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C.?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D.?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4.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数据,实验数据表(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5.某同学家有一批盆栽的杜鹃,过去一直开深红色的花,今年却开出了浅红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浅红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6.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mL
22℃
300个
280只
乙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0个
90只
A.?含有两个变量????????????????????B.?缺少对照实验????????????????????C.?蛙卵数过少????????????????????D.?结果不明显
8.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水导致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郁金香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9.海王星的发现过程中,亚当斯和勒威耶对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反常”这一现象作出的猜想是(???
)
A.?可能存在某颗未知行星???????????????????????????????????????B.?牛顿理论可能不正确
C.?行星的运行轨道是不能预测的?????????????????????????????D.?天王星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10.小科在游览宁波植物园时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科学问题是(???
)
A.?为什么有些植物秋冬季节会落叶?????????????????????????B.?月季属于哪类植物
C.?湖上游船的票价是多少???????????????????????????????????????D.?为什么夏季有些植物上方会被罩上黑色网罩
11.在“用金属框拉肥皂泡”的活动中,同学们拉出的肥皂泡大小不一。小科认为拉出的肥皂泡大小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小科的这一想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证据?????????????????????????D.?制定探究方案
12.小科的同桌看到小科新买的一支钢笔,因其外观呈银白色金属光泽,认为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对小科同桌认为“钢笔外壳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这一描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B.?假设?????????????????????????????????????C.?实验?????????????????????????????????????D.?结论
二、填空题
13.阅读材料,将问题答案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暑假,甲和乙两位同学在海滩上玩耍,白天觉得沙子很烫而海水较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B.甲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C.乙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D.甲与乙分别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移去加热器,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
E.甲与乙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以上叙述中:
(1)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__。
(2)属于建立假设的是:________。
(3)属于描述科学实验过程的是:
________?。
(4)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________。
14.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A),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B)。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C)。
(1)上文中
A
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3)步骤
B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________方法。
三、解答题
15.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室
①
②
③
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
温度
20℃
15℃
15℃
(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填“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________,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________。(填“高”或“低”)
四、实验探究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
40%、蛹含蛋白质
57%、成虫含蛋白质
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
材料二: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
1
和图
2。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黄粉虫幼虫
500
条
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麦麸
无食物
饲喂时间
30
天
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
(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表中★应该为
,本实验中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________。
(3)通过计算图
1
中饲喂
30
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
(4)通过比较图
2
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
质疑
和研究。
【解答】小科同学量体温、化验血液都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步骤有: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
【解答】由题中信息“用手指弹西瓜”可知,这是属于具体的实验检验,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C选项正确。
故选C
3.【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解答】同一实验重复多次、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和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都是通过增加实验次数的方式收集更对的实验数据,能够使得到的结论避免偶然性,增大客观性。而与探究目的无关的自变量增加的再多,对实验结论的得出都没有影响,因此是无效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分析】探究实验主要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即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的量都相同,根据表格中的酒精浓度不同,即变量是酒精浓度,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问题。
【解答】由表可知,当酒精的浓度分别是0(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跳次数为35、45、30、23、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酒精浓度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酒精浓度太高还会导致水蚤死亡。
故答案为:C
5.【答案】
A
【解析】【分析】如果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不符,说明猜想是错的,应该变自己的猜想,重新实验。
【解答】经实验论证,发现猜想错误,应修改猜想,再进行实验论证,应尊重实验结论(实验事实),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结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B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几种方法;
【解答】
A、观察法要求观察者通过对象不加任何影响,真实的观察和记录;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操作,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由题干可知,
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符合实验法;故B符合题意;
C、测量法是要通过测量一定的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的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特点事物的资料并完成研究的方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变量的理解。
【解答】根据题意需设置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从表格中可以得出两组不同变量,即水质、水温,含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A
【解析】【分析】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统一的而且是正确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性实验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得出的一种结论,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解答】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水导致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郁金香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的,当发现实验的结果和原来的假说是不符的,说明起先的假说不正确,因此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修改假说,重新实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9.【答案】
A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亚当斯和勒威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天文学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猜想,猜想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反常”这一现象可能是存在某颗未知行星,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解答】ABD为什么有些植物秋冬季节会落叶,月季属于哪类植物、为什么夏季有些植物上方会被罩上黒色网罩,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字问题,ABD不符合题意。C湖上游船的票价是多少?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B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评论与交流。
【解答】小科“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是小科收集证据的过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科同桌认为“钢笔外壳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它对钢笔外壳的材料进行了猜想,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1)B
(2)C
(3)D
(4)E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1)由于暑假在海滩上玩耍,白天觉得沙子很烫而海水较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故甲对所观察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2)提出问题后乙提出了假设: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3)提出假设后,进行实验操作:甲与乙分别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移去加热器,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4)根据实验操作之后得出实验结论为: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故答案为:(1)B(2)C(3)D(4)E
?
14.【答案】
(1)建立猜想与假设
(2)不符合
(3)对照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1)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是一种猜测,属于作出假设;
(2)在探究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当本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
(3)步骤B用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作出假设;(2)不符合;(3)对照实验。
三、解答题
15.【答案】
(1)温度
(2)温度;大;高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即可。
【解答】解:(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则唯一的变量为温度的不同,能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通过对②③两组对照实验的分析可知,唯一的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高;
故答案为:(1)温度;(2)温度、大、高。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完全变态发育
(2)等量的泡沫塑料
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
(3)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
(4)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解析】【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
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把同样多的黄粉虫同时放在三个组环境中,喂食不同的食物,观察黄粉虫对食物的选择,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是研究黄粉虫在降低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所以变量是泡沫塑料,其余条件都相同,表中★是等量的泡沫塑料。
(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
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应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
(4)通过比较图
2
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泡沫塑料
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
(3)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4)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